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蕊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化,為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將以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實踐中,將英語知識與有趣的故事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下更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打造高效課堂起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以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模式,最典型的就是故事情境法和故事對接法,故事情境教學模式就是借助一些情境故事來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綜合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選取有針對性的小故事,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故事對接教學模式,則是依托師生的有效互動,用對話的形式將故事串連起來,這種極具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
一、讓學生聽故事
相較于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上,教師圍繞單詞、課文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與灌輸,學生更喜歡老師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解英語知識,他們更容易被新穎有趣的故事吸引,也更容易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單詞、語句、語法知識等融入故事中,比如我們在學習“We love animals”一課時,monkey,fish,rabbit等詞匯是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將其結合起來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學生聽:Lily is a rabbit. She doesnt have dad and mom. She is so sad,and she is crying. A monkey comes, he says to Lily: “You can climb the tree with me. ”But Lily says:“No, I cant climb the tree! ”Then,a bird comes ,and says:“I can take you to the sky.”And Lily also says:“No, I cant fly!”After several minutes, a fish comes. She says:“I can swim, you can swim with me. Come on, lets swim together!” After hearing that, Lily smiles and says:“OK,OK, I can swim, lets go!”這個小故事講一些小動物們?yōu)榱俗寷]有爸爸媽媽的Lily開心,對她發(fā)出了邀請,最后Lily和小魚一起去開心地游泳了。學生在聽老師講故事過程中,會對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詞匯有初步的印象,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Who is Lily?Who can swim?Who can fly?等問題,學生在回憶和交流中就會加深對相關單詞的學習和記憶,從而有助于學生單詞的積累。
二、讓學生講故事
在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故事除了讓老師講給學生聽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己把故事講給老師、講給同學們聽,以此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故事性都比較強,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帶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方式,講故事給大家聽。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或者教師給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看著圖片講故事給大家聽。比如在學習“seasons”時,教師自編了故事:Mother rabbit has two children. One is little white rabbit, one is little grey rabbit.
Spring comes, what are they doing?
White rabbit:Plant, plant, Im planting turnips.
Grey rabbit: Fly, fly, Im flying kites.
Summer comes,what are they doing?
White rabbit: Water, water, Im watering turnips.
Grey rabbit: Eat, eat, Im eating ice cream.
Fall comes, What are they doing?
White rabbit: Pull, pull, Im pilling turnips.
Grey rabbit:Sleep, sleep, I like sleeping.
Winter comes,What are they doing?
White rabbit:Eat,eat,Im eating turnips,yummy!
Grey rabbit:Oh, Im hungry, so hungry!
等學生掌握了故事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各個季節(jié)小白兔和小灰兔想干的事情的圖片,鼓勵學生一邊看著圖片一邊試著用英語將故事復述出來,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三、讓學生演故事
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這時英語教學中的一個創(chuàng)新之處,現(xiàn)在的小學生都是很有表現(xiàn)欲的,他們喜歡展示自己,若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演故事一邊學知識,學生的參與興趣都會非常濃郁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劇本”,也可以讓學生結組,自行編一個小故事,在經過排練之后,在講臺上表演給其他同學們。比如我們在學習了“shopping”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所學內容,給出幾個關鍵詞,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在購物中發(fā)生的故事,等到大家都對自己的臺詞熟悉之后,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上臺表演。學生會自己準備道具,比如將自己的水杯、書包、發(fā)卡等作為商品,和同學之間分別扮演商家、顧客1、顧客2,利用Can I help you? How much...Can I try...等進行對話來演繹自己所編的故事。
總之,故事教學法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可以利用故事新穎有趣的特點吸引學生,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以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的同時鍛煉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華雯.試論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J].讀天下, 2016(23).
[2]秦海英.故事,學習英語的“樂園”:略論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