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育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邏輯分析、專家訪談以及田野調查等研究方法,對水城縣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當下水城縣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依然面臨諸多問題,不容樂觀。為此,本文從宏觀與微觀層面提出了發(fā)展高中生體質健康的對策,通過落實各方面的有效舉措來促進水城縣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 體質健康? 策略? 水城縣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132-02
水城縣位于貴州省西部,與云南省接壤,隸屬貴州省六盤水市,地處烏江和北盤江的分水嶺地帶。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水城縣的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落后。但近些年來,在各級政府的精準扶貧下,區(qū)域內高中學校面臨的場地不足、器材短缺、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然而,高中生依然面臨著升學的壓力,許多學生的課余鍛煉時間還是極為有限,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8年秋季水城縣高中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邏輯分析、專家訪談以及田野調查等研究方法,力求全面。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身體形態(tài)方面的現狀與分析
2018年水城縣高中生身體形態(tài)方面,標準體重總體比例為81.99%,超重和肥胖比例為13.55%,低體重比例為4.46%。非標準體重分年級統計,高二為83.43%好于高一的82.23%,高三最差,為80.31%,高三非標準體重的比例為19.69%,接近20%。從性別統計,高中三年,男生的標準體重人數比例從高一的84.36%下降至高二的84.22%再下降至高三的79.4%,逐漸呈下降趨勢,女生的標準體重人數比例則高二的82.72%好于高三的81.03%,高一最差為80.12%。說明身體形態(tài)方面,總體上達標率較高,高三達標率相對下降,男生下降幅度較女生要大。
2.2 水城縣高中生各年級體質健康測試平均得分情況及分析
2018年水城縣高中生總體體測平均得分為70.8分,達到及格以上水平,但是距離80分的良好等級還差得較遠。分年級來看,學生體質狀況從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得分均分從高一的72.4降至高二的71分,高三最低為69分;分性別來看,高一年級男女生均分為72.4分,體質狀況基本一致,高二男生得分71.3分略微好于女生的70.7分,高三女生69.6分好于男生的68.3分。下一階段目標樹立為將全縣高中生體質健康綜合等級上升到均分80分的良好等級層次,特別是加強高三年級學生的體質鍛煉監(jiān)測。
2.3 水城縣高中生各年級得分等級情況及分析
從總分等級來看,高一至高三,不及格等級比例從高一合計的9.78%上升至高二的13.38%,高三最高,為15.74%。良好和優(yōu)秀比例,呈逐年級下降趨勢,特別是優(yōu)秀比例從高一的1.04%下降至高三的0.6%,高三全縣僅有34人達到優(yōu)秀。說明高三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堪憂,其他年級大部分人為及格水平。學生在經過了體育中考后,體質普遍不差,隨著升學壓力的推進,體質狀況逐漸下滑,接下來的目標在保證提升及格率的同時要提升良好和優(yōu)秀層次的人數。
2.4 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方面的情況及分析
肺活量方面,分年級來看,平均高二男女生均好于高三年級的男女生好于高一男女生,說明學生進入高中后通過一年鍛煉,學生心肺功能有一定的進步,進入高三學業(yè)壓力大,鍛煉時間少,身體機能有所下降;立定跳遠和50m跑方面,高一至高三,男生成績逐漸上升,立定跳遠女生高三年級發(fā)育基本成熟,成績最好,其次是高一,高二最差;引體向上方面,總體平均6.7個,遠低于及格水平,即使隨著學生的生長發(fā)育,高一至高三結果增長幅度還是很小;耐力方面,男生1000m跑平均4′21,僅能得68分,高一至高三成績基本一致,耐力素質基本沒有發(fā)展,女生800m跑平均4′18,僅能得70分,高一時耐力最好,隨著生長發(fā)育而下降;腰腹力量的一分鐘仰臥起坐,高二女生成績最好,高一和高三基本一致;反應柔韌性素質的坐位體前屈測試,高二學生在高一的基礎上都有小幅度提升,到高三后又呈現出小幅度下降。說明,總體上各測試項目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
2.5 訪談和調查情況及分析
通過訪談和調查得知,水城縣7所學校中,3所學校高三只安排一節(jié)體育課,2所學校高一下學期開始只排一節(jié)體育課。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嚴重被擠壓。僅有2所學校有400米標準田徑場,2所學校至今還沒有田徑場。已經擁有田徑場的學校中,三所學校的田徑場于2018年春季學期才投入使用。各學校根據班級和學生人數情況,體育教師人數基本滿足正常教學。水城縣的天氣情況,秋季學期大霧雨雪天氣占用了部分學生戶外活動時間,春季學期梅雨季節(jié)又耽誤戶外體育課教學。學生普遍喜歡上體育課,不想體育課被其他課占用,但是又不喜歡傳統的體育課學習模式。
3? 結論與建議
3.1 政府和校長層面
3.1.1 執(zhí)行政策,嚴格保證體育課課時量
保證各班級每周兩節(jié)體育課,嚴禁其他科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每學期的開學檢查工作將體育課開展情況與學校年終考核掛鉤,采取一票否決制,校長作為體育工作的第一負責人。
3.1.2 嚴格落實體測等級與高中畢業(yè)證掛鉤
高中生體育學業(yè)水平考試與高中畢業(yè)證掛鉤,體質健康測試50分以下的堅決不發(fā)畢業(yè)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表放入學生檔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質健康的重要性。
3.1.3 進行校級層面的體育優(yōu)等生獎學金評比和表彰
進行各項目的評比,進行表彰,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和鍛煉氛圍。讓一部分學生能展現體育才能,帶動周圍同學加強體育鍛煉。
3.1.4 小班化開展教學,讓所有學生都受益
小班級化開展教學,讓學生受到老師關注的機會和時間更多,更能讓老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讓所有學生都受益。
3.2 體育教師層面
3.2.1 創(chuàng)新體育課模式
以新課程標準出臺為契機,創(chuàng)新體育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運用體育游戲、素質拓展等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3.2.2 加強體能模塊教學
以各學校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為依據,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能模塊教學,發(fā)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設計和實施科學有效的體能發(fā)展練習方法,發(fā)展學生體能。
3.2.3 組織好每天的大課間活動
組織好每天半小時的大課間活動,采用跑步、做廣播操和民族體育項目等給學生鍛煉的時間,同時可以將體育和音樂、舞蹈等其他學科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讓學生感受運動的快樂。
3.2.4 因地制宜開發(fā)室內課程
結合水城縣天氣情況,部分時間不適宜開展戶外課時,要利用好教室、樓梯、走廊等地方進行合理的鍛煉。
3.3 學生層面
3.3.1 認真上好體育常規(guī)課程
認真對待體育課,做好每年秋季學期的體質健康測試,有針對性地在體育課上發(fā)展自身體能,至少學習和掌握一個體育項目。
3.3.2 抓好課余鍛煉
利用好空余時間,每天早自習前的晨跑活動,每節(jié)課后10min的廣播操等伸展性練習,晚飯后可以到體育場進行適當的球類運動或散步,下晚自習后回寢室可進行簡單的睡前柔韌性和協調性練習。
參考文獻
[1] 潘其東.廣東省部分高中生體質狀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2] 戴安銅.溫州市高中生體質健康現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9):241-242.
[3] 楊國順,張尚林.高中生體質現狀及對策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07(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