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霄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們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在數據給世界帶來巨大改變的同時,黑客現象也隨之肆意生長,其引發(fā)的倫理問題也不得不被重視起來。這些問題不但破壞了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同時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現實社會危機,對大數據時代黑客現象的倫理探究也成為了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黑客現象;倫理
從21世紀開始,信息、數據等名詞就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同時不斷激發(fā)著人們對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的想象,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發(fā)生了巨大變革,世界正在攜手大數據飛速發(fā)展,但與此同時“大數據安全”也成了世界憂心的問題。我們在感嘆大數據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機遇和未來的同時,也從層出不窮的黑客事件意識到黑客對大數據時代的強大威脅。特別是近年來,連年增長的黑客犯罪事件越發(fā)揭示了大數據時代在信息安全和數據安全上存在著巨大的漏洞,已經引起社會的重視。正是由于互聯(lián)網在世界上迅速普及和發(fā)展,導致信息安全問題變的愈發(fā)難以控制且無法有效解決,且這類事故的后果,已經不僅僅是對個人的影響,而是整個社會需要直面的挑戰(zhàn),甚至關系到世界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
一、黑客現象的表現及特征
(一)黑客現象的表現
我們通過黑客的攻擊、性質等可以將黑客現象的表現分為:惡意攻擊、信息竊取泄露、惡意軟件肆虐三個方面。
惡意攻擊指的是黑客從尋找漏洞入手,通過軟件和系統(tǒng)的漏洞,進行黑客攻擊。這類攻擊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著,上至國家和政府,下至個人,對這類攻擊都防不勝防,它可以作為國家間諜的攻擊手段,也可以是黑客個人技術炫耀的途徑。黑客進行可以攻擊的主要方法是:DoS( Denial of Service)攻擊,簡稱拒絕服務,目的是讓對方的網絡或者計算機無法供正常的服務或訪問,使目標系統(tǒng)停止響應甚至崩潰,并且這種攻擊無法提前預防和控制。這類攻擊的攻擊對象范圍非常廣泛,政府部門、銀行、社交軟件、大型公司網站都可能成為他們的攻擊對象。這種行為造成的后果也是令人擔憂的,首先,這類攻擊會造成公共網絡的癱瘓崩潰;其次,攻擊社會名人的社交賬號發(fā)布不實消息,會引起社會輿論和恐慌,同時也會造成人物負面影響;最后,政府和國家機關網絡系統(tǒng)被攻破后,相關機密和信息很容易被泄漏,嚴重的更會引發(fā)社會的動蕩。
信息的竊取和泄漏,可以說是大數據時代社會各界面臨的最大威脅,同時也是大部分黑客進行黑客攻擊的目的,因為這樣便可憑借竊取到的資料和信息謀取經濟利益。黑客進行黑客攻擊的主體分為兩類:第一類的攻擊主體主要集中在醫(yī)院、銀行和大型公司,黑客竊取以上機構的用戶信息,包括姓名、年齡、郵件、電話等個人信息,通過售賣信息牟利。第二類主要集中在政界和娛樂圈事件的曝光上。這種黑客行為和現象是被社會所抵制和厭惡的,也是黑客犯罪的主要形式。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和信息量過于龐大,被泄露和販賣的信息我們無法挽回,我們也無法得知這些信息和數據將會流向何處,用于何處,這對個人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惡意軟件,指的是未經用戶許可,在計算機或其它終端上安裝運行,侵犯用戶權益的軟件。可能它就藏于你下載的某個APP 中,它可以在你瀏覽網頁時彈出垃圾廣告而無法關閉;它可以未經許可自行卸載其它軟件,阻止你運行其它軟件;它還可以潛伏在你的移動設備中,偷偷收集你輸入的所有信息,輸送到黑客手中,或者通過惡意軟件將你的重要文件和資料進行加密處理,以此向你進行勒索敲詐。
