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巖 林紅曉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連云港222000
2型糖尿病患者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這類患者發(fā)生骨質疏松癥的概率較高,而骨質疏松癥患者容易發(fā)生骨折,一旦發(fā)生骨折,往往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對其病情控制也較為不利,故臨床上主張對中老年患者實施骨折風險評估[1]。以往骨折風險評估多采取骨密度檢測方式,但部分地區(qū)由于經濟受限,缺乏骨密度檢查條件。2008年,WHO推薦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xiàn)RAX)進行骨折風險評估[2]。本研究旨在探討FRAX對40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的預測價值,為此,針對300例就診于我院的40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研究。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選擇300例就診于我院的40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63例,女性137例,年齡41~85歲,平均年齡(68.27±13.42)歲,均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初診2型糖尿病;(2)年齡在40歲以上;(3)對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標準:(1)甲狀腺病變者;(2)近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者;(3)合并心肺肝腎疾病者;(4)妊娠糖尿病、I型糖尿病等特殊類型糖尿病者。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調查了解研究對象的基本信息(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等),再對患者進行骨密度檢查,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美國Hologic Explorer)對患者左側股骨頸骨密度進行檢查。
登錄 http://shef.ac.uk/FRAX/網站,在網站中選擇中文語言,將研究數(shù)據(jù)(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等)錄入至FRAX問卷中,由計算機自動計算未錄入股骨頸骨密度數(shù)據(jù)的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和錄入股骨頸骨密度數(shù)據(jù)后的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將其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分別設置為 FRAX、FRAX-BMD。
將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3%作為治療切點,統(tǒng)計其治療建議,即根據(jù)患者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判斷是否推薦患者治療,如患者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3%,則推薦進行治療,如患者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3%,則不推薦進行治療。
(1)比較2型糖尿病患者FRAX與FRAX-BMD的髖部骨折風險。(2)以FRAX-BMD為參照,計算FRAX對髖部骨折治療建議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并分析FRAX與 FRAX-BMD之間的一致性。(3)將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治療建議相同組(FRAX、FRAX-BMD均推薦治療或未推薦治療)、治療建議不同組,比較治療建議相同組與治療建議不同組的臨床資料(性別、年齡、股骨頸骨密度等)。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表示為例、%,組間及組內計量資料分別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一致性系數(shù)分析采取Kappa檢驗,Kappa<0.4表示一致性較差,0.4≤Kappa≤0.7表示一致性中等,Kappa>0.7表示一致性良好。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FRAX(4.36±2.15)與 FRAX-BMD(4.51±2.0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66,P>0.05)。
FRAX預測有241例推薦治療、59例未推薦治療,F(xiàn)RA-BMD預測有247例推薦治療、53例未推薦治療,見表1。以FRAX-BMD為參照,F(xiàn)RAX對2型糖尿病患者髖部骨折治療建議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96.76%(239/247)、96.23%(51/53)、96.67%(290/300)。經一致性分析,F(xiàn)RAX與FRAX-BMD對2型糖尿病患者髖部骨折治療建議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35)。
表1 FRAX與FRAX-BMD對2型糖尿病患者髖部骨折治療建議的預測結果分析(例)Table 1 Analysis of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FRAX and FRAXBMD in th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of hip fractur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ase)
治療建議相同組的年齡小于治療建議不同組(P<0.05),其股骨頸骨密度高于治療建議不同組(P<0.05),其男性患者多于治療建議不同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建議相同組與治療建議不同組基本資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am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group
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由于其病程漫長,病情無法根治,往往需要接受長期甚至終身治療。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續(xù)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其機體內分泌和代謝發(fā)生紊亂,加上2型糖尿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其對鈣元素的吸收能力減弱,容易伴發(fā)骨質疏松癥[3-5]。骨質疏松癥患者發(fā)生骨折的概率約為正常骨密度人群的4倍,骨折發(fā)生后,會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6-8]。因此,有必要做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評估和監(jiān)控工作,以預防其骨折發(fā)生。
以往臨床上主要是利用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對患者股骨頸骨密度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其骨密度情況,來判斷患者的骨折風險,但由于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的價格較為昂貴,在基層醫(yī)院缺乏檢測條件,無法通過檢測骨密度來預測患者骨折風險[9-12]。WHO在2008年推薦采用FRAX來評估骨折風險,該工具主要用于評估具有脆性骨折高危因素患者的骨折風險,目前已被推廣于歐美國家,其可在早期對骨折風險予以預測,如骨折風險系數(shù)達到一定數(shù)值,則需給予患者及時干預和治療[13-15]。但臨床上關于“FRAX評估時是否需要輸入股骨頸骨密度數(shù)據(jù)”以及“不輸入股骨頸骨密度數(shù)據(jù)是否會對骨折風險評估產生干擾”尚存在爭議。本研究針對FRAX在2型糖尿病患者輸入股骨頸骨密度與未輸入股骨頸骨密度時的髖部骨折風險系數(shù)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的FRAX與FRAX-BM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FRAX-BMD為參照,F(xiàn)RAX對2型糖尿病患者髖部骨折治療建議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96.76%、96.23%、96.67%,而經一致性分析,F(xiàn)RAX與FRAX-BMD對2型糖尿病患者髖部骨折治療建議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35),這充分說明即使不輸入股骨頸骨密度也可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予以準確預測,其預測價值與輸入股骨頸骨密度相當。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建議相同組的年齡小于治療建議不同組(P<0.05),其股骨頸骨密度高于治療建議不同組(P<0.05),其男性患者多于治療建議不同組(P<0.05),這提示在年齡較小、骨密度值較大、男性等患者中進行FRAX評估,可對骨折風險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
綜上所述,在40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骨折風險評估工具對患者髖部骨折風險的預測準確性較高,尤其是年齡較小、骨密度值較大、男性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