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速度不斷的提升,法治觀念提升和懂法守法是當下公民的標配,小學生作為祖國的希望,在他們的常規(guī)教育行為中不斷滲透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的研究核心就是要針對小學生道德法治生活化進行有機的滲透教育。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 法治教學? 生活化? 系統(tǒng)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75-01
引言
近幾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高度發(fā)達,很多犯罪信息和不法分子開始流竄到教育領域,在中小學校園作案。一些危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教育部門在廣大中心學教育中倡導并要求:各大學校要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法律知識和道德觀念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但是小學生的日常教育不能夠像成人那樣以理論灌輸和法律道德條款,而是要結合適合小學生的生活化的教學設計來引導學生學習理念,逐漸提升道德品格,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
一、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生活教學的主要內容
在小學生的法治與道德啟蒙階段,法治道德教育的觀念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和諧,謙讓,尊敬,愛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文明、誠信、和善、互助、團結),學生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遵守秩序,明確法律法規(guī)、尊法守紀),這樣的關系和理念對于小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明確在日常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中應該給他們教授什么樣的內容:
(一)基本的道德概念
學科老師,尤其是思想品德、心理類教育的老師要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給小學生的心理認知中滲透基本的道德概念,例如從小要養(yǎng)成不說臟話,見了長輩問好,見了老師要行禮,不拿別人東西,不破壞學校的公物,不挑起他人之間的矛盾等,要知道男女有別,要在學習上有不怕吃苦,積極奮進的意識等。這些方面的道德教育內容都屬于基本的道德概念的教育范疇,小學生的道德教育的內容不能太過深刻和深奧。
(二)小學生守則
《小學生守則》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學校管理常態(tài)化過程中的育人條例和管理條例,一般每個學校都會在總體的“國家中小學生管理條例”的參考下,根據自己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修訂和補充,從而編纂出屬于自己的《小學生守則》,“小學生守則”中的內容涉及基本的小學生在學校應該遵守的作息時間、體運動、學習紀律、與人相處等多個內容的行為準則,“小學生行為準則”是保證每個小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健康學習,規(guī)范學習的重要內容,是道德紀律的意識規(guī)范教育的最佳形式。
(三)法律基礎文化
基礎的法律文化相比較前面的內容而言,是法律法規(guī)的專業(yè)化知識,例如簡單的民事法律常識,嚴重的刑法常識和相關的案例,例如交通法,人身安全法、毒品違法行為,校園欺凌等不法行為等,這些簡單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識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二、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基于經典道德文化故事讀本,滲透道德教育
當下很多小學校園引進一系列的經典故事書籍,很多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方面的,例如《弟子規(guī)》《百家姓》《千家文》中的很多名言警句背后都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民間故事,這些民間故事中包含了仁義禮智信還有古人高尚道德情操的故事,所以老師要結合網絡資料適當的挖掘和優(yōu)化學習讀本,以課堂講故事和小組探究故事的形式來提升對道德文化的理解,逐漸在心理認知中建立道德觀念。
(二)基于法律案例分析的校本課堂,滲透法律基礎知識
由于法律知識體系復雜龐雜,學生不容易掌握,所以在小學生的法律常識規(guī)范教育課堂中,一定要講求方法,要遵循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原則,盡量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小學生理解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法規(guī)原則,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做守法守紀的好公民。例如“小學生翻越鐵軌嬉戲被依法扣留進入少管所”的鮮活事例,小學生對學校電腦室的電腦進行偷盜而依法受到處罰和教育的案例。還有高中生與人斗毆導致誤殺他人的經典案例,這些案例可以電影視頻的形式在校園中播放,或者可以把一些可以利用微話劇或者情景劇表演出來的,進行舞臺表演,這樣一來,全校的師生都可以觀看這種法律情景化的案例,就像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表演結束后,建議有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把剛才生活化的表演中出現(xiàn)的核心法律知識挖掘出來,引起廣大學生的震動,從而起到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目的。
(三)基于校外道德法律宣傳活動,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學習法律道德理念
對于小學生而言,最能在他們的心靈中蕩起漣漪的教育手段即是擁抱生活,參與實踐的一種學習方式,尤其對于這種法律觀念要求高,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學習內容,需要他們積極參與實踐,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例如學校和當地少管所或者公安部門聯(lián)系,讓他們定期開放法律法規(guī)知識宣傳的“展覽廳或者案例展覽館”等,在老師的引導下,小學生親子參與到活動中,例如認識毒品,認識校園欺凌的危害,認識不遵守交通法規(guī)釀成的慘禍,還有偷到搶劫行為的犯罪案例等,這樣的生活化,實際接觸法律案例,自主認識與反洗的教育行為更加有效。
結語
本文從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育的內容和重要性入手,實事求是的構建三大方面的培養(yǎng)小學生道德法治觀念的有效策略,從而實現(xiàn)了本文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陳紅蓮.小學道德與法制教育要回歸生活[J].《好家長》.2017.
[2]郝耀東.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7.
[3]印瓊.小學品德課生活化教育的途徑[J].《廣西教育》.2016.
作者簡介:
鄭帥(1991.09-),女,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人,本科,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