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春花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教師如果能合理運用教學策略和手段,就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作文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作文教學;策略;興趣;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56-01
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難點。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定題目,列提綱,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習作千篇一律,脫離生活實際,不能表達真情實感,甚至無話可說。為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作文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應從興趣入手。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布置一篇習作,就讓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閉門造車,生拉硬扯,胡編亂造,寫出的文章內容空洞,缺少感情。學生思想單純,想象奇特,愛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教師應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感受。例如,在一場大雪過后,教師帶領學生們賞雪景,打雪仗,堆雪人,讓他們通過看、觸、聽,感受雪的獨特之美,然后讓他們寫一篇關于雪的習作。學生們興致勃勃,不一會兒便完成了習作。雖然文筆還很稚嫩,表達方法還有欠缺,但字里行間卻流露出真情實感。
恰當的鼓勵,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批改習作的過程也是發(fā)現學生“閃光點”的過程,教師要對學生習作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批注,在講評時大加表揚。此外,教師還可以對文章中出現好詞好句的學生進行獎勵,或獎勵小紅花,或將其習作張貼在“習作佳苑”中,讓他們體會到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寫作興趣。
學生有了習作的興趣,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字功底,否則就不知道怎樣寫,怎樣去表達。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庇谟勒蠋熞舱f過:“少年時代的大量閱讀,就好比在銀行里儲蓄,孩子可以終身享受它的‘利息。”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情感。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有選擇地閱讀,閱讀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并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積累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才能“留心處處皆學問”。學生如果做不到留心觀察,就會“眼中無物”“胸中無丘壑”,至于如何去描寫,更無從說起。眼睛是認識世界的窗戶,學生通過自己的視野去接觸事物、觀察事物,事物之美便會在潛移默化中入眼入心,寫出的文章就會充滿真情和童趣?!皩W貴得法”,觀察也要講究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典型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觀察。例如,觀察春天的景物就要指導學生去觀察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如嫩綠的小草,長長的柳枝,解凍的河水,早開的野花等。
觀察對象選定之后,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有序觀察,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同時還要讓學生將所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形成觀察日記,這樣不斷積累,作文素材也就越來越多,寫作文也就不會無話可說了。
學生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限制,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模仿是他們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而在寫作時往往無話可說,不知從何說起。為此,教師可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片段、立意、布局、謀篇等進行模仿,這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捷徑。
萬丈高樓平地起,仿寫也要循序漸進??梢苑聦懡Y構、寫作順序和寫作方法,也可以仿寫課文中的某個部分,還可以仿寫文章的開頭、結尾、有特征語段、人物對話、外貌描寫等。例如,《一匹出色的馬》中有這樣的句子“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蓯?,像一片柔軟的綠毯”,教師可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并讓學生仿寫;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后,教師可讓學生采用總分總的寫法,運用時間順序描寫家鄉(xiāng)的美景。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作文就是練習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學習用書面語言表達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是把口頭表達的內容用筆“說”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要想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首先應該訓練、加強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聽說訓練是開啟學生思考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大門的一把金鑰匙,而書面表達又是綜合呈現學生思考、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百花園。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加強學生聽說訓練,使其成為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是語言的有效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主陣地。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要有訓練意識,融口語交際訓練于識字、閱讀和作文教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總之,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機,也是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最佳時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以激發(fā)興趣為出發(fā)點,以引導大量閱讀為途徑,以教會觀察為突破口,以“我手寫我心”為落腳點,步步為營,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螺旋上升式地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志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2019(02).
[2]李彥霞.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