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說的權(quán)利

      2019-09-10 22:32:02吳玉桃
      教育·教學科研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對折直角軸對稱

      吳玉桃

      2011版《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應(yīng)以“學生為本”,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說的權(quán)利,鼓勵學生大膽地說,積極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通過學生的說,讓學生通過對某一知識從不完全地理解,再到不斷完善的更新過程,以至于重新認識某一知識,建立正確的知識體系。然而,現(xiàn)在的許多老師喜歡把概念、法則、結(jié)語形成結(jié)論性的語言,讓學生去讀、去背,認為這樣才能學得牢,學得實。從表面上看學生學得有效果,在短時間內(nèi)學生都有讓人滿意的成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遺忘得也越來越快。因此,筆者對此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程

      小學數(shù)學階段有許多概念、法則、結(jié)語,有的老師在講授時千方百計地想讓學生用書中現(xiàn)有的語言來表述,生怕有半點差錯,所以在講授時都圍繞著概念展開,所設(shè)計的每一問題都能引導(dǎo)到書中的語言上去。筆者認為,書的語言與學生語言有一定的差異,學生的語言雖然粗糙,不夠精煉,但是能清楚地反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它是學生自己不斷總結(jié)、內(nèi)化的結(jié)果。通過學生得說,反映出學生反復(fù)吸收、加工、糾錯的過程,最終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理解的接受,這樣才會學得牢、學得實。如筆者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是這樣設(shè)計的:先讓學生動手用紙折一折再剪一剪,再展示?!澳惆l(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有一條線,左右兩邊圖形一樣大。

      生2:線的兩邊一模一樣。(這樣的答案顯然不能概括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師:左右兩邊一樣大就是軸對稱圖形了嗎?這時出示一個任意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折一折。

      這時有學生站起比劃,一個平行四邊形,沿對角線折疊后兩邊一樣大,也可以說是一模一樣,感覺與今天有些不同。

      生:沒有像剛才一樣折疊后兩邊變成一個。(“變成一個”顯然也是學生自己的說法,雖不能完整地表達意義,但學生說法值得肯定,至少他自己明白自己的說法)

      生3:沿著一條線折疊,兩邊完全重合。

      這樣,讓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片段式的表達,讓軸對稱這一概念一步一步由模糊趨向清晰,讓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明辨是非、糾錯的過程。

      鼓勵學生發(fā)表觀點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發(fā)揮小組合作探究作用?!币虼耍處熢谡n堂上要做好引導(dǎo)者,為學生的說備足課,積極營造讓學生敢于說的氛圍,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改變過去教師“包講”、學生圍著教師指揮棒轉(zhuǎn)的教學思想,讓課堂不再禁錮學生的思維。如筆者在教二年級《長方形的認識》時,學生一致認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筆者不急于講解,而是引導(dǎo)學生怎樣去驗證這四個角都是直角,讓學生自由說。

      生1:我是這樣比的(邊說邊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與正方形的四個角一一比較)我追問:也就是說這個同學量了4次,有比4次少的嗎?

      生2:只要比兩次就行了(邊演示邊講解)先把正方形對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與正方形的兩個角比較。

      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把正方形先橫著對折一次,再豎著對折一次。原來四個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量4次到量兩次是一個飛躍,那兩次到一次更是學生思維質(zhì)的飛躍,比老師的講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數(shù)學課上放手讓學生去說,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更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表達的多種方式,對于眾多學生而言,總有一種適合他自己。對于學生間的溝通理解是非常有效的,往往會達到教師講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數(shù)學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如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432-98=432-100-2

      436+98=436+100+2

      這類題看起來簡單,但學生錯誤百出,為什么?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理清加減法算理,只記得老師強調(diào)的灌輸“加一個數(shù)時,多加的數(shù)要減,少加的數(shù)要加,減一個數(shù)時少減的再減,多減要加”。這幾句話說起來就拗口易混淆,很多囫圇吞棗,沒真正理解算理,計算的熟練程度也不夠,錯誤也在所難免。

      這時,筆者給了學生一個生活情境圖,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讓學生編一個數(shù)學計算故事,發(fā)揮學生想象,引導(dǎo)學生去說。一個學生說:我?guī)е?32元錢去買一個98元的書包,我是這樣付款的,我從432元中先取現(xiàn)100元,也就是432-100,營業(yè)員多收了2元就會找回2元錢,這時我的錢就加上找回的2元,所以432-98=432-100+2=334。這種學生日常生活中例子很多,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這種付款方式適合于所有多加少加、多減少減的算理,學生理解就很容易,無需死記硬背就可準確理解算理。這樣利用生活實例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去說,比教師講更有效果,更能高效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把課堂還給學生,首先從話語權(quán)交給學生開始,讓他們的所思所想盡情流露,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學情。讓每個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中各抒己見,交流分享,完善知識體系,讓小學數(shù)學課堂變得靈動精彩,讓課程標準落實到實處。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樹人小學)

      猜你喜歡
      對折直角軸對稱
      說說軸對稱
      緣起“一線三直角”
      對折十次
      《軸對稱》鞏固練習
      認識軸對稱
      多少個直角
      化歸矩形證直角
      初識“一線三直角”
      平移、對折和旋轉(zhuǎn),一網(wǎng)打盡
      關(guān)于軸對稱的幾個基本概念
      永和县| 灌南县| 富顺县| 台州市| 新郑市| 德安县| 宾川县| 太保市| 海口市| 呼伦贝尔市| 密云县| 察哈| 三穗县| 乌兰察布市| 古丈县| 双牌县| 临汾市| 邓州市| 南华县| 济源市| 景泰县| 嫩江县| 乌什县| 涿鹿县| 七台河市| 邹平县| 崇阳县| 湄潭县| 个旧市| 迭部县| 巩留县| 鲁山县| 淮北市| 石嘴山市| 泽库县| 固原市| 高陵县| 井研县| 天镇县| 五家渠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