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巖,王長亮,李雙雙
(1.中國刑警學院遼寧沈陽 110035;2.上海市刑事科學技術(shù)研究院上海 200083;3.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
在文件檢驗鑒定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書寫人出于某種目的,有意隱蔽自己的書寫習慣,但在書寫過程中又要表現(xiàn)得貌似正常,書寫人若想改變自己的筆跡,放慢或加快書寫速度是一種比較可行而又不易引起在場人懷疑的方法,如檢材書寫速度較慢、連筆少,其樣本書寫速度較快,連筆多,會導致多種筆跡特征發(fā)生變化。
雖然書寫速度變化會使筆跡特征發(fā)生一定的改變,但有些特征是易變的,有些特征是不易變的,我們應積極探索尋找這些不易變的特征,準確區(qū)分哪些是同一人因速度不同造成的非本質(zhì)差異,哪些是不同人的本質(zhì)差異。因此,深入細致地研究速度變化筆跡的規(guī)律性特征,對于整個筆跡檢驗學科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一般的筆跡案件通過上述方法獲取的二維筆跡信息即可得出鑒定意見。但近年來,民事、經(jīng)濟案件呈上升趨勢,以往案件中常見的手寫的恐嚇信、誹謗信、敲詐信等筆跡檢驗的檢材,現(xiàn)在多以打印或剪切粘貼的形式呈現(xiàn),人們只有在不得不手寫的地方采用手寫,如借條、欠條,這類筆跡多涉及簽名、日期、數(shù)據(jù)等,因其字數(shù)少,反映的筆跡信息有限,有時很難準確識別鑒定,需要探索深層筆跡信息,幫助我們發(fā)掘更多足以支撐準確鑒定意見的特征依據(jù),筆跡三維信息就是一類很好的筆跡特征。
中國刑警學院于2013年研發(fā)了筆跡三維信息提取分析儀,該儀器具有對筆跡三維信息采集、運算、處理、對比和分析的功能,能夠從筆跡壓痕的形態(tài)和深度變化展示筆跡三維信息。本論文主要利用該儀器以下四項功能進行書寫壓力的量化研究。
筆跡三維信息提取分析儀,臺式電腦,0.5mm黑色彈頭式中性筆,A4復印紙。
設計樣本字,確定擬研究對象,需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被確定的漢字應是常用漢字,具有較高的使用率、涉案率;第二,通過相對少的漢字映射相對多的筆力特征。漢字所涉及的筆畫主要包括橫、豎、撇、捺、點、提、鉤、挑八大基本筆畫,筆者所選漢字最大限度概括這八大基本筆畫,并結(jié)合鑒定實踐,選取了案件中經(jīng)常遇到的漢字及阿拉伯數(shù)字,經(jīng)有機組合,將15個單字及6個阿拉伯數(shù)字設計成收條形式(見圖1)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材料。
圖1 實驗材料的內(nèi)容
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設計樣本字時,筆者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書寫人書寫“九萬元整”時,“整”字出現(xiàn)三種寫法,即規(guī)范寫法“整”、簡化寫法“正”以及異體寫法“”,且三者出現(xiàn)率均較高,因這三種寫法均有“正”部,為確保研究單字的一致性,筆者將“整”字統(tǒng)一規(guī)定為“正”字。
在實際鑒定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書寫人出于某種目的,有意隱蔽自己的書寫習慣,但在書寫過程中又要表現(xiàn)得貌似正常,書寫人若想改變自己的筆跡,放慢或加快書寫速度是一種比較可行而又不易引起在場人懷疑的方法,如檢材書寫速度較慢、連筆少,其樣本書寫速度較快,連筆多,會導致多種筆跡特征發(fā)生變化。因此本論文所指的不同速度筆跡,是根據(jù)書寫人主客觀要求,在正常書寫速度的基礎上放慢或加快書寫速度,字體類似楷書的為慢速筆跡、字體類似行草書的為快速筆跡。
本實驗邀請了30位中國刑警學院在校生(年齡介于18歲至28歲之間)參與實驗樣本的制作,將書寫人依次編號為1—30。表1是書寫人1為例,進行樣本制作。
表1 樣本制作
樣本采用“Vi-W-N”形式標記,V表示速度(即慢速S、中速M、快速Q(mào)),i=1、2、3、4、5,分別指書寫人所寫的“元”“年”“正”“月”“日”等字,W(W=1、2、3、……、30)為30 位書寫人的編號,N=1、2、3、……、30,是每位書寫人以某一種書寫速度所寫的30份樣本筆跡的編號?!癡i-W-N”表示書寫人W以書寫速度V書寫的第N份樣本筆跡中的i字,如書寫人2以慢速書寫的第三份樣本筆跡中“元”字,即標記為S1-2-3。
