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閱讀教學的讀后階段,是教師檢測閱讀教學效果,學生鞏固、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發(fā)展思維和表達能力,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階段。但在目前閱讀教學中教師針對讀后活動的設計,存在著活動形式單一、難度過大、與文本脫節(jié)等問題。促進鞏固課文理解的讀后活動設計,需要關注讀后活動的形式、讀后活動的難度以及讀后活動的思維培養(yǎng)。
1. 問題提出背景
閱讀教學的讀后階段,是教師檢測閱讀教學效果,學生鞏固、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發(fā)展思維和表達能力,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階段。但在目前閱讀教學中教師針對讀后活動的設計,存在著活動形式單一、難度過大、與文本脫節(jié)等問題。由此引發(fā)學生不能內(nèi)化理解、缺乏思考、綜合語言能力提升有限等問題,值得關注。
2. 問題分析
讀后活動設計應基于閱讀文本、學生的閱讀體驗、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活動的設計應具有針對性、關聯(lián)性、拓展性及多樣性,做到基于閱讀文本的信息的輸出和反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鞏固課文理解,實現(xiàn)語言的內(nèi)化和遷移,發(fā)展思維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 問題解決
3.1讀后活動形式要豐富多樣,幫助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1) 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變換活動的設計,盡量使學生保持閱讀后的興趣。比如,除了在讀后安排復述,我們還可以嘗試用“魚骨圖”、“表格”、“概念圖”來幫助學生建立文章內(nèi)容框架,梳理文章內(nèi)容。
(2) 嘗試以活動為載體,采用課內(nèi)和課外活動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思考、探索的機會和時間,促使學生的表達和思維品質的提升。比如,外研版初一下冊第5模塊第二單元Online shopping學習之后,我們組織同學們以“Online shopping和Window shopping哪個讓生活更精彩?” 為題展開的英語辯論;外研版初一下冊第8模塊第二單元“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學習之后,學生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編自導自演金鳳花和三只熊,在表演中深刻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外研版初一下冊第6模塊第二單元Tour of London學習之后,學生小組合作,一人做導游,三人做游客,在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中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極大快樂!
(3) 我們還可以借鑒國外教學讀書報告模板讓學生們嘗試讀書報告會,這將加大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產(chǎn)生喜人的學習效果!
這是我們的reading response 以及我們的reading report。
(4) 積極鼓勵學生將教材中學到的內(nèi)容積極應用于實踐,做到“真學真用”。
比如,外研版初一下冊模塊3 Making plans第二單元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學習之后,我們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定清明小長假活動計劃并執(zhí)行計劃,他們一起去看電影,參加英語角,與國外友人聚餐,組織球賽……他們用英語去做所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第6模塊第二單元Tour of London學習之后,我們鼓勵學生們利用五一小長假走進大連,走進大連著名景點,做一個真正的大連小導游。這個活動讓同學們真正有機會去了解家鄉(xiāng),認識家鄉(xiāng)并形成了深厚的愛鄉(xiāng)之情!
3.2讀后活動難度要適切,鼓勵學生表達
讀后活動應是對閱讀內(nèi)容的延伸和拓展,而不應是對閱讀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但活動難度的把握需要注意適切和適中。所以設計前要思考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活動是否對達成教學目標有作用?第二,活動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需求?
比如,《英語(外研版)九年級上冊10模塊Australia 2單元The game that they like most is Australian football》讀后活動方案一教師讓學生對澳大利亞做簡要介紹 而方案二:則設計根據(jù)四個學生的興趣喜好,設計個性化澳大利亞一日游線路。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方案二通過四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針對不同的人物設計不同的一日游。其目的有三個:一是趨于真實的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有設計的真實感。二是在根據(jù)不同人群的需要選擇旅游地點時,學生就是在回憶文本中關于這些方面的描述。三是降低了輸出的難度。不同人群有各自的需求,學生輸出時所要涉及的可能就是對1-2個方面的介紹。由此看來,這樣的讀后活動是適切的,難度也是適中的。學生易于表達,也樂于表達。
3.3讀后活動要基于文本,巧用問題,發(fā)展學生思維
讀后活動的設計要基于文本信息,不能游離于文本以外。在英語閱讀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表層理解,更需要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去積極思考,研讀文章中的字、詞、句、挖掘文章的隱含意義,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投石激瀾,啟發(fā)學生思維。
比如英語(外研版)8年級下冊10模塊二單元“Radio times”的讀后活動教學設計中,通過提問“作者是如何對播音主持感興趣的?他未來會怎樣?”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的深層次意義,給自己以人生啟發(fā)和思考。
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帶著興趣、情趣、智趣參與每項活動,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希望更多教師關注讀后活動設計,讓閱讀成為學生思維舒展與創(chuàng)新的平臺,讓我們的閱讀教學綻放奕奕神采!
■
[1] 陳玉平. 優(yōu)化讀后活動的方法與設計讀后活動的原則[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08(12).
[2] 王媛. 有效閱讀教學設計實例解析[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09(08).
[3] 戴軍熔.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