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忠
一、教學目標分析
1.讓學生知道常見的食物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等。
2.學生通過火燒、滴碘酒、按壓等方法來研究常見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能正確使用酒精燈等實驗器材。
3.養(yǎng)成分工與合作意識以及科學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用火燒、滴碘酒、按壓等方法研究常見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
三、教學難點
酒精燈的使用安排在課前訓練;按壓實驗中水油跡的區(qū)別,通過增加實驗來解決:吹風機吹看白紙上有沒有痕跡來區(qū)分是否為肥肉。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酒精燈、自制食物叉、自制食物盤、滴管、碘酒、白紙等。教學媒體:課件、微課《酒精燈的使用》。
2.學生準備:按小組準備,自制食物盤、饅頭、米飯、熟土豆、熟雞蛋、肥肉、黃瓜等常見食物。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師:你們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老師課前還對其他學生進行了采訪,請看視頻。
生:觀看視頻。
師:你們覺得這些吃飯的習慣好嗎?
生:不好。
師:為什么不好?
生:因為偏食。
師:偏食會造成營養(yǎng)失衡,會影響生長發(fā)育。食物的營養(yǎng)太重要了,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食物的營養(yǎng)。
(張貼)? ? 食物的營養(yǎng)
2.實驗探究找一找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尋找他們在哪些食物里。
師: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食物是的蛋白質?
(1)本節(jié)課有三個實驗,第一個是按壓實驗,第二個是滴碘酒實驗,第三個是火燒實驗。每一種食物都要準備三份,每一份只能份做一個實驗。
(2)每一個實驗只能領取這一個實驗的實驗器材,實驗做完后才能領取第二個實驗所需要的器材。
(3)每一個實驗做完后,清潔員要將不需要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保持桌面整潔。
(4)分工要明確。材料員負責領取材料、清潔員負責回收材料、記錄員負責實驗記錄、匯報員負責匯報實驗結果等。
生:小組進行有序的實驗操作。
師:實驗做完后要認真填寫實驗記錄表,整理桌面。表現(xiàn)好的小組先發(fā)放第二個實驗的器材。
師:請第2組材料員領取材料。
六、交流研討
生:各小組依次將實驗記錄表張貼在黑板上。
師:分析對比表格,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第一、二,四,五組的實驗結論1與第三、第六組不相同,實驗現(xiàn)象也不一樣。
生:第一、二、四、五組的實驗結論1是在紙上按壓后有油跡的食物是肥肉,證明它含有脂肪。
第三、第六組的實驗結論1是在紙上按壓后有油跡的食物是 肥肉和瘦肉,證明它們都含有脂肪。
第一、二、四、五組的實驗現(xiàn)象:是按壓肥肉時白紙上有油跡,按壓其他的四種食物,沒有油跡,是水印。
第三、第六組的實驗現(xiàn)象是按壓肥肉、瘦肉時白紙上有油跡,按米飯、壓熟土豆、熟雞蛋沒有油跡。
師:所有的小組都認為肥肉中有脂肪,是因為白紙上有油跡?,F(xiàn)在問題就出在瘦肉被按壓后,白紙上究竟是油跡還是水印。
師:怎樣區(qū)分油跡與水印呢?
生:手摸、聞、曬干。
師:老師這里有兩張白紙,在其中一張紙上按了一下肥肉,眼睛閉上,誰上來摸一摸、聞一聞?能找出這張白紙嗎?
生:摸了幾下,聞了幾次,搖頭說摸不出來,聞不出來。
生:油太少了還是要看。
師:白紙上的水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生:看有沒有濕印。
師:油跡與濕印怎樣區(qū)分呢?
生:曬干,水曬了就會干,白紙什么都沒有,油曬了還有痕跡。
師:這個方法很好,請第三、第六組用瘦肉再做一次實驗。
生:我們最后發(fā)現(xiàn)瘦肉按壓后是水印不是不油跡,說明瘦肉中沒有脂肪。
生:2滴碘酒后變藍色的食物是米飯和熟土豆,證明它們含有淀粉。
師:大家沒有異議,結論與現(xiàn)象都有正確的。
生:實驗3,第一小組的現(xiàn)象與結論與其他小組不一樣啊。其他小組的現(xiàn)象是熟雞蛋、瘦肉在火上燒后有臭味,證明熟雞蛋、瘦肉含有蛋白質。第一組現(xiàn)象中增加了米飯、肥肉、熟土豆,它們認為米飯肥肉、熟土豆也含有蛋白質。
師:問第一組的學生,你們?yōu)槭裁凑J為這些物質都有蛋白質?
生:因為燒的時候都聞到了臭味。
師:食物燒的時候產生的氣味與,說明食物有蛋白質。
生:煳味有點相近。
師:哦原來一些同學把煳味與燒頭發(fā)一樣的臭味搞混淆了。
師:那我們現(xiàn)在把窗戶打開,讓新鮮空氣進來,讓煳味與燒頭發(fā)的味進行對比,再做一次實驗。
生:再做一次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燒米飯的煳味與燒頭發(fā)的臭味不同。
師:在科學學習中一定要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習慣。
小結:今天有哪些收獲?
生: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等。用火燒、滴碘酒、按壓檢驗淀粉、蛋白質、脂肪。
【作者單位:襄陽市人民路小學教育集團?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