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興祖
在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方式,也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主要手段,更是聯(lián)系師生互動交流的一條重要的紐帶。提問很重要,也很有藝術性。問得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甚至關乎到一節(jié)課的成敗。生物課是一門與自然密切相連的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更要精心設計提問,充分合理運用提問,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提問的目的和意義
1.啟發(fā)思維。提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直接目的是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對知識的灌輸轉變?yōu)橹鲃拥母形蚝屠斫?,對所學內容進一步鞏固理解,加深印象。
2.活躍氣氛。采取有效、精彩的課堂提問,不但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打破課堂的沉悶,讓學生輕松學習。興趣是人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大腦才能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積極地去思考問題,才會主動持久地學習。
3.加強溝通。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便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二、提問的基本策略
1.抓住重點,尋找關鍵。提問要把握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問得過于隨便、簡單、偏離、深奧。教師要緊扣學習內容,抓住關鍵點環(huán)節(jié)和知識要點進行提問,必要時還需要穿插適當?shù)闹v解。提問要有針對性,還要注意細節(jié)。提問時抓住重點和關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良好途徑,對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強化學生記憶、提高思維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七年級生物上冊《植物的開花和結果》這一節(jié)內容,學生通過圖片和實物認識了花的結構和功能,教師提問“花的結構中哪些結構最復雜、功能也最復雜?”學生討論、交流,對比六大結構,教師再總結,進一步引出重點、難點——“花的結構中最重要的結構是雄蕊和雌蕊,因為它們與生殖有關?!边@樣,一定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注意啟發(fā),層層深入。教學中,教師提問要注意啟發(fā)性,不要簡單地進行問答,要讓學生深入思考,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對所學知識有一個透徹的思考和理解。教師要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為學生建立“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和熱情,讓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主動思考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重視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思維,使學生學得輕松、自然,達到啟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
3.注意語言,巧妙提問。問題語言的設計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提問的技巧,是教師教學功底、知識深廣和修養(yǎng)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
(1)提問語言要嚴謹、規(guī)范、邏輯、科學。教師設置的問題語言要立意明確,表達準確,符合邏輯。問題的用語要做到科學性,教師除了應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要深入鉆研教材,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一絲不茍。例如:八年級上冊《生物多樣性》這一節(jié)內容,“物種多樣性”這個知識點,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我們常見紅花綠葉,有沒有見過綠化紅葉呢?”學生質疑、討論,再通過圖片展示,視覺上再加深印象,最后教師總結、概括出“物種多樣性”的概念。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動起來、都參與到課堂中來。
(2)提問語言要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要難而有度,要準備得當,問題的用語巧妙有趣,課堂氣氛才會活躍,從而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才會取得最大的成功。問題還要恰到好處,不能憑一時靈感,想問什么就問什么。教師任何時候都千外不能打無準備的仗,隨意和盲目會讓學生沒辦法把握重點,會造成教學的漏洞,甚至偏離大綱要求,出現(xiàn)不應該有的錯誤。
(3)提問語言要有啟發(fā)性。教師提問的語言一定要有啟發(fā)性,不僅僅是生物課,任何學科都是一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深挖教材,對教材內容深刻的理解,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還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例如:八年級生物下冊《遺傳病和優(yōu)生優(yōu)育》這一節(jié)內容,“致病基因是導致遺傳病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提問:遺傳病是由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或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遺傳物質會不會輕易發(fā)生改變?學生討論,總結:遺傳物質一般不會輕易發(fā)生改變,每個人體內都有致病基因,通常以隱性基因的形式存在,所以致病基因才是導致遺傳病的主要原因。
4.創(chuàng)設氛圍,控制頻率。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細胞處于活躍狀態(tài),使思維處于最佳狀態(tài)。教師要善于制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得知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提問還要難易適度、頻率適中。問題設置不能太多,也不可過少。一堂課中問題如果提得太多,知識密度必然過大,學生思維活動頻率就會很高,造成學生負荷過重,影響整體掌握知識的質量。問題太少了也沒有意義,起不到鞏固提高的作用。問題的設置,難易程度還要適當。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一堂課中有較長的思考時間,給學生留出思維空間,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教無定法,課堂提問的處理要結合具體實際,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氛圍進行靈活處理。相信經(jīng)過教師的努力一定能用提問藝術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大大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傊虒W中的“問”是一門藝術,廣大教師都應積極探索這門藝術,使自身教學水平得到提高,為學生的成長成才發(fā)揮最大的能量。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