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建設家長教育課程 提升家庭教育勝任力①

      2019-06-30 23:25:24侯清珺
      中小學管理 2019年5期
      關鍵詞:家校合作

      侯清珺

      摘要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文化路第一小學翰林校區(qū)系統(tǒng)建設“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對家長進行有效指導,形成了家校育人合力。學校以“遇見即是美好”為家長教育課程理念,從家庭教育的真實需求出發(fā),構建了包括問道、齊家、同行三大類課程的系列家長教育課程。通過翰林大學堂、翰林微課堂、在線課堂、家長成長沙龍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實施課程;通過對課程內(nèi)容和實施、家長學習效果、家長角色的評價提升課程實效;通過建立健全的管理組織系統(tǒng)和完善的支持保障系統(tǒng),保證課程的規(guī)范實施。

      關鍵詞家長教育課程;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勝任力;問道課程;同行課程;家長成長沙龍;PTA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384(2019)05-0047-04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奠基作用。如何培養(yǎng)合格家長?如何通過科學的家長教育,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勝任力,進而改進家庭教育,促進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職責?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文化路第一小學翰林校區(qū)(以下簡稱“翰林校區(qū)”)基于生源特點,立足社區(qū)實際,有針對性地建設“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對家長進行有效指導,使得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行動與學校教育遙相輝映,形成了良好的育人合力。

      一、“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1. 了解真實需求,明確課程目標

      翰林校區(qū)地處鄭州市北部,生源主要來自周邊的新建小區(qū),這些小區(qū)都是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逐漸建成的“新住宅小區(qū)”。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家長中的自由職業(yè)者達到近70%;家長群體中80后是主體,有5.24%的家長認為子女的教育“樹大自然直”,是順其自然的事。這就給學校的家長教育工作帶來很大挑戰(zhàn)。

      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我們認為,翰林校區(qū)要發(fā)展成一所優(yōu)質學校,首先應立足社區(qū)實際,肩負起“教育孩子,影響家長,引領社區(qū)”的使命和責任。為此,翰林校區(qū)在文化路一小“樂享教育”思想引領下,以“遇見即是美好”為課程理念,以培養(yǎng)明理、智慧、豁達、仁愛的家長為目標,從家庭教育的真實需求出發(fā),致力于構建“知行院”系列家長教育課程。我們認為,相遇開啟美好,家庭、學校因孩子而相遇結緣,為教育相攜續(xù)緣,家校攜手為美好而同行。我們希望通過課程的開設實施,指導家長學習國家教育方針和相關教育法規(guī)政策,喚醒家長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家長了解基本的兒童成長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具備組織管理家庭生活的知識和能力;使家長能夠認同學校的辦學思想,積極參與家校共育,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構建立體教育網(wǎng)絡。

      2. 設計序列課程,編織共育網(wǎng)絡

      “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包括問道課程、齊家課程、同行課程三大類,每一類課程又包含四類課程。

      其一,問道課程。旨在引導家長了解兒童成長規(guī)律,掌握培養(yǎng)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學會科學養(yǎng)育。主要包括成長之道、養(yǎng)育之道、修身之道、非常之道四類課程。具體來說,成長之道包含“幼小銜接、孩子進入中年級、青春前奏曲、男孩/女孩教養(yǎng)記”等內(nèi)容,養(yǎng)育之道包含“好孩子不挑食、早睡早起身體好、跟著經(jīng)典學禮儀、為孩子搭建安全網(wǎng)”等內(nèi)容;修身之道包含“談吐有品位、生活有追求、處世有禮節(jié)、樂享書香系列”等內(nèi)容;非常之道包含“我的孩子獨一無二、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等內(nèi)容。

      其二,齊家課程。旨在引導家長明確家庭成員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責任,具備家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營造和諧家庭,形成良好家風。主要包括好爸爸課程(包含“爸爸回家吧、爸爸的陪伴、夸夸我的好爸爸”等內(nèi)容)、好媽媽課程(包含“百變媽媽、媽媽的智慧、我為媽媽來點贊”等內(nèi)容)、好家庭課程(包含“讓家充滿正能量、好夫妻才是好教育、三代同堂樂融融”等內(nèi)容)、好家風課程(包含“追憶老家風、重塑新家規(guī)、好家風代代傳”等內(nèi)容)。