筆跡三維信息提取分析儀具有壓痕彩色圖顯、壓痕深度曲線、壓痕深度曲線對比、記錄壓痕深度信息的具體功能,利用該功能分析速度變化筆跡三維信息。
表2是三位書寫人慢速書寫的“元”字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由表格中圖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每位書寫人慢寫的“元”字壓痕顏色深淺幾乎不變;第二,書寫人2書寫的“元”字壓痕顏色均比書寫人6深,說明書寫人2的筆力較重;第三,書寫人1、書寫人2慢寫的“元”字,其收筆處有深藍色點狀物(見紅色箭頭所指處),說明此處收筆時有頓壓動作。
表2 慢速筆跡中“元”字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
通過分析30位書寫人慢速筆跡的壓痕彩色圖顯,我們可發(fā)現(xiàn):第一,同一人多次慢寫時,壓痕顏色深淺變化基本一致,反映同一人穩(wěn)定的筆力習慣;第二,每份慢速筆跡的單字壓痕顏色深淺變化相近,書寫壓力基本處于持續(xù)平穩(wěn)、均勻的狀態(tài);第三,30位書寫人慢速筆跡的壓痕顏色深淺不一,有的人壓痕顏色偏深,有的壓痕顏色偏淺,反映不同書寫人慢速筆跡書寫壓力的大小不同。
圖2為從書寫人1慢速筆跡中選出的“元”字壓痕深度曲線圖,由圖可發(fā)現(xiàn):第一,“元”字的壓痕深度曲線整體走勢平穩(wěn),波峰與波谷差值??;第二,單個筆畫壓痕深度曲線的起伏變化平緩,壓痕深度的大小變化均勻有序,“元”字橫筆的壓痕深度曲線走勢均是起筆壓痕深度值小,而后變大,再呈錯落有致的高低變化,在收筆時壓痕深度值均變大,反映書寫人1慢寫橫筆時起筆筆力輕、運筆筆力重、收筆有頓壓動作的特點;第三,“元”字第四筆在豎彎轉(zhuǎn)折處壓痕深度值變小,在彎鉤轉(zhuǎn)折處壓痕深度值變大,反映書寫人慢寫“”時,在豎彎轉(zhuǎn)折處減輕筆力,在彎鉤轉(zhuǎn)折處加重筆力的特點。
圖2 樣本S1-1-6中“元”字壓痕深度曲線
總結(jié)30位書寫人的壓痕深度曲線圖,可得到以下規(guī)律:第一,每位書寫人慢寫的30份樣本筆跡,壓痕深度曲線走勢基本一致,反映同一人穩(wěn)定的筆力習慣;第二,多數(shù)書寫人慢速筆跡壓痕深度曲線走勢平穩(wěn),波峰與波谷差值小,反映慢速筆跡筆力平穩(wěn)、均勻的特點。
表3 30位書寫人慢速筆跡壓痕深度信息統(tǒng)計
表3是30位書寫人慢速筆跡壓痕深度信息,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30位書寫人慢速筆跡的壓痕深度值的方差在0.000126~0.000264之間,說明不同書寫人慢寫時,筆力輕重變化的程度不同,但總體較小;第二,壓痕深度平均值在-0.02343mm~-0.04346mm之間,相差較大,說明不同書寫人慢速筆跡書寫壓力的大小不一。這些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上述壓痕彩色圖顯及壓痕曲線圖分析所得的結(jié)論,即慢速筆跡筆力變化平緩均勻。
筆者以三位書寫人在理想條件下正常書寫的樣本筆跡中“元”字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為例(見表4),細致分析中速筆跡的壓痕彩色圖顯特征。由表格中圖片可知:第一,同一人書寫的單字相同筆畫,其壓痕顏色深淺變化近乎一致,如樣本M1-2-12中“元”字第一筆,橫筆收筆時均有深藍色點狀物,反映書寫人2書寫橫筆時頓壓收筆的特點;第二,書寫人1、書寫人2所寫的“元”字壓痕深度顏色比書寫人6淺,說明書寫人6中速筆跡筆力稍重。
表4 中速筆跡中“元”、“年”字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
通過對30位書寫人正常書寫的樣本筆跡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逐一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同一人多次正常書寫的筆跡,其壓痕顏色深淺變化基本一致;第二,在正常書寫過程中,有的人書寫速度偏快,筆畫形態(tài)發(fā)生明顯變化,有的人書寫速度偏慢,筆畫形態(tài)基本不變,這些筆跡的單字筆畫壓痕顏色均深淺不一,反映筆力變化的普遍性。
圖3為從書寫人1中速筆跡中選出的“元”字的壓痕深度曲線圖。由圖可發(fā)現(xiàn):在“元”字第一、二筆的二分之一處,壓痕顏色驟然加深(見紅色箭頭所指處),在曲線圖上可看到這兩個筆畫的波谷出現(xiàn)在中間位置。
圖3 樣本M1-1-11中“元”字壓痕深度曲線