(二)黑客現象的特征
通過對大數據時代黑客活動的總結,可以將其特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帶有政治意圖的黑客攻擊日趨增多。各國開始逐漸意識到數據信息的重要性,在呼吁和平的當今世界,網絡世界卻“硝煙彌漫”——國家支持的黑客間諜活動日益增多,大數據時代以來,這類帶有政治意圖的黑客攻擊在國際社會上非常多,攻擊對象一般是政府機構或國家重要組織,但由于這類黑客的反黑客反偵察能力非常強,且一般國家及政府為授意者和背后支持者,所以很難提供確鑿的犯罪證據。
黑客攻擊目標集中化。大數據時代黑客現象攻擊對象是非常多樣卻又集中的,其目標主要集中在金融、醫(yī)療、通信、大型國際企業(yè)的重要經濟部門。黑客的目的是這些目標數據庫中大量的用戶數據,包括姓名、地址、聯(lián)系方式、醫(yī)療記錄、財務信息等等,而又因為這些數據一般是很難會有更改,所以這類信息數據就變得的“價值連城”。而最令人擔憂的是,黑客在網絡世界的攻擊可以直接作用于現實世界。目前各個國家各部門都實行了網絡化管理且對互聯(lián)網和數據庫的依賴日益加深,黑客攻擊對這些行業(yè)和部門的威脅是巨大的。
二、黑客現象的倫理問題
黑客技術作為計算機技術的衍生,具有技術社會化和社會技術化的特征,隨著黑客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我們無法逃避也不可忽視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社會和個人生活的正常秩序。
(一)擴大網絡空間安全的缺失
黑客利用黑客技術制作病毒,攻擊網絡,可以在瞬間襲擊千萬計算機網絡,也可以悄無聲息地來到你的移動設備中竊取數據和信息,這些行為都會對個人隱私安全和網絡數據安全,還可以構成嚴重威脅,造成這些網絡空間安全缺失的原因有三個:對隱私權的侵犯、對知識產權的侵犯和全民窺私欲的激發(fā)。
(1)對隱私的侵犯。隱私是人們不想被人輕易發(fā)現的領域,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對隱私的保護也陷入了困境。連接互聯(lián)網的每一個移動終端,都是一個數據發(fā)收器,我們可以輕松的通過互聯(lián)網收集信息。同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使販賣信息成了一種謀生手段,黑客可以很輕松的利用軟件程序收集某個人的資料。但這種行為已經侵犯了他人權益,并且有可能給他人造成無法彌補的身心傷害。除了對當事人的傷害,還會影響互聯(lián)網信息活動本身,人們將不再信任網絡,不再更積極地靠近互聯(lián)網技術。
(2)對知識產權的侵犯。知識產權,就是對自己智力勞動成果所屬權的擁有。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很多,如盜版音像碟片、盜版圖書、專利竊取等。黑客認為網絡信息應當是免費共享的,他們將入侵和解密的成功公之于眾,比如未經許可將一些公司和政府的私密文件、正版軟件的破譯版免費分享,這些都是對原擁有者知識產權的侵犯。黑客的這種行為將會對知識產權維權意識和社會進步造成嚴重的打擊。
(3)全民私窺欲的激發(fā)。窺私的心理其實是人心理的作祟,當自己的隱私等不到保護的時候,會沒有安全感,可是當別人的隱私公布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卻會讓自己的窺私欲得到滿足。而黑客行為也是滿足全民窺私欲的一個重要途徑,如近年來各路明星私照的曝光以及個人行程信息的泄漏。黑客為了滿足個人以及大眾的窺私欲望不擇手段,而大眾卻沒有直接表示反感,甚至樂見其成,津津樂道,變成其幫兇。
(二)增加社會信任危機
黑客行為造成的社會信任危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人際關系的信任危機、國家和政府的信任危機。
(1)人際關系的信任危機?;ヂ?lián)網中的人際交往是在匿名的情況下進行的,特別是黑客群體,他們可能就是自己身邊的某個朋友或者家人,但是在網絡世界中入侵、竊取等。網絡交往實質是一種“陌生人”的交往方式,我們進行網絡社交的時候甚至都不能相信設備另一端的那個人,這是一種社會心里危機。當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么對現實社會倫理的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也必然會產生懷疑,其基本的價值觀和道德感也會發(fā)生扭曲,而由于黑客現象的助推,無疑放大了這種危機,在虛擬的環(huán)境中,讓人們產生信任則更加困難,而長期的在互不信任的環(huán)境中,無形的增加了社會風險,長久看來,
