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和深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受到了廣大的關注,高中英語的教學最終是要促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本文就以普通高中人教版教材選修六Unit4的Workbook中的聽力練習題為例,從不同角度和維度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以及學習能力,最終達到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材資源;核心素養(yǎng)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由四大要素構成,它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包括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文化意識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出的跨文化認識、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思維品質是指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高中英語教材的Workbook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很強的應用價值,但是實際的運用效果卻不佳。很多一線教師不夠重視Workbook中的課程資源,很多材料都沒有得到有效地開發(fā)和使用。事實上,在聽力課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充分考慮聽力文本材料的題材、背景、作者的意圖、材料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意義等, 而不是直接播放錄音,讓學生按要求完成各項聽力任務。講解時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不只從文本內容表層意思去理解選出正確的答案,而應該指導學生學會聽的過程與方法。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對材料進行深度挖掘與利用,充分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聽力教學課堂中來,從想聽、愿聽、愛聽發(fā)展到能聽、能說、能學,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從而達到養(yǎng)成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
下面結合本人的一個課例,就以普通高中人教版教材選修六Unit4的Workbook中的聽力練習題為例(高中英語選修六教材P65;教師教學用書P106-107)。 這篇文章是前面單元話題Global Warming"語言運用"(Using Language)部分"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這個話題的拓展和延伸。它主要向學生介紹了"Clean Up Australia Day"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Clean Up the World Day"和它們的發(fā)起人Ian Kierman對清理垃圾、保護環(huán)境所做出的貢獻。
那么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則材料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鋪設背景知識和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首先,利用多媒體資源,形象地展示有關rubbish的圖片和視頻,聽前導入與聽力話題相關的的背景資料以及重點詞匯cigarette butts, glass bottles, plastic bags, small pieces of paper, plastic bottles caps, glass pieces, plastic straws, soft drink cans, plastic bottles等。通過了解與聽力材料話題有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聽力內容進行預測,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
在學生聽了一遍聽力材料之后,讓學生回答Who is giving the talk? And What and who is the talk about? 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識別語篇的題材以及篇章結構,從而對"Clean Up Australia Day"和"Ian Kierman"產生濃厚興趣,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語言理解能力。
在聽力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結合本班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設計成了半開放式的,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顒釉O計如下:
Listen to the whole speech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What is Part one mainly about?
How Ian Kierman began Clean Up Australia Day.
What is Part two mainly about?
Clean Up the World Day and Ian Kierman's contribution to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要求學生在聽完兩遍聽力材料之后,理解語篇傳遞的要義,陳述事件、傳遞信息,表達個人見解和情感。這個活動要求學生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篩選,歸納主旨大意,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出的跨文化認識、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文化意識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取向。What did you learn from Ian's experience?通過對聽力材料中的Ian Kierman的經歷和貢獻的分析,讓學生們認識到這篇材料所反映的價值取向,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即保護環(huán)境是每一個人都責任,每一個人的貢獻都很重要(It's individual's commitment to clean up the environment. Remember, your contribution coun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