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欣華
【摘 要】聲樂舞臺表演和其他各種形式的藝術表演的形態(tài)比較,肢體語言都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性。表演形式中,不只有聲樂和燈光藝術作為烘托形式,肢體語言能夠很好地結合表演人員和聲樂,在聲樂藝術表演中是畫龍點睛的效果。鑒于此,本文將對肢體語言在聲樂舞臺表演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肢體語言;聲樂舞臺表演;運用
中圖分類號:J618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6-0059-01
聲樂舞臺表演過程中,運用肢體語言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征,與此同時,還是聲樂表演中一種非常普遍的表演手段。聲樂表演過程中,表演人員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作品當中的人物角色,并對作品的思想感情進行準確地表達。該表現(xiàn)形式中,除了協(xié)調(diào)性配備燈光和聲樂,有效地應用肢體語言,還能夠?qū)⒆髌返那楦袀鬟_給觀眾,獲得共鳴。
一、設置形體動作
聲樂表演過程中對于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很好地表達歌曲情感,在實際歌詞和曲調(diào)與節(jié)拍情感基調(diào)的表達前提下,運用肢體語言進行協(xié)調(diào),可以提高表演曲目整體質(zhì)量以及情感的效果,在此基礎上,營造一個較好的藝術氛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觀眾的共鳴。形體動作需要和作品實際的特點之間相互結合,不需要太過緊張,必須逐漸強化聲樂藝術舞臺中形體表演的連接性,按照歌曲內(nèi)容演繹相關歌曲。
二、注重手勢表現(xiàn)力
一般情況下,大眾總是會通過電視熒屏或者是網(wǎng)絡平臺觀看演唱者對于歌曲的演繹,通過手勢展開輔助性的設計,比較好的表現(xiàn)就是揮手和舉手與緩緩抬起手的動作。各個手勢動作的含義不同,需要按照聲樂演唱的節(jié)奏搭配科學的手勢動作。演唱人員在臺上演唱的時候,如果不將手勢動作加入其中,就會給人一種拘謹和扭捏與不自然之感,而且表演形式非常地單一。比如,藏族著名的女歌唱家才旦卓瑪,著作有《唱支山歌給黨聽》等,主要的歌唱趨勢是紅歌和民歌,主要表達偉大的黨和中華民族,傳達的都是正能量。因此,表演人員必須具有比較充足的自信,在演唱的時候添加針對性的手勢動作對肢體動作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進行增強,手勢動作要逐漸向上,按照音調(diào)升高對其上升的程度進行調(diào)節(jié),要求非常高。所以,演唱者和詞曲創(chuàng)作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進行聯(lián)系,對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展開很好地分析,有助于手勢動作很好地設計,進而形成一個很強的藝術感,將觀眾帶入到聲樂藝術表演中,感受聲樂藝術的魅力。
三、控制眼神
眼睛才是情感的最終定位以及傳遞,演唱者的眼神能夠看作是情感傳遞的橋梁,可以提高聲樂表演過程中的舞臺效果,提高表演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牽引并指導觀眾自身的情感。演唱者必須充分地投入曲目的演唱中,借助歌詞和節(jié)奏與表達的一些思想對情感進行醞釀,通過演唱人員眼神的喜怒哀樂和觀眾之間進行心和心的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具備專業(yè)的音樂知識,還需要具備演員的整體素質(zhì),在此基礎上,呈現(xiàn)比較優(yōu)質(zhì)的、具有吸引力的作品。比如,著名的民歌《茉莉花》就是一首具有豐富文化的歌曲,已經(jīng)在海內(nèi)外享有盛名,被稱之為是“中國的第二國歌”。該作品在世界領域中的傳唱度都非常高,其旋律非常委婉,具有流暢性,感情也非常地細膩,通過茉莉花的贊美,委婉地表達男女之間淳樸的情感,這是我國非常知名的民間小調(diào)。在這首歌曲演唱的過程中,必須融入幸福感以及甜蜜元素,對祖國的繁榮昌盛進行傳播,利用演唱者眼神閃爍和自豪展現(xiàn)文化,完美地演繹歌曲,為觀眾帶來一個比較好的聲樂藝術演出。
四、控制面部表情
在表演過程中,演唱人員自身的面部表情就是傳達情感的一個最直接的途徑,面部表情細微之處的變化能夠被觀眾捕捉,想要促進曲目表達效果的提升,就要對面部表情進行合理地控制,并對面部表現(xiàn)力進行強化,這對于氣氛的有效調(diào)節(jié)非常重要。觀眾對聲樂節(jié)目進行欣賞的同時,會關注演唱人員的面部表情,這是傳遞信息最直接地推進,無論是微笑還是沮喪,或者是痛苦觀眾都可以看到,對觀眾在欣賞中的聽覺神經(jīng)以及心情產(chǎn)生影響。所以,如果想要促進聲樂演奏質(zhì)量的提高,就需要對面部表情進行很好地控制,這是對于專業(yè)聲樂表演人員的要求。對于面部表情很好地控制是表演人員很大的挑戰(zhàn),并不能將自私的情感帶入聲樂表演當中,不管臺下遇到挫折或者是其他變故,演唱者一旦登上舞臺,就要忘掉煩惱,就算內(nèi)心是煎熬的,還是需要很好地控制情感的變化,與曲目特點很好地結合在舞臺上進行演繹,這是一名優(yōu)秀的演唱人員的專業(yè)性和職業(yè)性體現(xiàn)。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聲樂舞臺的表演過程中,肢體語言非常多見,這是比較普遍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通過演唱者身體各個部位的作用,對特定的聲樂思想情感進行傳達,可以讓自身與舞臺之間很好地融合,展現(xiàn)角色特色,并對舞臺魅力進行豐富。一般而言,對于聲樂舞臺的表演成功性衡量的標準除了整體把控燈光和歌聲與背景音樂,還要將肢體語言運用的合理性融入其中,看其與歌聲和燈光之間的相容性,促進作品藝術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媛媛.肢體語言在聲樂舞臺表演中的運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8(22):55.
[2]張媛園. 聲樂演唱中肢體語言的重要性及表達方式[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王喜娟.肢體語言在聲樂舞臺表演中的運用分析[J].音樂時空,2016(01):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