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觀察優(yōu)質課課堂教學,針對英語教學設計和英語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相互孤立或設置為三層目標的現(xiàn)象,提出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策略:一要融合;二要可量化、可評價;三要圍繞教學目標與評價方式設計教學過程;四要處理好目標設計與生成的關系,做到教、
學、評一體化,實現(xiàn)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五要做好教后和學后反思。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教學目標;優(yōu)質課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01-0074-03
1 前言
2017年11月15—17日,天水市舉辦了2017年度普通高中優(yōu)質課大賽。本次大賽采取隨班上課的方式,講課教師和觀摩教師按上課班級流動。根據(jù)承辦學校天水市三中學生上課的進度,英語學科19位參賽教師中有12位教師抽取的課題是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Unit1“Cultural Relics”第一課時“Warming Up and Pre-reading”。參賽教師是天水市所轄兩區(qū)五縣和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教研室推薦的本轄區(qū)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所以他們的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基本代表了天水市普通高中英語教學的最高水平。下面就以該課時為例,分析目前該市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在預設與生成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2 教材內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Unit1“Cultural Relics”
的單元主題語境是文化遺產,內容涉及文化遺產的含義、特點、種類、歸屬以及如何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等話題。整個單元的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都是圍繞這一主題涉及和開展的。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包含熱身(Warming Up)和讀前(Pre-rea-
ding)兩部分[1]。
熱身(Warming Up)? 熱身部分提出三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看圖討論、情景聽說、思考等活動,比較全面地了解本單元學習的中心話題,對文化遺產的概念、本質特點以及基本類型等問題進行思考,為隨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讀前(Pre-reading)? 讀前部分也采用問題導入法,利用兩個問題把話題引到琥珀上,從而為閱讀部分要講到的琥珀屋做了鋪墊和準備。問題1讓學生回顧自己對琥珀有哪些了解;問題2和琥珀圖片引導學生對即將閱讀的內容進行預測,激活有關的背景知識,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帶著問題,以探究者的姿態(tài)投入該單元的學習,去獲取新的信息,掌握新的知識,能夠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課堂教學觀察
教學目標預設? 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行為發(fā)生在教師備課階段,書面形式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設計、教案或學案中。對于上述內容,參賽教師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學習一些有用關詞匯和短語;了解文化遺產及文化遺產保護、國內外著名的文化遺產。
2)技能目標:能用所學詞匯熟練和正確地去描述文化遺產;能用所學表達方式詢問別人的看法和表達己見。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護和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目標生成? 課堂教學目標的生成發(fā)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其過程是動態(tài)的、多變的。參賽教師的教學過程及主要流程分兩部分。
在Warming Up部分,教師首先提出問題:“What is a culture Relic?”讓學生思考,用PPT展示一些天水當?shù)睾驼n本中出現(xiàn)的文化遺產的圖片,如當?shù)氐腗aiji Caves、
Fuxi Temple、大地灣遺址、張家川花兒等,同時進行主要詞匯culture、relic、rare、valuable、dynasty、 ivory、
amber的教學,引導學生討論,共同得出結論:“A culture
relic is something that has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often a part of something old that has remained when
the rest of it has been destroyed, and it tells people
about the past.”隨后創(chuàng)設情境,要求學生作為導游,帶領大家游覽當?shù)氐奈奈锕袍E。
在Pre-reading部分,首先用視頻介紹琥珀的形成過程,讓學生了解琥珀的特征和價值;接著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對學生進行Skimming訓練;最后用回答問題和做學案里的檢測題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評價。
縱觀12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預設、生成和評價做得很好,情感目標的教學未能實現(xiàn)。
4 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策略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2]。核心素養(yǎng)是對教育目標的詮釋[3],教學目標是教育目標的課堂體現(xiàn),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然而,很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制定不重視,尤其是對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不重視。第一課時是一個單元的起點,是基礎,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決定著該單元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設置與目標匹配的教學評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
要設定融合的教學目標? 12位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從形式上看,符合課標要求;但從生成過程看,三維目標是割裂的、獨立的,實現(xiàn)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卻落空了。所以,這些目標只能說是“三類”目標。根據(jù)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以描述為:
1)通過自由討論和觀看PPT,了解文化遺產及文化遺產的分類和保護,學會用有關詞匯、短語和句型描述文化遺產(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目標);
2)能在特定情境下用所學知識熟練地介紹特定的文化遺產,能用所學表達方式詢問別人的看法和表達自己的意見(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目標);
3)通過了解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樹立民族自豪感(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目標);
4)觀看、討論圖片中或自己在旅游景點所看到的亂刻亂畫、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養(yǎng)成愛護和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目標)。
要設定可量化的評價方式? 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實現(xiàn)了多少,要通過教學過程來完成,通過教學評價來考量。對于語言能力(知識和技能)目標,可通過學生的活動表現(xiàn)、課本上和學案上的測試題來評價。對于文化意識、思維品質(情感)目標的測量,要滲透在語言能力的教學和培養(yǎng)過程中,不宜單獨進行。比如在用圖片進行知識和技能訓練時,只要再增加幾幅旅游景點常見的“xx到此一游”、亂扔果皮、吸煙等圖片,讓學生討論這種行為,號召學生以身作則,堅決制止這種行為,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情感和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目標,其過程是可測的。從現(xiàn)實現(xiàn)象中突破,能夠達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升華。
要圍繞教學目標與評價方式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要克服一貫形成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的思維定式,要做到按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設計教學過程,做到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學習效果的評價一體化,即教、學、評同步進行,從而實現(xiàn)以評價促進教師教學過程不斷優(yōu)化,以評價促進學生學習效率不斷提高的目的。
就本節(jié)課而言,對于Warming Up部分的教學,教師課前準備有關文化遺產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時,最好結合天水當?shù)氐臍v史文化實情。天水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天水的伏羲文化肇啟了中華文明,大地灣原始部落文化把中國文明史由5000年推前到8000年,天水的許多以口傳心授方式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方特色,這些素材都可以用于熱身教學。從學生身邊熟悉的歷史古跡、人和事物中尋找教學切入口,可以讓學生感到更加親切,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問題1可以在展示資料前提出來讓學生思考,目標是大致了解culture relics的所指;問題2和問題3可以在展示過有關圖片資料后提出來,讓學生思考討論,重點是了解文化遺產的一些本質特點以及文化遺產的主要類別。
對于Pre-reading部分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閱讀部分的具體內容進行進一步準備。教師提前準備好琥珀的圖片,如果能找到琥珀的小工藝品就更加直觀。教師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自己所了解的文物:“Can you name
some culture relics in China and aboard? Do you know
what material they were made of?”學生自由發(fā)言,列舉出一些文化遺產,說出一些文物的材料,如金銀、陶瓷、象牙等。教師進一步提問:“Do you know what amber is?
Have you ever seen a piece of amber?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同時展示一些課前準備好的琥珀圖片或琥珀制作的小工藝品。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小結:“Amber is a
hard yellowish brown clear substance. It is often used for jewels and decorative subjects. But can you
imagine a room made of amber? Now, look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of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predict what it is about. Then skim it quickly and see if you
were right.”讓學生在了解了琥珀之后再讀課文,從而實現(xiàn)Skimming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程度可用測試題考量評價。
做好教后與學后反思? 反思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就能明白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置是否合理,目標實現(xiàn)了多少,評價是否準確,存在的問題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后反思,學生的學習能力會不斷提高。學生的反思可以從回顧課堂學習活動、學習內容入手,回顧自己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數(shù)量,為本學習小組做出的努力,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存在的問題等,并做好總結,積累糾錯[4]。堅持這樣做,既能為后續(xù)學習和查漏補缺做好準備,也使教師和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進步、共同成長:教師成長為名師,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5 結語
總之,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普通高中英語課堂教1學,要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指導,要做到目標設計、教學、學習、評價的一體化,確保課堂教學中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維目標的同步生成?!?/p>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2(200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劉富太.5×5校本化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