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更是一種心靈與心靈之間相互激蕩的工具,也是一種更高級的交流方式。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以及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習音樂課程進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加強在音樂課堂之上師生互動的框架思路構建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并相應舉出了實例,以期提高音樂課堂質量和效率,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框架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意義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課程之一。加強師生互動有利于增進師生間的友誼,調動學生積極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如果音樂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理不睬,會打擊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最嚴重的情況是使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質疑能力受到傷害,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此外,音樂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不能死記硬背,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恰當地掌握歌唱音律節(jié)奏。必要的師生互動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掌握程度,從而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學生也能夠加深對所學音樂知識的印象,最終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框架構建
(一)設置問題,引導思考
教師設置與音樂課程相關的專業(yè)問題,是師生最直接的互動方式之一,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的教學調整。所以,問題的設置需要具有針對性,根據實際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方向,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總結階段用提問的方式給學生帶來提示,使學生知道這節(jié)課程當中的重點知識。
例如,在講授《上學歌》這節(jié)課程時,音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喜歡音樂課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答到“喜歡”,教師繼續(xù)追問:“那大家喜歡上學嗎?”學生一定會繼續(xù)給予肯定的答復,有的學生還會給出原因,比如,喜歡上音樂課能夠學習到新知識、交到不同的朋友等,在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給出本節(jié)課程的主題,學習《上學歌》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出這首歌曲,播放完之后,教師提出新的問題:“各位同學,大家還記得入學第一天的事情嗎?是不是和歌曲當中描述的情況相同?”在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之后,形成了熱烈的討論氛圍和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在一系列的師生互動之后,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思考能力,教師可以更順利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二)組織活動,互動探究
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當中,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能完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教師精力有限,不能兼顧好每個學生,再加上小學生比較調皮活潑,教師已經將大部分精力放到了授課之上,沒有多余精力管理課堂,不妨讓學生之間也加強互動交流,扮演好引導者和指揮者的角色,調動全班學生在教師的統一指揮引導下共同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這種模式符合新課標對音樂課程教學的要求。
例如,在學習《春天來了》這節(jié)課程時,可以結合與春天有關的知識加強互動。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播放完《春曉》《嘀哩嘀哩》等歌曲后,引導學生共同演唱,然后教師公布這節(jié)課程的主題《春天動物演唱會》,要求學生扮演歌曲當中提到的動物并作出相應的動作來表達歌詞內容,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討論,如何表演才能做到最好,最能與歌曲當中的動物與春天的情景融合,最后傳神地演唱出來。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方式的引導學生感悟春天的到來,帶領學生走進歌曲描繪的情景當中,從而在歌唱春天的同時感受到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三)鼓勵評價,自主學習
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學好這門課程的起始階段,而音樂教師對學生始終保持鼓勵和贊揚是學生能夠持續(xù)學習音樂的關鍵。在師生互動當中,不斷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和支持,對于他們樹立起學習音樂的信心和決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音樂教師在不經意間的一兩句鼓勵的話語,就可能在學生幼小的心靈當中埋下一顆以學習音樂為夢想的種子。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積極的言語鼓勵,可以使學生更加充滿信心地學習好音樂課程。
例如,在教授《閃閃的紅星》這節(jié)音樂課時,難免有的同學不能完全掌握好這首歌曲的音律音節(jié),教師這時不能急于訓斥、批評這些同學,應該帶領他們和班上的同學集體多次合唱,從而使這部分同學找準正確的音調,跟上音樂教學的進程。同時,在唱歌之余,教師可以結合這首歌曲讓學生說出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識或者是對這首歌曲的了解,一些歌曲唱得不是很好的學生,竟然可以回答出星座、解放戰(zhàn)爭等和這首歌曲相關的知識,教師此時應該鼓勵學生,使他們感受到這首歌曲的魅力,從此熱愛上音樂,專心地繼續(xù)學習下去。可見,鼓勵的力量催人奮進,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潛力,特別是對于那些音樂天賦較差或者提不起興趣學習音樂的學生,更是需要積極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告訴他們“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不僅僅是音樂課程,其他學科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樣帶有積極性的評價就會使學生感受到被關注、被重視,為學習好音樂課程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科學引導,提升效率
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轉化能力較弱,老師只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和學生互動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并且及時進行課堂中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的調整,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欣賞《動物狂歡節(jié)》中表現大象的這段音樂時,我在教學時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課堂問題:同學們,這段音樂描寫的是什么動物呢?學生聽后,有的認為是獅子,有的認為是老虎,有的認為是熊貓。初聽,學生的這種感覺都是正確的,如果教師非得說只有大象才是對的那就不對了。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現個人的情緒。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音樂課堂上,加強師生互動是必須要采用的教學方式,但并不是隨意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需要在按照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下,開展有針對性的溝通,既要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懷和期望,又能將音樂課程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又能培育學生奮發(fā)向上、積極思考的綜合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應亦許.和諧氣氛歡樂課堂——探討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實施策略[J].北方音樂,2017,37(18):192.
[2]黃永嫻.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A].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論文集卷三——熱點討論[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8(2).
[3]張沂.注重感官體驗? 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例談“三大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9(Z1):59-62.
[4]曲佳波.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課堂行為的轉變[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09(2).
[5]姚妍琴.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課堂行為轉變之我見[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7).
作者簡介:史曉玲(1972—),女,漢族,甘肅省平涼市,大專,研究方向:小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