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艷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重要課程,而語文學習中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這兩項能力的提高將會極大地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且對整體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多年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來看,“聽”和“說”的能力培養(yǎng)相對受到忽視,如何利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這兩項能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議題。
關(guān)鍵詞:聽說訓練;多角度;教學模式
傾聽、表達和交流是口語的三大能力,也是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F(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人類的交際活動也越來越活躍,近年來用聲音、視頻來傳播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聽”成為生活中獲取信息的重要部分,對學生來說,在教學中學會“聽”語文顯得尤為迫切。先會“聽”,再會“說”,二者都要訓練并有機集合。
一、聽力、說話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其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的語文教學中聽力和說話的訓練方式陳舊,機械式聽寫的教學訓練方式依然普遍存在。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人,大多數(shù)教學更多注重的是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學生“聽”和“說”的能力往往被忽視。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其中,聽力訓練相對來說是最少的,很多學生對教師講課都是聽不進、聽不全、聽不懂,更有甚者左耳進右耳出。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略是長久以來教師的認知偏差造成的,教師沒能很好地認識到聽力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所以就忽視了它的作用。在長期教學中,通過實踐對比,教師能夠非常容易認識到加強聽力訓練的好處及其重要作用。此外,很多中職學生畢業(yè)以后就直接走入社會,參加工作,到單位后,溝通交流的能力就尤為重要了。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意識到學生學會聽的重要性,而且是先學會聽,才能更好地學會說,聽的好處總結(jié)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聽”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感
語感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水平。語感,是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基礎(chǔ),培養(yǎng)并獲得語感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聽”是提高學生說與寫能力的有效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學習的最直接動力?!奥牎笨梢院芎玫貑酒饘W生的感知和聯(lián)想。通過聽語音中語句間的音韻、語調(diào)和節(jié)奏的變化可以讓學生感知到不同語境中語氣情感的變化,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的畫面,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個個畫面生動浮現(xiàn),讓學生的語感得到鍛煉和強化。
(二)“聽”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悟理解能力
“聽”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章語句間的韻律和節(jié)奏,甚至提高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對語文學習的感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聽和多讀經(jīng)典文章,這是一種模仿學習,學生只有“聽”后才能更好地將文章的情感表達清楚,同時在聽和讀中對文章字詞的使用、句型的使用、字詞的搭配和語言的風格運用更加了解和嫻熟,為良好的語感打下基礎(chǔ)。學生前期可能是模仿般復述,通過多練習熟能生巧以后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三)“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聽力在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有的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由于在“聽”上無法抓到老師講課語句中的重點,就會出現(xiàn)思維上的“頓點”,容易出現(xiàn)“開小差”的現(xiàn)象?!奥牎辈皇且环N孤立的能力,而是需要用心記憶,用腦思考。會聽的學生在學習上往往事半功倍,因為他們會聽課,能把握到更多有用的重點信息,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聽力能力是一種集記憶、理解、判斷等多項能力于一體的綜合能力,通過訓練能使學生更迅速有效地獲取語句中的有用信息,也能達到鍛煉學生記憶、理解、判斷等能力的目的。
二、創(chuàng)新模式開展聽力、說話訓練的方法
中職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多年的語文,有一定的知識基礎(chǔ),筆者根據(jù)中職學生現(xiàn)階段的能力水平、心理特征等特點,創(chuàng)新出以下幾種訓練方法,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聽說能力。
(一)游戲式訓練
中職學生相較于其他高中生,學習自制力較弱,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耐心有限、注意力分散,甚至有些學生會偷玩手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游戲二字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感興趣的,由此出發(fā),筆者在語文聽力訓練中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比如,設計限定時間內(nèi)復述成語的游戲,組織班內(nèi)學生分小組競賽,大家搶答。教師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讀5~6個近期學到的成語,給學生10秒的記憶時間,然后讓學生搶答復述。又如,設計聽字成語接龍游戲。邀請數(shù)名學生同時參與游戲,教師先給出第一個字,要求在5秒鐘的時間內(nèi)讓第一名學生說出首字是該字的成語,然后下一名學生也必須在5秒內(nèi)用上一成語的尾字說出新成語,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不成的就淘汰,堅持到最后的學生勝利。這種利用簡短時間的游戲?qū)W習式,既能讓學生復習所學知識,也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在玩中學和在學中玩是最輕松的一種學習模式。
