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修歧,楊新宇,金志民
(牡丹江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黑線姬鼠(Apodemus agrarius)屬嚙齒目、鼠科、姬鼠屬,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農(nóng)林區(qū),不僅是主要害鼠之一,也是某些傳染疾病的主要宿主和傳染媒介,被列為我國衛(wèi)生防疫和植物保護的重點監(jiān)控對象[1]。
關(guān)于黑線姬鼠相關(guān)的文獻已有許多[2-4],但關(guān)于黑線姬鼠雌雄個體間血清蛋白電泳圖譜比較分析還未見報道,本實驗采用PAGE的方法對黑線姬鼠的血清蛋白進行比較分析,并建立黑線姬鼠血清蛋白圖譜,為黑線姬鼠的深入研究和鼠類傳染病防治提供基礎(chǔ)理論依據(jù)。
1.1.1 實驗動物
黑線姬鼠,于2018年10月用鼠籠捕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三道關(guān)林區(qū)(海拔329~386 m)的健康成年個體,雌雄個體各4只。
1.1.2 血清蛋白的制備
血清的制備:從黑線姬鼠心臟采血,室內(nèi)靜置20 min 后于 4 000 r/min,4 ℃,離心 20 min,上清液即為血清。
1.1.3 實驗儀器
DYY-III2穩(wěn)壓穩(wěn)流電泳儀、HWS28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六一儀器廠生產(chǎn))、高速冷凍離心機(BECRMANTMCOULTERTM64R Centrifuge)、微量移液槍(Eppendorf)、AlphaImager Mini)型凝膠成像系統(tǒng)(美國Alpha公司,。
1.1.4 實驗藥品
Tris、HCl、TEMED、過硫酸銨、丙烯酰胺、甲叉雙丙烯酰胺、甘氨酸、溴酚藍、蔗糖、考馬斯亮藍R-250、丙三醇、冰乙酸等,均為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分析純或生化試劑。
采用PAGE和垂直板電泳的方法[5],對黑線姬鼠的血清蛋白和組織蛋白進行分離、分析。為避免電泳處的譜帶具偶然誤差,分別在與每個樣本相鄰的點樣孔進行3次重復點樣。血清蛋白染色方法分別參照文獻[6]。
(1)制備聚丙烯酰胺凝膠:將凝膠緩沖液、凝膠貯存液、超純水、過硫酸銨按照1:3:2:1的比例混合均勻后灌至已經(jīng)制備好的玻璃板模型中,插入點樣梳,待膠聚合后緩慢拔出點樣梳,用超純水沖洗干凈后安裝在電泳槽中備用;
(2)進行預電泳40min;
(3)進行點樣和電泳;
(4)待電泳結(jié)束后拆下玻璃板,取出聚丙烯酰胺凝膠放入染色液中染色30min后放入洗脫液中進行洗脫至出現(xiàn)清晰的血清蛋白譜帶后迅速傾倒染色液,放入保存液中保存。
電泳分離黑線姬鼠血清蛋白的電泳圖譜如圖1所示,譜帶分布和電泳遷移率見表1。
如圖1、表1所示,黑線姬鼠雌、雄個體分別分離出12、19條譜帶,遷移率為0.026~0.944,其中14、18、20號譜帶為雌性黑線姬鼠所特有;4、7、9、10、12、15、16、19、21、22號帶為雄性黑線姬鼠特有帶;其余9條帶為雌、雄黑線姬鼠共有帶。按電泳遷移率的不同將電泳圖譜劃分為4個區(qū)域:Ⅰ區(qū)為清蛋白區(qū),Ⅱ、Ⅲ、Ⅳ區(qū)為球蛋白區(qū)。
在Ⅰ區(qū)內(nèi),黑線姬鼠雌、雄個體共分離出1、2、3號譜帶,遷移率0.700~0.944,活性:3號>2號>1號。Ⅱ區(qū)分離出4、5、6號3條譜帶,遷移率0.649~0.545,其中,4號帶為雄性黑線姬鼠特有帶,5、6號帶為雌雄共有帶,活性:5號>6號。Ⅲ區(qū)共分離出7~14號的8條共有譜帶,遷移率0.321~0.522,其中8、14號帶為雌性黑線姬鼠特有帶,活性:14號>8號;7、9、10、12號帶為雄性黑線姬鼠所特有,活性:10號>9號>12號>7號;8、11、13號帶雌雄黑線姬鼠共有帶,且活性13號>11號>8號。Ⅳ區(qū)共有15~22號的8條譜帶,遷移率0.026~0.246,其中18、20號帶為雌性黑線姬鼠特有帶,活性:18號>20號;15、16、19、21、22號帶雄性黑線姬鼠特有帶,活性:15號=16號>19號>21號>22號;17號帶為雌雄黑線姬鼠共有帶,活性:雌性>雄性。
圖1 黑線姬鼠血清蛋白質(zhì)電泳圖譜
黑線姬鼠雌雄個體血清蛋白分別分離出12、19條譜帶,通過電泳圖譜可以看出黑線姬鼠血清蛋白譜帶活性和分布有著明顯差異。這與物種間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以及雌雄激素分泌水平密切相關(guān)。球蛋白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guān)[7],黑線姬鼠雌雄個體在球蛋白區(qū)分別分離出12和19條譜帶,由此可見雄性黑線姬鼠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抗逆性強于雌性黑線姬鼠。
表1 黑線姬鼠血清蛋白質(zhì)譜帶分布及電泳遷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