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很受推崇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這表現(xiàn)了一線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情和期盼。但是,群文閱讀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不能覆蓋閱讀教學的各個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對群文閱讀教學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并保持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關鍵詞:群文閱讀;問題;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4-014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136
“群文閱讀”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群文教學在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閱讀速度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教師通過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選擇新穎的角度引導學生去理解文章內(nèi)容、寫作技巧、人物的豐富性,還可以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文章片段來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實現(xiàn)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對接。但是,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也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模糊了教學目標,甚至淡化了對文本應有的重視。因此,我對群文閱讀教學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按教學需要選擇群文閱讀
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活動。新課標在閱讀要求中提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群文閱讀往往是根據(jù)確定的“議題”進行問題設計,力求在“點”上突破,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但是,有些點是帶不起來的,比如識字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朗讀能力等。因此,群文閱讀教學不是萬能的,不可能適用于任何一種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對教學方式的選擇要根據(jù)文本的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確定,而不是盲目跟隨潮流,失去了語文課堂教學應有的豐富性。
(二)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對于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切忌操之過急,一開始便大量選擇課外篇目,導致課堂成為“文章博覽會”。群文閱讀和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一樣,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初中語文教材往往以文章體裁和生活內(nèi)容為主題編輯教材,教師可以利用課本的這種優(yōu)勢,先在單元內(nèi)進行教材整合,嘗試簡單的對比教學(即課內(nèi)群文教學)。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逐漸由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的第二單元以“家庭”為主題,主要歌頌“母愛”的偉大和“親情”的美好。其中的《秋天的懷念》《紅蓮》和《金色花》都是歌頌贊美母愛的,教師可以從中尋找一個議題,進行課內(nèi)群文教學,既能促進學生形成橫向?qū)Ρ人季S,又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整合能力。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技巧的提升,逐步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
(三)依照課標規(guī)定確定閱讀篇目
群文閱讀教學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對群文的選擇。教師對群文選擇有絕對主動權。文章的選擇往往能凸顯教師的閱讀好惡,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的狹隘性,導致語文課堂教學出現(xiàn)不應有的局限性。因此,教師選擇閱讀材料時,要以課標為參照和標準,與學生的基礎和認知相匹配,能夠很好地完成文本的教學目標,并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尤其是對名著片段的選擇,要優(yōu)先選擇課標制訂的閱讀篇目,以保證課堂教學不偏離課標確立的方向。
閱讀教學承載著語文教學的多項任務和功能,并非僅僅是理解和鑒賞,因此,并非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與群文閱讀相匹配。因此,教師要善于選擇多樣的教學方式,防止走入“追潮流”的誤區(qū)。
(一)群文教學要處理好字詞教學
字詞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對文意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前要采用恰當?shù)男问教幚砗米衷~,讓學生對生字的音形意有詳細、準確的了解,并對學生的書寫提出高標準的要求,為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語文教學不可忽視朗讀訓練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四種基本能力,而朗讀是讀中很重要的一種。如何斷句,哪些詞語重讀,體味作者的情感等多種語文能力,都需要通過朗讀進行訓練。但是群文閱讀重在瀏覽、速讀,基本上用不到朗讀。如果長期運用群文閱讀教學這種方式,必將忽視了朗讀訓練,導致學生朗讀能力的下降。因此,采用群文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應將某些適宜朗讀的篇目單獨拿出來,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三)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也不可忽視
目前語文教學中最受詬病的就是教師的詳細分析講解。固然,過多的講解分析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整體性,但是,完全廢除講解則會使語文學習流于表面,影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對某些傳統(tǒng)名篇的教學采用哪種方式值得斟酌商榷。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既是魯迅的傳統(tǒng)名篇,課文篇幅又長。如果仍舊采用群文閱讀,要么就文章某個點與其他文章整合,要么截取文章的某些部分。但是,無論哪種方法都會影響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理解和把握。對這類篇目采取傳統(tǒng)的方式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嘗試,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突破,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任何一種改革都不會是對傳統(tǒng)的徹底否定,保留原有的優(yōu)勢,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課改的路才會更順暢。
參考文獻:
[1]王建華.關于初中生本課堂中群文閱讀教學操作的思考[J].課外語文, 2017(19).
[2]李婷,丁琳.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法探微[J].甘肅教育,2017(4).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孟燕(1976.11—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