(二)文藝賞析式訓練
教師可以組織聽故事、聽詩歌、聽評書等文藝欣賞活動,并設計聽后點評、復述等活動,讓學生在陶冶文學情操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聽力。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單田芳先生就有許多評書適合學生聽,如《花木蘭》《水滸傳》等,這些評書內(nèi)容精彩,語言生動,活潑幽默,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帶著一些問題去聽,并注意從評書中尋找答案。
(三)情境式訓練
讓學生聽一個故事或一篇文章,并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感進行復述和表演,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聽覺的專注力。例如,教師在講解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聽課文的朗讀錄音,整體感知,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文中說的靈動的大自然中,傍晚時分山靜鳥倦飛的場景,歸途中所看到的一切是讓人留戀的,在這種情緒下,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急切“歸去”的心情。在聆聽課文朗讀時,朗讀者會利用抑揚頓挫來強調(diào)語句中的情感,只有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聽,學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又如,教師可以篩選如《林黛玉進賈府》這類故事性和畫面感比較強的文章讓學生聽朗誦,聽完以后可以讓學生先復述所聽內(nèi)容,然后讓大家分組分工,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來表演,最后教師再對表演進行點評,點評學生的臺詞說得是否準確,細節(jié)動作是否到位,中心思想是否有效地在表演中展現(xiàn)出來。這種訓練模式很自然地就使整個課堂營造出了一種輕松的氛圍,同時又能讓學生喜歡上這種學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說話能力、理解能力。
(四)聽廣播式訓練
早上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段,而青少年階段也正是學生記憶與模仿的黃金時期,在記憶力最佳的時段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更有利于語感的培養(yǎng)。以往早讀處處都是朗朗讀書聲,長期機械化的朗讀難免會使學生產(chǎn)生疲倦,教師偶爾可以讓他們放松一下,在早讀課的時候讓他們安靜地聽聽廣播。聽廣播并不落伍,反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信息獲取方式之一,而聽廣播不只是聽音識字,還包含聽字詞的正確發(fā)音、豐富的詞匯和詞組、有趣的語句以及社會新聞、熱點文化等綜合信息,這些都十分容易“抓住”學生的耳朵,對學生聽力能力的全面提高有顯著作用。但廣播不是隨意地讓學生聽完就過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廣播中提到的一些熱點新聞進行點評或討論,甚至持不同觀點者還可以展開辯論,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和辯證能力。例如:假期過后會有很多高速路上堵車的新聞,筆者就曾組織學生以“是否贊成高速公路節(jié)假日免費”為辯題展開辯論,這種貼近生活的辯題大大提高了他們參與辯論的興趣,在辯論中又鍛煉了他們的口才和邏輯思維能力。
(五)聽歌背誦式訓練
通過多讀來強化記憶是傳統(tǒng)教學經(jīng)常采用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端是容易讓人產(chǎn)生疲倦,并且記憶的有效時間不長。但聽歌、唱歌就不一樣了,很多人小時候?qū)W會唱的歌曲,長大以后依舊能牢牢地記在腦海里。在語文學習中,背誦古詩詞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現(xiàn)如今很多古詩詞都被譜寫成了流行歌曲,優(yōu)美動聽。如《月滿西樓》《但愿人長久》(改編自水調(diào)歌頭)《虞美人》《在水一方》等。讓學生多聽幾遍這些歌曲,他們就能很快地記下歌詞,進而就能背誦整首詩詞了。
三、結(jié)語
聽力是一個人辨識力、理解力、意象思維力等多種能力綜合而成的能力。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聽力是擺在第一位的,然后就是說的能力,二者聯(lián)系緊密,就像一名嬰兒來到世界上也是先會聽才學會說。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會聽”和“會說”的作用日益凸顯,益處顯而易見,由此可看出“聽說”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及時轉(zhuǎn)變長期以來不重視聽力訓練的觀念,重新為自己的教學結(jié)構(gòu)和安排把脈診療?!奥牎迸c“說”“讀”“寫”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他們之間相互影響,對學生學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套馬車”應齊頭并進。所以,我們也應注意到即使在注重聽力訓練以后,也不能進行孤立的訓練,而應與其他各項能力相輔相成、有效銜接。教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聽說”訓練,更要創(chuàng)新各種教學模式,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聽說訓練,進而充分發(fā)揮二者優(yōu)勢,促進學生其他能力的提高,最后實現(xiàn)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目標。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學好語文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而且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也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只有打好語文基礎(chǔ),才能循序漸進地學好其他課程。
參考文獻:
[1]柴西琴.淺談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學科教育,20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