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美嫻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漸強大,國際地位逐漸提高以及隨之而來的世界性地對漢語學習的熱潮,英語作為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曾一度遭到懷疑。但在這個全球日漸一體化,世界文化又高度融合的當代,英語真的只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科目嗎?學會英語只是為一種單純的目的嗎?本文將從課程的發(fā)展和價值取向為理論,論述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尤其是在基礎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關鍵詞】英語課程 課程價值 研究方向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98-02
語言,尤其是外語,被當作一門學科,并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點,其歷史是久遠的。中世紀時期,歐洲多數國家就已把拉丁語作為學校課程的一個科目之一了。到了近代,初等教育階段除宗教、算術、科學、自然等被納入基礎教育的范疇以外,語言也成為學生的必修課目之一(鐘啟泉,2003)。因此,語言的教育尤其歷史范疇和歷史意義,不可隨便取而代之。
然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國綜合國力的日漸強大,出現了一種世界性的對中國文化,包括其語言的空前高漲的熱情。因此,英語是否還作為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一塊自留地成為熱議的話題。人們以功利主義思想來看待世間萬物,認為任何事物不過“機巧之械”,是工具而已。對于英語的態(tài)度也是如此。的確,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彼此了解的紐帶,但絕不僅僅如此,而且絕不是“工具”。世界的高度一體,文化的空前融合,使得語言不光是“說”的工具,其背后的文化性才是巨大的支持,這才是語言存在的真正魅力——跨文化交際的鑰匙。
因此,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課程國際化階段(鐘啟泉,2003)。由于世界各國彼此的依存關系不斷加強,各個層面異同文化的接觸機會不斷擴大,各國都在課程改革計劃中瞄準了“培養(yǎng)能夠活躍于國際社會的,擁有國際信用與國際溝通能力的‘國際人”。首先,國際人應該具備的是一種國際溝通能力,這就要求他能夠自由地與來自其他文化的人交流。而交流的橋梁是語言。在當今世界,英語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流語言,因此,英語課程的開設是必須和必要的。其次,要活躍于國際社會,就需要一種國際精神,也就是一種對世界文化的了解和把握。文化是語言的襯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只有基于一定文化了解的溝通,才能達到在國際社會的文化交融中游刃有余。因此,英語課程必不可少,因為根據“國際理解教育”的前兩條指導原則——所有階段及形態(tài)的教育都應具有國際側面與世界性觀點,對所有民族及其文化、文明、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理解與尊重——文化、理解和溝通都被提上議事日程,而對文化的理解又離不開對其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劉旭東在其《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2002)中提出,課程的價值取向是隨著時代主題變化發(fā)展而發(fā)展的?,F在最大的時代主題就是全球一體化,因此,課程的開設和設計也應基于這一主調而展開和發(fā)散,而且英語課程的價值取向也應朝著這個方向來揮發(fā)和體現。正如上文所述,全球一體化不僅是各個獨立國家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更是各種文化的交流與交融,而對于文化的誤解甚或曲解,卻也是導致沖突,甚至戰(zhàn)爭的根源之一。因此,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互相包容和接受成為時代主旋律,而要了解一種相異文化對其語言的把握也是重中之重。
英語課程的開設不僅關系到是否符合時代主題,是否是國際理解教育的助推器,更關鍵的,它也是實現學校教育主旨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者是一種必要因子。戴伯韜認為學校課程不僅把各科教學內容和進程編成整個便于教學的體系,而且是培養(yǎng)什么人的一個藍圖(1981),課程不僅只是限定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技能及與之相應的學生活動,其外延已被擴充到“為人處事”的培養(yǎng)上來。Kneller也指出,“教育的一切主要問題,在實質上都是富于哲理性的問題,”而民族文化以哲學為集大成者,且哲學的基本對象是人,而課程是以人如何在學校這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朝著某種預期的目標順利成長為著眼點的,以培養(yǎng)人為己任。同樣也是在強調,課程是輔助學校教育“以人為本”,“育人為宗”的方針大計的。因此,課程中的科目自然也應朝著這個方向來規(guī)劃、設計和開展。
英語是不同于中文的一種語言,根據Sapir-Whorf 假設,語言可以左右思維。雖然該假設存在很多爭論,但語言與認知,或是語言與思維的確存在關系。因此,學習英語不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更多的是學習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而這也正是真正了解語言背后潛在的文化的重要含義。不僅如此,了解一門語言,把握一種文化,又是形成一種新的,不同于漢文化、儒漢哲學的新哲學。而在這個文化交融,世界一體的時代,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只靠一種哲學理念為支撐是不夠的。涉獵到一種異相哲學也是成為一個“國際人”的必要條件。
縱觀世界發(fā)展和教育宗旨,英語課程對于目前的中國來說是重要的、必要的和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