通過對30位書寫人正常書寫的樣本筆跡的壓痕深度曲線圖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同一人多次書寫的相同字或筆畫的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其壓痕深度曲線走勢基本一致,反映同一人筆力習慣的穩(wěn)定性;第二,不同人中速筆跡的壓痕深度曲線走勢不同,壓痕深度值的大小變化存在差異,反映不同人筆力習慣的特殊性。
表5 30位書寫人中速筆跡中壓痕深度信息統(tǒng)計
通過對30 位書寫人中速筆跡壓痕深度信息(如表5 所示)的統(tǒng)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規(guī)律:第一,30位書寫人中速筆跡的壓痕深度平均值在-0.02388mm~-0.03962mm之間,說明不同書寫人正常筆跡書寫壓力大小不一;第二,壓痕深度值的方差在0.000159~0.000299之間,說明不同書寫人中速筆跡筆力輕重變化有差異,分析原因是有的人正常書寫速度偏快,運筆形態(tài)變化明顯,筆力輕重變化顯著,有的人正常書寫速度偏慢,筆力變化較平緩。
表6是從三位書寫人快速筆跡中選出的“元”字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由表格中圖片可以發(fā)現(xiàn):筆畫與筆畫之間存在壓痕顏色深淺驟變的現(xiàn)象,如Q1-1-12中“元”字第二筆、第三筆連接轉(zhuǎn)折處有明顯的深藍色點狀物。
表6 快速筆跡中“元”“年”字的原圖及壓痕彩色圖顯
通過對30 位書寫人快速筆跡的壓痕彩色圖顯逐一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同一人多次快寫的筆跡中,單字及筆畫均存在壓痕顏色深淺不一的變化,相同單字或筆畫的壓痕顏色深淺變化基本一致,筆力重處壓痕顏色極深,筆力輕處壓痕顏色極淺;第二,不同人快速筆跡壓痕顏色的深淺以及深淺變化的位置與程度不一,即不同人快速筆跡筆力輕重不同;第三,快寫時單字外觀形態(tài)變化不明顯的筆跡,其壓痕顏色存在明顯的深淺變化。
圖4為從書寫人1快速筆跡中選取的“元”字的壓痕深度曲線圖。由圖可知:“元”字壓痕深度曲線走勢變化幅度大,橫筆(第一筆、第二筆)起筆壓痕深度值小,隨即驟然變大,而后再由大到小,最后收筆時再次變大,尤其是第二筆的壓痕深淺變化十分陡急,反映書寫人1書寫橫筆時筆力變化急促頻繁的特點。
圖4 樣本Q1-1-9中“元”字壓痕深度曲線
通過對30位書寫人快速筆跡的壓痕深度曲線圖的分析研究,可知快速筆跡的壓痕深度曲線走勢存在以下規(guī)律:第一,同一人多次快寫的筆跡,壓痕曲線走勢基本一致,反映同一人穩(wěn)定的筆力習慣;第二,多數(shù)書寫人快速筆跡的壓痕深度曲線走勢變化多端,波峰波谷起伏幅度大,反映快速筆跡筆力輕重變化分明;第三,受速度變化影響,運筆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筆畫,其曲線整體走勢不同,但細微的壓痕深度大小及起伏變化一致。
表7 30位書寫人快速筆跡壓痕深度信息統(tǒng)計
通過對30位書寫人快速筆跡壓痕深度信息(如表7所示)進行分析,可知:第一,30位書寫人快速筆跡的壓痕深度平均值在-0.02047mm~-0.04008mm范圍內(nèi),變化幅度大,說明有的人快速筆跡筆力重,有的人快速筆跡筆力輕,分析這與個人書寫習慣有關(guān);第二,30位書寫人的快速筆跡中,方差最大值為0.000368,最小值為0.000129,說明多數(shù)書寫人快速筆跡筆力輕重變化顯著,也有一部分人快速筆跡筆力變化不明顯。
本文利用筆跡三維信息提取分析儀對30位書寫人樣本筆跡的三維信息進行采集,通過對每位書寫人不同速度筆跡進行研究,歸納總結(jié)不同速度筆跡書寫壓力的規(guī)律?,F(xiàn)將結(jié)論總結(jié)如下:
第一,多數(shù)人慢速筆跡的壓痕顏色深淺變化及壓痕曲線走勢平穩(wěn)均勻,筆力輕重變化平緩。
第二,正常速度偏快的筆跡,筆力輕重變化明顯,正常速度偏慢的筆跡,筆力輕重變化相對平穩(wěn);同一人正常書寫過程中,運筆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相同筆畫,壓痕深度曲線走勢相近,反映同一人穩(wěn)定的筆力習慣。
第三,多數(shù)書寫人快速筆跡壓痕顏色深淺差異明顯,筆力重處壓痕顏色極深,筆力輕處壓痕顏色極淺;受速度變化影響,運筆形態(tài)變化不明顯的筆跡,其筆力輕重變化顯著。
本實驗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速度變化對書寫壓力造成何種影響以及影響程度,探索速度變化筆跡書寫壓力的共同規(guī)律,最大程度地擴展筆跡信息,希望能夠為鑒定人日后對涉及此類筆跡的案件進行鑒定時提供一定的科學經(jīng)驗和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