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江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程學習中,教師應多指引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多與小學生進行溝通與探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語文課堂的實踐,從而解決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明確小學生的價值取向,為小學生今后的成長打下牢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價值觀; 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著語文教學自身的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語文學習能力高低,能夠決定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如果最基本的字都不認識,就更不要提在其他事情中的能力了。因此,可以說語文知識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知識。然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五年級,是一個上坡的過程,語文知識都是從一點一滴的的積累開始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價值觀的培養(yǎng)研究,應該建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同階段,不同的標準實現(xiàn)不同的價值觀。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學科,是人們交流的工具,也是查閱資料的工具,更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理論的支撐,由此可見,語文知識的學習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學的學科。語文知識作為我們的母語,因而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價值觀進行分析。
一、明確價值觀,打破以往教學理念
近幾年來,我國在不斷的實行教育革新與改革,我國的教育改革的目標從應試教育轉為素質(zhì)教育,特別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與人生價值觀培養(yǎng)成為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從如今的形式看還是相對于不容易的。
(一)教學中過于重視考試。小學語文的教學宗旨是讓學生掌握語文中的文字使用,以及能夠使語文知識化作工具,運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從而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然而,在語文教學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師還是比較著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讓學生反復的背誦語文知識中的課文與詩詞,孰不知這種方式的教學已經(jīng)脫離了教學的目標。
(二)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一直以來,以教師為語文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了教學中的習慣,如今,教學中倡導以學生為語文課堂的主體觀念,依然存在教師加強思想的弊端。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是把語文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講解給學生,在講解的同時總是按部就班并且還夾雜著教師的個人思想一并傳授給學生。然而,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學生都是個體,每一個學生的想法與領悟知識是不相同的,學生不能夠全部都接受教師的傳授宗旨,這時候,有一些教師就會出現(xiàn)反感的情緒,不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不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并且誤導學生的價值觀念。
(三)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小學生正處在天真爛漫時期,心靈上都是很脆弱的。小學生小小年紀就獨立面對著以前從未接觸的語文知識,面對語文教學知識出現(xiàn)學習困難時,難免會有心急、焦躁的情緒,這時候教師不應該去責備學生,應該了解學生的情緒與狀況,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與關懷,使小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善美,從而能夠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樹立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明確價值觀念,從小學生出發(fā)。語文教學中兩個最重要的主體分別是教師與學生,他們存在是缺一不可的。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起到輔助小學生學習作用,小學生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應該占有主體地位。因此,應注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需求,以積極的層面來指導小學生,使小學生能夠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體系。小學生正處在啟蒙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習語文知識不僅只停在語文文字層面上,也應該讓小學生掌握一些語文核心知識,這樣可以使小學生在思維邏輯能力方面與知識認知方面得到發(fā)展。
(二)明確價值觀念,從語文課程做起。語文教學課堂是教學的場所,也是語文教學價值的形勢所在。通過運用語文教學課本,選出合理的語文教學素材,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正處在玩性大的時期,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身行為,這就需要學校教師給予小學生極大的幫助。小學生在最初,對于教學課堂都充滿著好奇與探索,教師應合理的運用小學生這些特點,來帶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質(zhì),讓學生了解語文知識是充滿奧秘的,讓小學生去探索,從而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樹立小學生的良好價值觀念。在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教學中,都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主能力,并能夠深入的發(fā)掘隱藏在語文課文中的潛在價值與樂趣,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因此,教師應合理的安排語文教學中的教材,做到難易適中,從而引導小學生自主的去學習語文知識。
(三)明確價值觀念,跟上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如今,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fā)展,人類也隨之在不斷的進步。然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只有語文教學在不斷的進步,才能夠獲取語文教學中的精華去除語文教學中的糟粕。結合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以及不同的價值觀取向,應用到實際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不能與社會的發(fā)展脫節(jié),語文知識來源于社會,并且應該回歸于社會中去,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學生如果能夠在書本中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便會成為學生在今后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教師不應把語文教學只停留在語文課本中,教師應該多結合實際生活去進行語文教學,從而能夠進一步引導小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在當代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一些小學生出現(xiàn)沉迷于網(wǎng)絡,經(jīng)常與父母發(fā)生矛盾,這種社會形式值得人們?nèi)ド钏迹缃袢藗兊慕?jīng)濟水平上去了,反而道德素質(zhì)卻底下了。
[參考文獻]
[1]王文營.基于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葉圣陶語文教育價值的恒定性訴求[J]. 臨沂大學學報,2017(04):119-126.
[2]茍春梅.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研究[J]. 亞太教育,2016(20):205.
[3]趙小彥.淺談語文教學與價值觀念[J]. 中國校外教育,2014(07):35.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襄南教育學區(qū),甘肅定西? 74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