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美珍
摘 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合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調動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巧妙利用網絡資源能拓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結合藝術心育等,引導其在網絡中健康上網,拓寬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開發(fā)設計新的教育資源——微課,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讓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推動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 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教育水平
通過信息技術來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是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與時俱進的需要。網絡拓寬了孩子認識自我的途徑,拓寬了孩子學習心理知識的渠道,為留守兒童宣泄情緒和表達提供了良好的途徑與空間,有助于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留守兒童心育的實效
留守兒童特殊的家庭背景導致其在生活中碰到各種心理困惑,我們采用各種措施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信息技術激起其對我們活動參與的興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效果。
1.運用信息技術,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相關知識,農村的留守兒童對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認識更是淺薄,應該在學校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通過信息技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讓大家特別是留守兒童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愿意接受并主動積極參與學校相關活動。
2.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課,是傳授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教育活動,40分鐘的課堂能為學生搭建一個活動體驗平臺,為了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我們在課后布置網絡小調查、網絡討論、互相分享等作業(yè),將幾節(jié)心理健康課連接在一起。心理輔導的原則是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要作為學生自我教育活動,它必須積極調動起學生自身的教育資源,使得留守兒童心育之路更活、更廣、更全。
二、利用信息技術,拓展留守兒童心育的途徑
雖然留守兒童多為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但基本農村家庭也能擁有計算機等設備。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也已經越來越完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內容已經從傳授計算機基本知識轉化到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和探討。引領留守兒童正確、有效地使用網絡資源,將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良好的途徑。
1. 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引導留守兒童健康上網
留守兒童在沒有良好的家庭監(jiān)督下上網,極容易養(yǎng)成不健康的上網習慣,進一步損害心理健康,積極尋找健康有趣的心育資源,來為孩子搭建一個健康的網絡平臺,以心理游戲、心理漫畫、舒心音樂等能吸引孩子、引起孩子興趣的資源來引導留守兒童健康上網。引導留守兒童在上網時瀏覽并參與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除了通過挖掘留守兒童感興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來吸引留守兒童健康上網,我們必須認識到,留守兒童缺少必要的監(jiān)督。家里老人不懂網絡,特別是在學校教師布置網絡任務的情況下,留守兒童更加能肆無忌憚地活動在網絡上。沒有監(jiān)督,網絡不良信息可能比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更有吸引力,我們努力建立完善的網絡教育評價體系,如:布置留守兒童閱讀心靈氧吧的文章后,要求留守兒童提供完成任務時的電腦屏幕截圖,并組織留守兒童們進行交流匯報,對認真完成任務的留守兒童進行及時的表揚和肯定,建立家長評——自我評價——生生互評——老師評的評價模式,避免留守兒童在這時候受不良資訊影響,提高了留守兒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務的效率。
2.拓展藝術心理健康教育,促進留守兒童心育水平
音樂向來擁有神奇的力量,尤其是輕音樂可以讓孩子舒心、安靜甚至是安睡。由于不在父母身邊生活,孩子極容易感受安全感、歸屬感的缺少。倡導留守兒童尋找讓人驚心的輕音樂,并在留守兒童中開展了尋找最受歡迎的輕音樂活動,要求留守兒童反復試聽,投票決出結果。音樂往往能使孩子得到一些安慰,甚至還能帶給孩子自信、力量,讓孩子陽光、快樂地生活。在現今的心理咨詢中,也有很多專家運用了藝術心育,因為藝術作品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留守兒童,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留守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微課資源,改善留守兒童學習的品質
合理運用微課,教師觀看視頻更加的自由,教師無須坐在一起,無須輪流發(fā)言,只需要在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吸收他人的教育經驗??梢造`活安排時間、地點,能有效提高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實效性。
微課的設計和開發(fā)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要想開發(fā)實效性強的微課,必須規(guī)范開發(fā)流程。微課的開發(fā)設計應該從單個知識點往微課程的開發(fā)設計轉變,微課程一般由幾節(jié)微課組成,具體的節(jié)數根據教學內容而定,而這幾節(jié)微課之間應該是連續(xù)的,有層次的。微課本身是碎片化的,單個知識點就能做成一節(jié)微課,但只有系列化、聯(lián)系性、層次化的教學才能給學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識技能。
只有把微課的設計、開發(fā)、應用、反饋、完善等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微課才會在數學教學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在一次次設計開發(fā)、探討評價、應用修改中得到發(fā)展。教師在微課資源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論,微課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高點,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新發(fā)展,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青少年上網已經成為時尚,網絡信息技術將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成為現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信息技術能提升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效,信息技術具有獨特的溝通功能,把信息技術融入心理教育過程,以使各教育環(huán)節(jié)在整體優(yōu)化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
參考文獻
[1]王金鳳,徐紹輝.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教師,2006,(10).
[2]童秀英,楊 毅.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
[3]方進春,羅金全.給力農村留守兒童心育工作[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05).
[4]何曉琴.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教育革新,2011(12).
[5]李利君.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6]王絨仙.照亮農村留守兒童心靈的天空[J].中國教師, 2010,(10).
[7]劉中華.寧波“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繪畫藝術治療[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1).
[8]金銳.美術心育療法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矯正中的策略研究[J].藝術教育,2008,(07).
[9]高巍奇,陸曉丹. 試論網絡心育與現實心育的辯證統(tǒng)一[J].教育廣角,2009,(6).
[10]孫雪娜, 楊夕秋. 網絡教育、網絡心理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06).
[11]白雪.信息技術在教師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作用[J].網絡財富·職教論壇,2010,(01).
[12]余秀華,徐菡.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 黑河學刊,2012(11).
[13]? 袁金超. 基礎教育微課資源設計開發(fā)的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5).
[14]? 楊正群.關于“微課”的幾點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