      其三,同行課程。旨在讓家長了解家庭、學校、社會合作的重要性,養(yǎng)成積極主動與學校和教師協(xié)作的習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家長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參與學校和社區(qū)組織的志愿服務。主要包括“同心家?!保ò案改溉雽W課程、家校溝通課程、和孩子一起畢業(yè)”等內(nèi)容)、“同行課堂”(包含“爸爸/媽媽進課堂、帶著孩子去上班”等內(nèi)容)、“同行管理”(包含“三級家長教師協(xié)會組建與運作、好家長評比”等內(nèi)容)、“同行服務”(包含“樂享人在行動系列”)四類課程。

      二、“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服務于家長,屬于非正規(guī)成人教育,鑒于此特殊性,課程的實施與評價應該立足成人教育的特點,以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和契合實際的評價方式提升課程實效。

      1. 多種形式助推家長教育課程實施

      家長教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要考慮到家長、學校、教師等多方因素,我們主要通過以下一些形式來推進。

      其一,翰林大學堂—團體性課程集中學習。每年學校都會邀請校內(nèi)外家庭教育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對家長進行通識課程培訓,能容納500人的翰林學堂便是家長集中學習的主要場所。比如:每年新生入學時開展的“家長入學課程”,每年的“父親課程”“母親課程”,以及每學年的年終表彰大會、分年級組織的家長團隊學習等,都是大學堂的主要內(nèi)容。

      其二,翰林微課堂—針對性課程對癥指導。教師會根據(jù)學生某一時間段在思想動向、行為習慣、學科學習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突出問題,或是某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集中反映的教育難題或困惑,有針對性地錄制成10分鐘以下的微課,推送給有需求的家長,以便有效地對癥施策。

      其三,在線課堂—線上隨時隨地學習。為方便更多家長參與課程學習,學校還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組織家長開展線上學習。例如:在學校網(wǎng)站設立家長教育課程專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推送課程資源;開展課程直播,滿足一些無法現(xiàn)場參與課程學習的家長的學習需求;不定期推送專家文章、前沿觀點,供家長隨時學習。

      其四,家長成長沙龍—搭建互動交流的共享平臺。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家長沙龍或者分享會,為家長們搭建分享交流的平臺,讓有共同話題的家長可以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聊聊孩子成長的事,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里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像孩子們那樣結為成長伙伴,從而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

      根據(jù)不同的課程內(nèi)容及受教群體,家長教育課程采用靈活的上課時間。團體性課程一般在周末進行,一些特殊課程則需要提前1~2周發(fā)出邀請。比如:考慮到受教群體的工作性質,“父親課程”通常會提前一周發(fā)出通知,以方便家長提前調(diào)整工作時間,這樣就可以保證參與率每次都能達到90%以上。小型沙龍或故事會,則一般會根據(jù)參與人員的時間商定,如在下午放學后或者晚上進行。

      2. 多維評價確保家長教育課程實效

      為切實保證課程實效,翰林校區(qū)的家長教育課程通過課程評價不斷調(diào)整完善,以評價促進課程發(fā)展。

      其一,對課程內(nèi)容和實施的評價。課程的內(nèi)容設置是否符合家長需求,課程實施活動組織形式是否合適、效果如何,家長作為直接參與者是最有發(fā)言權的。每次大型課程結束,我們會讓參與者完成一份課后問卷,對本次課程從內(nèi)容設置、組織形式、講座者的風格、學習者的收獲、對課程的建議、學習者的疑惑等方面進行反饋;也會倡議家長將學習后的收獲發(fā)至公共郵箱。學校課程中心的工作人員會收集整理問卷信息,及時向學校反饋家長意見和建議,以便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課程內(nèi)容和形式。

      其二,對家長學習效果的評價。以學年為周期,主要通過學習過程的記錄、學習后的行動以及家長角色評價來落實。其中,學習過程記錄主要以家長參與課程活動的次數(shù)和學習筆記來評價。每學年末,全體家長要上交課程手冊,由家校協(xié)會組織委員統(tǒng)計考勤;由班級家校協(xié)會秘書長負責查閱學習筆記,并且在班級微信群定期通報家長參與學習情況。此外,學習是為了改變,改變要有行動。家長是否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家庭成員最有發(fā)言權;家長是否按照課程學習要求,按時完成服務性公益課程,家校協(xié)會都有記錄。對于不同類型的家長教育課程,我們還采取了分類評價方式。例如:問道課程主要以家長自評和學校教師結合家長對孩子的培育過程和培育效果進行評價;齊家課程的評價以家庭成員互評為主;同行課程的評價以班級和年級家校協(xié)會為主。

