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會平
【摘要】聽、說、讀、寫,是貫穿語文學科的四個基礎步驟,聽說的階段主要培養(yǎng)學生識字表達,讀就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綜合與擴充積累,最后一步達到輸出的過程,閱讀的使命在于承上啟下,不僅有利于語文整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不僅僅體現(xiàn)在語文學科,無論哪一學科要想獲取知識,都離不開閱讀這一基礎能力。所以說閱讀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家學習的速度與效率,怎樣才能有效培養(yǎng)提升大家的閱讀能力?筆者,通過實踐經驗總結閱讀的意義價值,探討一些閱讀技巧與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習慣 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73-01
在新課改理念融入教學的今天,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對于初中語文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閱讀的重要性與價值不可忽視,不僅是在學生時代,就算步入社會生活工作中,也不會缺少各式各樣的閱讀,所以說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是我們培養(yǎng)的重點,如何進行高效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閱讀可謂是沒有局限性的,但我們一定要給學生確定好方向與目標,進行全方位的引導,具備層次、角度不同的切入點,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讓閱讀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與作用。
一、閱讀要有明確的目的
實踐教學中,我們作為引導者首先要明確教學理念,以學生為閱讀主體,打破傳統(tǒng)觀念,讓主體閱讀思考后能得到實質性積累。我們應該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價值與意義,并且引導大家進行有選擇的價值閱讀,切莫盲目閱讀,讓閱讀有明確的目的與意義。通過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啟發(fā),讓大家能夠自行確定閱讀的方向,能夠根據內容、形式、風格、對象,有自我的定位與側重。
舉例:選擇科技類文獻讀物時,大家不僅可以獲得許多科學知識,同時還能夠形成想象力與探索欲。選擇情感類的讀物時,大家可以得到作者想表達的豐富情感,引起共鳴和自我感受心境上的思考。
所以說,我們需要讓大家具備這種明確的閱讀目標,是帶著目的去閱讀的,保證在每一次閱讀中都會有新的感受和思考,讓閱讀更有價值與意義。
二、閱讀的技巧
我們在讓大家確定了閱讀目標后,還應該讓大家掌握閱讀技巧與不同的方法,除了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外,還應該讓大家閱讀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閱讀技巧。在閱讀之前,我們要讓大家初步分析和了解作品的不同特點,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總結方法與規(guī)律,由簡到精、由淺入深。
例如:在閱讀“說明文”類型的文章時,就應該了解說明文的特點,能夠認知文章傾向說明事物特點、闡明事理,并說明解釋。簡讀文本,粗略理清說明的順序,而后精讀,尋找說明對象的特點。在閱讀過程中,學習表述事物特征的方法,總結文本特點。就拿小說來講,故事情節(jié)曲折,描寫更為生動形象,對于中學生來說最具吸引力,從背景環(huán)境到人物心理,都能夠給予讀者無限遐想,讓大家能夠分析不同的描寫手段及語言運用。將記敘文進行全面性剖析,時間、地點人物配合主體起因、經過、結果,借助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記敘整個事件,通過作者主觀情感的融入,表達和映襯所想的主旨。相比之下,散文更注重可以加入主觀聯(lián)想和思考。而議論文重在論點尋找,分析作者如何來通過一系列證據,論證自己的觀點的。
若是能讓大家對幾種常見文體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清晰閱讀技巧,能夠深入解讀文本,長此以往,自然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量化閱讀積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課堂閱讀的習慣,還應該在課后引導大家進行量化閱讀。摘抄是積累文學素養(yǎng)的一種高效的方式,所以說我們應該強化大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素材的積累,持之以恒地摘抄拓寬大家的知識面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閱讀效率。二者,我們還應該強化學生閱讀過程中做筆記的習慣,積累閱讀收獲,從教材開始練習,讓大家堅持寫心得寫評價,在積累量化的同時,更好的理解本文,讓閱讀更具備實效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對大家記憶力的強化鍛煉,大大提升書面表達技巧,讓大家能夠在寫作時,有的可寫學以致用。
四、閱讀后的反思價值
我們除了要讓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掌握知識,掌握閱讀不同類型文本的技巧外,還要讓大家學會反思,吸收他人優(yōu)勢,改正自我缺陷的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有思考的閱讀,才更具備學習的價值。在強調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當下,并不是形式上的自主,而應該讓大家能夠具備自我感悟、感知、領悟到知識的真諦,能夠推動自主的發(fā)展。
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注重知識的灌輸?shù)慕虒W現(xiàn)狀,與大家一起融入閱讀氛圍,共同分享閱讀感受,相互交流探討,引導大家學會自我思考,培養(yǎng)大家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告別機械的接受式認知,開啟自我思維模式,讓閱讀更具價值。
參考文獻:
[1]錢敏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J].課外語文.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