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
設計意圖:
幾何圖形是我們認識世界萬物的基礎,也是我們表征世界的工具。圖形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幼兒能夠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圖形的特征,發(fā)現周圍物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并產生濃厚的興趣。幼兒的圖形學習是一個從具體到表象再到符號理解的漸進過程,他們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多元表征手段來表達對圖形核心概念的理解。因此,我們有意識地將幼兒圖形學習活動置于有意義的、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在數學區(qū)中提供了各種形狀的積木和圖形拼板。在此基礎上,我們設計并組織了“拼一拼”這個游戲活動,增加了學習任務的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讓幼兒通過平移、旋轉、翻轉等策略來探索發(fā)現不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這一關鍵經驗。
活動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三個層層遞進的任務讓幼兒在探索中感知、鞏固圖形的特征。第一個任務是“玩嵌板”,探索把三角形和長方形嵌入模板拼出正方形,理解圖形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第二個任務是“拼一拼”,嘗試把各種形狀的小圖形拼嵌到正方形的“車廂”里,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征。第三個任務是“新挑戰(zhàn)”,嘗試用5個小三角形拼出一個正方形。
目標:
1.能用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小圖形拼出一個大正方形。
2.探索圖形組合的方法,學習通過圖形平移、翻轉、旋轉等方法組合圖形。
3.進一步對拼搭活動產生探究的興趣。
準備:
1.教師用的圖形操作材料一套,黑板一塊,記號筆一支,磁鐵若干,大圖形車一輛。
2.幼兒人手一張有四節(jié)正方形車廂的圖形車底板(見圖1)、觸摸用的圖形片一袋(見圖2)、一個正方形底板(見圖3);現成的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積木片若干,其中有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是最后所拼正方形(窗戶)的一半,有些是八分之一(見圖4);用瓦楞紙板切割而成的長方形、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干(見圖5)。
過程:
一、觸摸圖形,強化對圖形特征的理解
師:你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請你們摸一摸它們的角和邊。
師:這些圖形分別有幾條邊、幾個角?
(析:對圖形的組合與分解的深入理解需要建立在幼兒熟練掌握不同圖形特征的基礎上。中班幼兒已認識基本圖形,該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觸覺強化幼兒對每種圖形特征的理解,引導幼兒正確理解和使用“邊”“角”等描述圖形特征的數學語言,從而為學習圖形組合與分解打下基礎。)
二、玩嵌板
1.明確任務,討論方法。
師:(出示一個鏤空的正方形紙板)這是什么圖形?
幼:正方形,空的正方形。
師:你們一眼就看出這個中空的圖形是個正方形。
幼:它中間是空的,像玻璃窗。
師:這個正方形窗戶中間空空的,冬天風吹進來會很冷。怎么辦呢?
幼:把風擋住。
師:好主意。我準備了一些圖形,你們看看能不能把風擋在窗戶外面。
師:到底能不能?我們需要試一下。
2.師幼共同操作示范。
幼:我知道兩個三角形能組成一個正方形,把兩個三角形拼進去,就可以擋住風了。
師:×××說兩個三角形可以變成正方形。這個正方形是四條邊的,這兩個三角形是三條邊的,可以怎么拼到一起,變成正方形呢?
幼:轉一下。
師:怎么轉?請你上來幫忙把它們拼進去。(該幼兒上來操作,把兩個三角形拼了進去。)
師:他把三角形的邊和正方形的邊對在一起,角和角對在一起,就把兩個三角形拼進去了。那如果我想要把小長方形拼進去,你們覺得行不行?
幼:行/不行。
師:有的小朋友說行,有的小朋友說不行,到底行不行呢?請你們試一下。注意小三角形、小長方形都可以用。(幼兒自主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3.分享、交流。
師:這個拼圖有很多種拼法,你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分享一下是怎么拼的。
師:很多小朋友都拼好了。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方法?
幼:一個三角形這樣放,另一個三角形這樣放。(邊說邊比劃。)
師:把一個三角形轉過來放,長長的邊對在一起,就把正方形拼好了是不是?還有沒有不一樣的做法?
幼:我是把三角形先拼成一個正方形,然后塞進去的。
師:他把兩個三角形先拼成一個正方形再塞進去。那你是怎么拼成一個正方形的呢?拼給其他小朋友看看,好嗎?
