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順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不僅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為語文學習與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為此,通過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相關探討,希望可以在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成績提升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其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重要性
閱讀不僅使學生快速地獲取大量信息,增強其寫作能力,使其語文學習成績得到顯著提升。而語文教師也應在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前提下,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巧用課外閱讀,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從而為學生提升更多課外閱讀推薦,使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我,在閱讀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興趣培養(yǎng)十分關鍵。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在此成長階段,無論是其自我約束能力,還是其自控能力,都比較薄弱,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更是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但通過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針對其愛好實施良好的興趣培養(yǎng),由此促進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提升,既能充分引導其主觀參與意識,更能使其在課堂教學中得到良好發(fā)揮,從而增強其學習信心[1]。
(二)提升綜合素質(zhì)
整體來看,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打破課內(nèi)閱讀的約束限制,使其在知識的拓展中增強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從而認真觀察生活中細節(jié)問題,以及自然環(huán)境中的美好場景,通過閱讀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既促進其思維情感的提升,也使之實踐應用能力得以提升。在此過程中,家長與教師應首先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與條件,引導其展開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行動,使其在持之以恒的習慣養(yǎng)成中,既增強了語文學習能力,也得到了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三)正確樹立三觀
課外閱讀在增強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提升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通過閱讀,充分認識世間的真、善、美,增強其對世界的客觀認識。通過閱讀更多名人傳記、民間軼事,提升其社會責任感,使其從小就樹立遠大理想;通過閱讀中華歷史文明,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擁有愛國主義情懷。總之,課外閱讀在開闊學生視野的,也使學生深受高雅情趣陶冶,由此得到正確感觀引導,為其未來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巧用課外閱讀,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對策
(一)教師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
學生課外閱讀的選取,教師應給予其適當推薦,根據(jù)本學期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讀物選取,還可以從學生的情感思維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進行課外讀物推薦。小學學習階段屬于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基礎性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又能有效拓寬其知識視野,對語文教學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而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也應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并結(jié)合學生所掌握的字詞數(shù)量與理解程度進行課外讀物推薦。例如,在小學二年級學習階段,學生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文字積累,并對童話、科幻,以及寓言故事等都有所涉獵,這時可以為其推薦一些更有深度與溫馨情感的課外讀物,如:《安徒生童話》,奧地利作家克·涅斯特林格所著的曲折跌宕、趣味盎然的《小思想家在行動》,還有小布老虎叢書非常有意思的《我的媽媽是精靈》、《肚皮上的塞子》等等優(yōu)秀作品,給學生以精神與情感上的慰藉,使學生們體會更多有趣的生活現(xiàn)象,由此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更加熱愛他們未來所創(chuàng)造的新世界[2]。
(二)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讀物
由于小學生受教育基礎和閱讀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閱讀文章的選擇上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讀物。對于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為他們推薦內(nèi)容較淺且容易理解的閱讀讀物。對于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選擇較有深度的讀物。這樣分層次的為小學生推薦閱讀作品的方式,能兼顧到不能層次閱讀水平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閱讀的知識。例如,可以為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推薦《三毛流浪記》,讓他們感受生活在舊社會的三毛是多么的不易,他四處流浪,把垃圾桶當成床,把報子當成被子,把溫暖的太陽當成爸爸,把純潔的月亮當成媽媽。但是他正直善良、見義勇為、聰明機智、樂于助人,沒有被困難所打倒。讓小學生自身認識到有吃有穿,豐衣足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進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另外可以為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推薦《十萬個為什么》,讓他們能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包羅萬象的知識,來增強小學生的好奇心,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開拓眼界,同時也有利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探究??偠灾?,小學生在閱讀各類兒童文學作品中,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閱讀水平,促進自己的全面發(fā)展。
(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绷晳T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首先,學生需要養(yǎng)成一個持續(xù)堅持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且還需不斷地堅持。班上設置圖書角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環(huán)境資源,讓學生把自己的圖書放在圖書角,與同學共同分享,這樣不僅能進一步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還能增加課外閱讀量;其次,老師可定期的組織學生進行讀書活動,在讀書活動當中,各學生需對自己這一時期閱讀的心得進行分享,分享相互間喜歡的文學作品;最后,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把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優(yōu)美句子記錄下來,為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四)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俗話說“書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知識的寶庫,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通過巧用課外閱讀,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除了要注重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學校組織的一些讀書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校內(nèi)、校外活動的機會,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我市舉辦的“萬人共讀一本書”(讀《木偶奇遇記》)的活動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寫讀后感,續(xù)編故事,表演課本劇,學生的閱讀興趣很濃,再續(xù)編故事的評選活動中獲得了二等獎,學生感受到了成功,閱讀的興趣更濃了。這樣也能使學生在日后學習中更加積極的進行閱讀。[3]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切不可忽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既要注重興趣培養(yǎng),也應適時為學生進行有效推薦,在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并能使其學以致用,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增強其對文學閱讀的興趣,由此養(yǎng)成有利于終身成長與發(fā)展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田園園.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98.
[2]趙亞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26-127.
[3]盧憲芝.淺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