陳忠誠 張翠榮
【摘 要】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式,微課以其短小精悍、主題突出、設計靈活等特點脫穎而出,改變了過去教師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詩歌教學可以微課為手段,從學生誦讀方法,意象的分析、意境的感悟來探究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作者的情懷,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微課;意象;意境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36-02
九年義務教育新教材選編了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從這些文章中可以讓學生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熱愛母語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詩歌作為集抒情性、音樂性、形象性為一體的文學樣式,更容易讓學生進入審美體驗和
感受。由于詩歌語言凝練,詩人的情感表達更為含蓄委婉,詩歌的意境更為深邃雋永,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如何才能化抽象為形象,由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感悟到詩歌蘊含的博大豐厚的精神內(nèi)涵呢?本文以為,在詩歌教學時以學生誦讀為主,抓住意象的分析、意境的感悟來探究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作者的情懷,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情趣,而在這幾個方面都可以讓微課大顯神威,以“微”見大。“微課”以視頻資源為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課堂上為了突破重點、難點而開展的使學生獲得最佳教學效果的教學過程。
“微課”的呈現(xiàn)方式是教學視頻,同時還兼有與該教學內(nèi)容一致的教案、課件素材、進階練習等材料。微課是對常規(guī)課堂教學模式的豐富,是對教學內(nèi)容上的拓展與遷移。在詩歌教學中恰當?shù)氖褂梦⒄n,可以提高詩歌教學效率。
一、通過微課明確詩歌學習的方法
詩歌教學往往以誦讀為主,反復的“吟哦諷誦”可以品味和欣賞詩歌外在的音樂美、節(jié)奏美、形式美和其蘊含的情感美。但是如何去讀,分幾步去讀,每一步朗讀有何要求,可以利用微課把閱讀方法展示給學生。首先是要讀準音(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其次是讀通意(了解詩歌意象及其意義),然后是讀懂情(特定環(huán)境下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最后還要在“情中讀”,就是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后,帶著感情去誦讀。微課中帶有聲色并荗的課例,讓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有感性的認識。通過微課的運用,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目標,起到“授之以漁”的效果,為詩歌教學打下基礎。
二、借助微課是明晰詩歌的意象
意象是詩歌中寄托了作者志趣情感的景或物。賞欣詩歌,首先就是要抓住那些表達作者志趣情感的景或物,通過這些景或物來探究詩歌內(nèi)容,感悟詩歌意境,從而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然而詩歌的意象及其特征往往是幾個簡單的詞語,通過這幾個簡單的詞語來感悟詩人情感是頗有難度的。《春望》這首詩開頭兩句寫了“國”“山河”“城”“草木”等幾種事物,特點是“破”“春”“深”。這幾種意象及其特征構成了一幅國運衰敗、民不聊生的凄涼畫面。但是這種景象不能直觀,只能靠想象?!皣睘楹巍捌啤保俊安菽尽睘楹紊??這些問題通過詩歌的字面是難以了解到的,但是通過微課就可以解決問題。微課可以通過三個畫面--安史之亂圖、國破草深圖、志士悲傷圖來展示詩人的生活處境。再加上動態(tài)畫面,文字講解,起到了“知人論世”的藝術效果。通過微課的講解,就把當時社會混亂、京都陷落,雖山河猶存,可荒草叢生,樹木散亂的荒涼圖景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
微課通過視圖、聲響、文字、色彩等方式,使教學過程形式新穎、教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教學氛圍饒有情趣,活躍了學生思維,增強了情感體驗,為學生了解詩歌主旨做好了鋪墊。
三、利用微課理解詩歌的意境
意境是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與意象有機融合后形成了別具風格的藝術境界。詩歌中作者情感的表達是或奔放揮灑,或慷慨激昂,或含蓄委婉的?!洞和芬辉娭性娙说膽n國憂民之情是通過重點字詞表現(xiàn)出來的,“家書抵萬金”寫出了作者在戰(zhàn)亂之中對家人的思念,“不勝簪”、“搔更短”表達的是一個“憂”字--憂家、憂國、憂民、憂天下。如果我們簡單的這樣去分析,對于學生來說感覺有點牽強,這時就可以把杜甫在這一時期的其他詩歌也拿來比較,其在詩中的情感表達便一目了然,這時微課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微課可以展示“烽火連三月”造成的戰(zhàn)場上的硝煙,流離失所、蓬頭垢面的百姓,可以展示詩人面對這一切的凄楚和悲憤,學生通過視覺、聽覺感受到了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疾苦,從而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還可以把杜甫的表達愛國情懷的幾首詩歌的重點詩句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學生對詩歌意境理解的更透徹、更深刻。這樣學生通過微課這種表現(xiàn)形式就能體會到特定環(huán)境下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感受到詩歌沉郁悲涼的意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微課既可以用于課堂教學,也可以用于課外自學。以上學法指導、理解意象、感悟意境三個方面的微課可以作為教學資源供教師教學使用,遇到篇幅短小的詩歌,教師就可以把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濃縮在一個微課里供學生自學使用。如學生學習《春望》時可以這樣從四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微課供學生自學:首先是初讀—正字正音、讀準節(jié)奏;二是賞讀—抓住事物、讀懂意象(國、城、草木);三是品讀—品味詩句、讀懂感情(憂國憂民思鄉(xiāng));四是悟讀--帶著作者感情讀,讀出意境。學生從這四個方面自學詩歌,也能感悟到詩人的情懷,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豐富了詩詞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詩歌教學的課堂效率。但微課畢竟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性資源,在以后的詩歌教學中,我們應該恰當?shù)陌l(fā)揮微課的作用,切實把語文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
陳忠誠,安徽省固鎮(zhèn)縣第三中學,職稱:語文高級教師。
張翠榮,安徽省固鎮(zhèn)縣第三中學,職稱:語文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