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
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尋求新的教學方法,高效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提高小學英語課的教學質量,讓學生高效學習。我主要針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進行探究和分析,通過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探討,立足于課程改革的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凸顯出英語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作為基礎教學體系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意識、英語素養(yǎng)以及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顯然不能夠滿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語教學需求,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加強交流溝通,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法營造一個較為寬松、愉悅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在互動學習當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滿足新時期背景下素質教育的需求以及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的需要。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教師要明確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問題制定轉變措施,為英語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理論基礎。
(一)教學內容和方法較為單一
即便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了調整和改變,但是相關教師在短時間內并不能夠完全認識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同時由于相關教師自身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限制,在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調整。比如,很多教師仍舊使用傳統(tǒng)的“一言堂”和“滿堂灌”等教學方式進行生硬死板的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仍舊處于一個單調、枯燥的學習狀態(tài)。在此背景下,必然不可能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學生的學習仍舊停留在傳統(tǒng)的思維當中。
(二)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需求
由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較為單一,教學內容也比較枯燥,教師綜合整個班級的學習狀況具體安排教學進度,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生在具體學習當中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教師安排的任務,但這時,如果沒有新內容的輸出,就會讓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特別是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更是如此。這類學生希望教師能夠在短時間內傳輸更多的課內外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確保自身的學習和進步。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由于受到整個班級教學進度的影響,教師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教學內容,滿足班級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優(yōu)等生則會受到較大的約束和限制,反而影響其學習和發(fā)展。
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措施
在明確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之后,教師必須立足于教學問題,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重要的教學導向,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更新和轉變,不斷地為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立足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著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由于英語是一門外來科目,很多學生在一開始可能會因為這一門課程的新鮮感而有興趣學習英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教育的逐漸深入,學生就會感覺學習起來很疲憊,學習興趣逐漸降低,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種狀況下,學生不能學好英語知識,更不用說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所以,當前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習西方的文化,逐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構建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情境當中提升學習體驗,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樂趣。
比如在教學“l(fā)ook at ……”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構建同桌之間的對話情境,用英語表達出他們想說的話。再如在教學body parts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同桌之間相互配合,一個學生用英語說出相關的部位,另一個學生指出這個部位。在這個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相關的英語知識,還能夠對人體的構造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有效滲透了核心素養(yǎng),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二)實施問題導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科學思維
英語思維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體現方面之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必須讓學生理解問題后進行思考、解決、探究和實踐。所以,在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教學內容實施問題的導入。通過問題的導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課堂當中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生探究問題就是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過程。當學生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之后,其就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科學思維,能夠站在英語的角度上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比如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等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促進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期間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出有實質性的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或者設立獎懲制度,分組學習討論,能夠讓學生展開思維進行討論,融入其中。教師應該配合學生完成一些深入化的知識點學習任務,比如設置討論性的問題,盡量讓小組之間用英語口語表達出來。教師要把機會留給每一位學生,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活躍思維,將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表達出來,對優(yōu)秀者給予鼓勵,反之,不能打擊稍微表現不好的學生,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提升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樂趣,為好的成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要尋求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對每個層次的學生設計和實施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