幼:第一步把它們的兩條長邊對整齊,第二步把它正正地放進去。
師:這樣就不大不小,剛剛好。
師:有沒有小朋友是用長方形拼的?請你來演示一下。(一幼兒上來展示。)
師:拿了幾個長方形拼的?
幼:三個。
師:我這里有三個長方形,你來演示一下是怎么拼的。
幼:先把它們的長邊對在一起,然后一個一個放進去,三個長方形放進去,不大不小,剛剛好。
師:原來只要先把小長方形的長邊與正方形的邊對牢,再一個一個放進去就可以了。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移動、旋轉、翻轉等方式構造新的圖形,幫助幼兒初步感知圖形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知道通過組合和分解可以得到新的圖形。比如,兩個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組合成一個正方形,圖形內包含著圖形。)
三、拼一拼
1.明確任務。
師:(出示圖形車底板)這輛汽車有幾節(jié)車廂?車廂是什么形狀的?
幼:有四節(jié)車廂,車廂是正方形的。
幼:車頭有一個正方形,后面有三個正方形。
師:這輛車的車廂都是白色的,我想請你們把它變得好看一些。
2.討論方法并示范操作。
師:我這里有一些彩色的材料。你想怎么變?
幼:我想把車廂變成藍色/紅色/彩色。
師:我先來變一下試試看。我選的這個是什么?
幼:黃色的小正方形。
師:我想先裝飾最后一節(jié)車廂。把這個小正方形直接放進去,可以嗎?
幼:太小了,需要四個。
師:噢,那要怎么放呢?我隨便這么放行不行?為什么?
幼:不行,這樣就不整齊了。
師:誰來幫我放第一個?(一幼兒上前擺放。)
師:好,如果這樣放是行的,我們請一個小朋友繼續(xù)來幫我放第二個。
師:還缺兩個,再找一個小朋友來幫我。
師:現在我這個車廂漂亮不漂亮?有幾個正方形???
幼:四個。
師:沒錯,剛剛我們用了四個小正方形裝飾了一節(jié)車廂。
師:老師給你們每人都準備了一輛“汽車”,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和方式來裝飾四節(jié)車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分享、交流。
師:現在,我找?guī)讉€小朋友的作品來分享一下。
師:(用投影儀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這是用什么形狀的材料拼的?
幼:正方形。
師:我們請×××來講講他用了什么圖形,是怎么拼的。
師:你給我們介紹一下第一節(jié)車廂,你是用幾個什么顏色的小正方形拼的?
幼:四個藍色的正方形。
師:你用了四個藍色的小正方形拼出了一個大正方形。
師: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小朋友。他用了什么圖形?
幼: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
師:哇,他用了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這么多形狀。原來不同的圖形也能組成正方形。我們來看最后一節(jié)車廂是怎么拼出來的。
幼:用了三個小正方形,還用了兩個三角形。
師:他用了三個小正方形,還用這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小正方形。
真有意思,×××用不同的圖形拼成了大的正方形。
師:這個長方形還有誰用到了?
……
4.師幼共同梳理、提升經驗。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利用這些材料可以用多少種方法拼出一個大正方形(見下表)。
師:今天每個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成功完成了任務。真棒!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車廂和小幾何圖形之間的關系,然后請幼兒嘗試把各種形狀的圖形拼到正方形的車廂里。對幼兒來說,要辨識經過移動、旋轉、翻轉的幾何圖形還是有困難的。該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材料汽車上有四個正方形需要幼兒進行圖形組合,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水平反復嘗試,從而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征,發(fā)展圖形轉換的能力。同時,教師鼓勵幼兒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例如,用幾個相同大小的什么圖形拼出了這個大的正方形,可以是兩個一樣大的三角形拼出一個正方形,也可以是三個一樣大的長方形拼出一個正方形,等等,以發(fā)展幼兒的數學概念。)
四、新挑戰(zhàn)
師:現在還有一個任務,你們想不想挑戰(zhàn)?
師:這個是我拼的圖形。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幼:這個三角形像滑梯、像冰淇淋蛋筒……
師:這是一個三角形,但跟我們剛剛看到的三角形不一樣。我用很多塊不同的三角形拼了一個正方形,一共有幾塊?我們來數一數。
師:我用5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們覺得難不難?。?/p>
幼:不難,我還會用其他辦法呢!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很多小圖形拼成一個大圖形,一個正方形可以有很多種拼法?,F在,我把這些材料放在區(qū)角里,你們可以去嘗試挑戰(zhàn)不同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