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海 王澤 于鑫瑋 季麗玢
1. 021008,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2.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蠅蛆病是雙翅幼蟲侵入人體或其它哺乳類動物活組織中所引起的一種疾病。蠅將卵產在開放性傷口或自然腔道,然后孵化為幼蟲,幼蟲從壞死組織內獲取營養(yǎng),孵化為幼蟲,該病1909 年由Laurence首次報道,各年齡組均可發(fā)病,口腔蠅蛆病非常罕見,文獻報道蠅蛆病多見于華南溫熱地區(qū),華北地區(qū)罕有報道[1]。
患者齊某, 男, 69 歲, 漢族。發(fā)現口腔中蛆蟲7~8 只2 h。追問患者病史,患者長居當地且近3 年未離開過,未去過疫區(qū)。于7 月2~4 日及6~7 日分別于野外垂釣并居住,當地蚊蠅較多, 7 日晨起曾進食隔夜“魚干”等食物, 8 日上午自覺右側面部輕度腫痛,咬合無力,自行口服阿莫西林及止痛片3 次(具體劑量不詳),未見明顯好轉,當日晚右側上頜出現刺痛感、異物感,咀嚼時牙齒疼痛,無法進食,夜間睡眠不佳,吐帶血痰液3 次。 9 日晨起,自覺右側上頜疼痛加劇,出現移行感,于7:00自行從口腔中取出蛆蟲7~8 只, 于9:00來口腔科要求診治。患者發(fā)病以來,否認發(fā)熱、頭痛及惡心,否認流涕,四肢活動異常等癥狀。既往史:體健,有張口睡眠的習慣。體格檢查: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神清語利,步入病室。雙眼瞼無紅腫,眼球活動靈活,雙側瞳孔等大等圓,鼻外形正常,雙側鼻腔通氣暢,無流涕及出血;頜面部發(fā)育正常,右側面部腫脹,口腔內可見全口衛(wèi)生差,右側上頜牙齦腫脹明顯,叩痛(+++),Ⅲ°松動,齦緣呈潰瘍狀,溢膿,輕探出血。分別于14顎側及遠中,16近中牙周袋內發(fā)現3只蛆蟲,探之蠕動。17、26、27、31、37、41、45、46、47缺失,48近中低位水平阻生,前牙扇形分布,全口余牙牙齦退縮、紅腫,溢膿,齦緣可探及大量牙結石及軟垢;24、 25、 36、 44牙周袋深達根尖區(qū),Ⅲ°松動,探診出血,叩診不適; 21、22、23、32、33、34、35、42、43Ⅱ°~Ⅲ°松動,牙周袋深達根中1/3,探診出血,叩診不適。
①CBCT:全口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達根中1/3至根尖1/3區(qū)域,右側上頜可見13、14、15、16根中至根尖區(qū)可見多個低密度陰影,牙槽骨未見明顯移行樣缺損,根尖區(qū)至上頜竇底約有1.0 cm健康骨質。 ②血、便常規(guī)及生化全項等化驗無明顯異常。
①口腔蠅蛆病;②慢性牙周炎;③牙列缺損。
①徹底清創(chuàng), 33、 34、 35牙周系統(tǒng)治療,余牙牙周條件差,建議分批次拔除,待病情穩(wěn)定后,擇期修復治療;②抗炎治療,嚴防顱內感染,取出蛆蟲送病理檢查。
局部消毒鋪巾,于14顎側及遠中,16近中牙周袋內取出活蛆蟲3 只,蟲體活動性良好,3%雙氧水及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牙周袋,局部涂布碘甘油。
圖 1 從牙周取出的3 只活蛆 圖 2 臨床照片 圖 3 曲面體層圖像
圖 4 CBCT水平位圖像
圖 5 CBCT矢狀位圖像
患者于7 月2~4日及6~7 日宿于野外,當地蚊蠅較多,清晨進食隔夜魚干等食物(食物是暴露于空氣中的),并有張口睡眠的習慣。由此推斷蠅卵可能寄生于隔夜魚干等食物中,進食時感染了蠅蛆,也可能患者張口睡眠時蠅卵直接進入口腔中,此病例的必要條件是患者患者有重度牙周病,蠅卵落入牙周袋內后,由于牙周袋的溫暖濕潤的條件適宜蟲卵的孵化及幼蟲的生長,經幾小時孵化出幼蟲,使患者在不知情下成為蠅蛆的寄生對象。當蠅蛆長大,活動時,患者即感覺腫脹和移行感,加之感染,即出現臨床主訴的反復腫痛及牙齒松動?;颊哐乐懿≡谙壡顒拥拇碳は驴焖龠M展,導致部分牙齒松動達到無法保留,失去了牙周炎的治療機會,以至于后期分批次拔除,影響了生活質量。 另外,患者深牙周袋未與上頜竇相通,亦無頭部及呼吸等系統(tǒng)不良癥狀及體征,便常規(guī)及血液化驗均正常,CBCT未發(fā)現蛆蟲移行至周圍其他臟器,故基本排除了其它臟器感染蠅蛆,確定此病例為口腔單發(fā)疾病,無其他明顯病患。
本病最好的療法是從受累區(qū)除去幼蟲。經治療后創(chuàng)口通常很快愈合。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口腔衛(wèi)生宣教,囑嚴格控制口腔衛(wèi)生,定期復查。
我國蠅蛆病多發(fā)生在眼部和周身皮下,口腔、耳、鼻、咽、泌尿生殖道和創(chuàng)傷潰瘍等部位最少[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類蠅蛆癥的發(fā)病已極為罕見。但此病例提示,在衛(wèi)生條件和個人習慣較差的農牧區(qū),仍有發(fā)病的可能。我國老年人大多牙周問題嚴重,因此老年人群尤其應該注重口腔的衛(wèi)生和健康[3]。蠅蛆病會破壞感染組織,影響器官功能,影響生活質量,因此要引起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的重視,對人畜有一定威脅,但該病防治并不復雜人和動物并發(fā)蠅蛆癥后經處理可很快痊愈,注意個人飲食和口腔衛(wèi)生對預防口腔蠅蛆病是必要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