      其三,對家長角色的評價。我們征詢學生意見,制定了“翰林家長”評價標準(見表1、表2),通過家長自評與家庭成員互評,對家長參與課程前后的行為變化進行評價,以評價來促進家長和課程共同發(fā)展。每學年末,學校會邀請家校協(xié)會一起對家長進行綜合評價,年終會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邀請社區(qū)領導和家校協(xié)會成員為評選出的“智慧爸爸”“智慧媽媽”頒獎。

      三、“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的管理與保障

      我們通過建立健全的課程管理組織系統(tǒng),形成全校聯(lián)動的課程運行機制,來保證“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的規(guī)范實施。

      1. 全校聯(lián)動,構筑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家長教育課程管理網(wǎng)絡

      其一,設立課程管理機構。學校設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作為家長教育課程的專門管理機構。中心主任由校區(qū)的副校長兼任,副主任由學校德育主任、辦公室主任、教導處主任和家校協(xié)會主任擔任。中心下設資源部、運行部、督評部三個部門,分別負責課程從設計、挖潛、籌備、實施到考核的全過程管理。其中資源部的職責是了解家長的課程需求,挖掘課程資源,擬定課程計劃,管理課程文檔及資料;運行部要負責課程籌劃與組織,以及課程宣傳報道;督評部主要負責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與監(jiān)督,對課程進行評價、獎勵。

      其二,規(guī)范家長身份管理。每年新生入學,學校會為每一名新生家長發(fā)放《入學證》,上面顯示學生和家長信息,有效期為六年。《入學證》具有多重作用:一是家長出入校園的通行證,方便家長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二是家長參加家長教育課程的學員證,可以憑證借閱學校圖書;三是家長協(xié)助教師指導活動的工作證,如參與春秋季游學課程、實踐活動課程、學校志愿服務等。

      其三,完善學習過程管理。為方便家長記錄學習歷程,積累成長收獲,學校為每一名學生家長印發(fā)了《家長教育課程手冊》,同時規(guī)定:每位家長每學年必須完成不少于四次的課程學習,并認真進行記錄和反思;每學年完成不少于六小時的家校志愿服務活動,由班級家校協(xié)會負責記錄。每學年結束,會有班級家長管理員匯集統(tǒng)計家長完成學習情況。

      2. 專業(yè)護航,建設完善的課程支持保障系統(tǒng)

      其一,實現(xiàn)專業(yè)保障。家長教育課程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家庭倫理學等多學科知識,要求配備專業(yè)的課程團隊。自2016年起,學校分批選派教師參加“心理咨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目前學校共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五名、國家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三名。

      其二,完善組織保障。家長教育課程的實施主要借助學校的專門管理機構—三級家長教師協(xié)會(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簡稱“PTA”)推進。校級、年級、班級三級PTA的建立與運作遵照規(guī)范的制度運行,不同級別的PTA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和職責。例如:校級PTA由學校各部門(德育處、辦公室和教導處)負責人與各年級家長代表組成,負責學校層面的家校溝通與合作,參與學校發(fā)展中與學生有關的重要事情的決策與運作,如學校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與評估,學校塑膠操場的建設與過程性監(jiān)督,學生餐飲的管理與監(jiān)督,學生校服的征訂,學生研學旅行課程的服務與指導等。

      家長教育課程實施以來,不僅更新了家長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家長的文明素養(yǎng),家長參與家校共育的行動更加積極;而且家長的變化也助推社區(qū)居民的文明素養(yǎng)發(fā)生著改變,自覺和互助正在逐漸成為新的社區(qū)文化生態(tài)。“知行院”家長教育課程如今已成為學校的一張?zhí)厣?/p>

      (編輯 謝 凡)

      注釋:

      ①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小學家長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ZJKZD-X01-01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家校合作
      拉近家校心理距離,促進問題學生轉化
      關于教師教育管理權運用的思考
      基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小學家校合作問題的調(diào)查研究
      關于深化心理危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議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49:28
      家校合作對兒童進行環(huán)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0:11:51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校攜手,共筑和諧育人環(huán)境
      考試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11:57:22
      家校合作與班級管理
      考試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17:50:49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望都县| 三明市| 莱州市| 白城市| 武宣县| 瑞安市| 浦北县| 蓝田县| 巩义市| 广平县| 长子县| 淮安市| 厦门市| 临泉县| 延津县| 成武县| 微山县| 来凤县| 阜城县| 哈巴河县| 新营市| 赞皇县| 灵寿县| 新营市| 安达市| 渭源县| 霞浦县| 南丰县| 贵港市| 舒城县| 肇东市| 张家川| 遂昌县| 蒲江县| 河北区| 阳谷县| 安溪县| 从江县| 南华县| 泸水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