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長青
◆摘 要: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及即將到來的高考會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產生較大程度的負面影響,為更好的支持高中生在校內的生活,維護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學生,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班級管理活動中無疑存在現(xiàn)實意義,本文首先說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就如何行之有效的應用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策略探究。
◆關鍵詞:心理健康;班級管理;策略探究
一、引言
高中班主任具有校內監(jiān)護所屬學生的責任,這也就意味著,對于潛在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班主任有責任履行自身義務,排解學生心理障礙,塑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便于培養(yǎng)人格完善的、社會功能健全的、主體意識強烈的學生,這需要班主任在管理所屬高中學生時,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班級管理活動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處于心智不斷健全、成熟的階段,面對人生的分水嶺,對世界、自我、異性、社會、國家等的看法都在某種程度上發(fā)生著轉變,轉變的方向或好或壞,產生的結果,也可能會導致高中生存在心理障礙,持續(xù)惡化,不單單會影響到學生學業(yè),也極有可能造成高中生心理扭曲,并最終形成反社會人格或社會邊緣性人格,兩者都會給社會的和平穩(wěn)定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引導、及時解決,或者是以先期預防的形式,來輔助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準。
三、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需要教師把握日常管理、特殊管理、針對性管理,以更好的應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有效防護,以確保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不會產生較大的偏差。
1.增設團體活動
團體活動的進行,可以鍛煉高中生合作精神、競技精神,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外向性人格存在積極影響,一些娛樂性的團體活動,可以緩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能放松高中生緊繃的神經,可以采取的舉措主要是:首先,可以以一節(jié)體育課作為高中生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獎勵,一方面,可以激勵高中生更加勤奮學習,另一方面,以體育課的形式,還可以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相互了解,促使班級內學生都能融入到課堂當中,其次,也可以以放映課的形式,為學生播放勵志電影,讓學生感同身受的同時,又能起到思想放松的作用,同時,學生為取得電影放映的獎勵而共同努力,對于學生來說,也能品嘗到協(xié)同合作的果實。
2.開設思想課程
思想課程具有較高的針對性,教師可以以班級內不良風氣為引子,以思想課的形式,為學生進行有主題的道德教育,由于高中生對一些人生哲理早已耳熟能詳,因而,對學生來說,啟發(fā)式、暗示性的道德教育要比目的單純的道德教育,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例如,在教導學生百折不撓時,可以以作文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寫作,在此之前,教師可以將有關的名言警句、名人故事講述給學生。
3.注重品德塑造
健全性人格應當具備哪些品質,往往很難是對其進行定論,作為班主任,以自身思維觀念出發(fā),來限制學生個性,促使其養(yǎng)成既定的模板性品質,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很難稱得上是健全性人格,在對學生進行品德塑造時,應當注重學生健全性人格培養(yǎng),不單單要教會學生大是大非的道理,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促使學生自主健全自我人格。
(二)特殊管理
特殊管理是在特定情況下展開特別的心理健康教育。比方說,對于剛剛步入高一的學生而言,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當集中在目標性、計劃性、韌性等方面,這是因為高一學生剛剛經歷了中考,在學業(yè)上可能會產生松懈情緒,對于此,學生需要重新設置目標,根據(jù)可行性目標,編制學習計劃為了能更好的堅持下去,對于他們來說,還需要一定程度的韌性。而對于高三學生,由于高考在即,教師應當集中在心態(tài)、專注、認真等方面上,長期以來,高考作為人生分水嶺的觀念,在社會中顯得根深蒂固,這很容易讓高三學生產生焦躁,為了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考試,還需要教師在專注、認真方面做好思想健康教育。不同階段不同的教育方案,一方面,可以讓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于學生學習活動,而非單一獨立的課程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讓心理健康教育貼合高中生的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予以擴大化。
(三)針對性管理
針對性管理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個別人,例如班級內沉默寡言、孤僻、邊緣性學生,要盡可能的對此類學生予以輔助,可以通過心理咨詢、談心等方式,來為此類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該種方法可以及時應對班級內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具有較好的針對性效果,也能及早的消除班級中的不確定因素,促使班級內的學生更加團結、穩(wěn)定。針對性管理有利于教師對班級內學生具備較為深入的了解,對學生心理狀況的把握,可以通過成績下滑程度、課堂活躍程度等來綜合判定,這對教師來說,雖然增加了較多的教學負擔,但這或許會極大左右學生的未來格局。
四、總結
對于高中生來說,心理健康正面臨著分水嶺,對于這個階段的高中生的來說,教師的前人經驗,無疑能為學生解決諸多人生的困惑,從教師的職業(yè)責任來看,班主任也有責任捍衛(wèi)學生的心理健康,具體應用時,教師可以從日常管理、特殊管理、針對性管理三方面,來健全和完善學生心理健康,并積極預控諸多造成學生心理偏差的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劉彬.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5(2):183-183.
[2]邵貴元.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9).
[3]陸文賢.初探寄宿制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