更不利于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
(2)國家和政府信任危機?;ヂ?lián)網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大家都在不斷試探,社會群體針對社會群體,國家系統(tǒng)敵視國家系統(tǒng),導致社會生活滿目蒼夷。有國家支持的黑客活動影響更為惡劣,由于現在國際社會反戰(zhàn)的信念和愿望非常強烈,有的國家轉而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對他國的攻擊,致使他國電子媒介、銀行和交通等重要網站癱瘓,政府運作陷入混亂,物流和通信等信息網絡系統(tǒng)崩潰,急需的戰(zhàn)爭物資無法及時運達指定位置,這些直接影響了他國的社會秩序。當各國的將政治目標建立在黑客技術上,那公眾對國家和政府的信任危機問題將會尤為突出。
三、黑客現象倫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解決黑客現象倫理問題的主體方面涉及到黑客群體和全體網民,我們需要加強對全體網名責任意識的教育和培養(yǎng),同時政府部門對黑客群體可以因勢利導,充分發(fā)揮其正面作用。
(一)加強網絡主體責任意識
由于網絡的匿名性,黑客群體隱匿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躲在萬千網民之中,我們沒有方法去甄別他們在網絡上的身份,所以我們要強化所有網絡主體的責任意識,不僅僅是單獨對黑客群體作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希望每一個在互聯(lián)網上出現的公民都能有責任意識,明白即使沒有人看見,也要理性地進行互聯(lián)網活動。當全民都明確知道在網絡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勇于承擔自己的互聯(lián)網行為責任時,信息技術才得以健康地發(fā)展,同時也能夠減少黑客現象和黑客犯罪的發(fā)生。黑客作為特殊技術人員,有著專業(yè)的知識和過硬的技術技巧,他們自身的責任意識的建立又顯得比一般網民更為重要,他們可以更精準地知道每一次攻擊和入侵將會造成的后果,如果在他們行動之前,能夠保持客觀和理性,秉承著對社會和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分析行動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否合乎現行倫理道德規(guī)范,黑客現象將會在源頭便得到有效的控制,網絡安全問題也會得到部分解決。
(二)對黑客群體的正確引導
除了在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正面倡導,國家和政府還可以就黑客群體的職業(yè)特征和職業(yè)需求,進行黑客招安,讓黑客群體發(fā)揮才能為國效力,讓黑客知道他們的專業(yè)技能是能夠被社會和國家接受,是可以成為國家安全的一線捍衛(wèi)者。對于黑客以及黑客技術,可以是世界的破壞者,但是如果加以正確引導,他們將是科技社會的有力建設者,因為從某個角度來說,黑客技術是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黑客這個職業(yè),接納他們,然后通過一些招安政策將他們轉變?yōu)槊擞押突锇?,充分利用他們在技術上的優(yōu)勢,完善國家安全系統(tǒng),加強信息保密機制,共同抵對外來黑客進攻和入侵,確保本國網絡安全。
【參考文獻】
[1]董軍,程昊.大數據技術的倫理風險及其控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7(11).
[2]安寶洋. 大數據時代的網絡信息倫理治理研究[J]. 科學學研究, 2015, 33(5).
[3]蔣文保,范勇.評析網絡黑客現象[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23).
[4]杜宇,楊昂.黑客現象及其法文化意蘊[J].學術交流,2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