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 徐志堅
摘 要: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對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水平方面具有提高和促進的作用。本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習慣進行分析研究,尋找有效的方式方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傾聽習慣;方式方法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所要領會的基本技能,而“聽”是第一步驟,人生之初對于語言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聽”,“聽”是語言獲取學習的來源及基礎,因此對于小學語文而言,培養(yǎng)傾聽習慣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深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且能夠增強課堂效果,提升教學成效。
一、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傾聽習慣的意義
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有著積極的意義:一是符合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新目標、新準則;二是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習慣,在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起到促進的作用;三是可以增強課堂效果,提升教學成效。
二、小學語文課堂傾聽習慣培養(yǎng)的方式方法
(一)結合教材,對傾聽習慣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
以往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對教材內容依照教學計劃向學生傳授知識,并未對傾聽習慣進行教學延伸及針對性培養(yǎng),對于重點內容的講解也只是圍繞考試測驗來展開,而未重視對“聽”的教學,而這并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初衷,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將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教材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對于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也要充分發(fā)掘教材內容,將培養(yǎng)方式與教材進行有效結合,以此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聽”的習慣。
例如一年級教材識字教學中的“猜字謎”:“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教師向學生敘述完謎面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同時給予語言引導:“字是左右結構的,左右兩邊各自是獨立的字,左邊字所代表的事物是綠色的且離不開水,而右邊字所代表的事物是紅色的卻不能遇水,左右兩邊相遇會有涼的感覺?!贝藭r學生隨著教師的引導回憶之前所學過的字,再結合自己的推斷就會猜出答案是“秋”字。小學生對于猜謎都是比較感興趣的,而“謎語”是培養(yǎng)傾聽習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就可以利用謎語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以此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聽”的技能。
(二)運用信息技術,營造傾聽的良好氛圍
學習環(huán)境是否適宜對于學習效率及效果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而最好的環(huán)境營造就是猶如“身臨其境”般的氛圍,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教育教學信息化、技術化正在向著普及的方向邁進,對于教材中所描述的事物、情景是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立體化、直觀化的,這對于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并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對知識要點的的記憶、增強對知識的掌握,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課堂質量的目的。
以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小興安嶺植被茂盛、景色宜人,在廣袤的區(qū)域內有遼闊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四季風景各有特色,但是許多學生并未去過那里,無法在腦海中形成立體、具象的景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關于小興安嶺的記錄片或短視頻(尋找視頻資源時要注意畫面清晰度,否則容易影響教學效果)向學生展示小興嶺全貌及美麗景色,學生通過觀看短片配合片中介紹可以對小興安嶺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在課文講解過程中以幻燈片的形式逐一展示小興安嶺四季風景圖片,讓學生體會小興安嶺的四季特點、特色,期間配以一些舒緩的音樂或是森林中清風、溪水、鳥雀的聲音,增強課堂效果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學過程中的和諧氛圍。學生在此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對知識點的掌握與運用,而且在提高教學成效上也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
(三)創(chuàng)建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豐富“傾聽習慣”訓練內容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只是單一的授課和聽講,而唯一的師生互動形式是提問,課堂狀況經常因缺乏活躍氣氛而變得枯燥乏味、單調無趣。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傾聽習慣”的訓練,增加課堂互動形式,對于學生專注力的強化、學習興趣的提高都有較好的幫助作用。課堂上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有很多:一是將學生分為數個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針對某一重點或某一問題為論點開展討論,讓學生自主完成觀點總結;二是增設聽故事、講故事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傾聽習慣”進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三是定期開展知識競賽,讓學生在緊張的比賽氣氛中增強團隊協(xié)作意識及競爭意識的同時強化記憶。
例如《惠崇春江晚景》又稱《惠崇春江曉景》,教師在對此詩大意講解之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作者創(chuàng)作此詩的環(huán)境背景、心境及所要抒發(fā)的情感,鼓勵學生發(fā)揮合理想象,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之下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傾聽習慣,綜合素質也將得以提升。
結語:在小學語文課堂培養(yǎng)小學生的傾聽習慣在提升學習能力的同時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起到幫助和促進的作用。在小學生傾聽能力培養(yǎng)上要注重選擇適合的方式方法,并結合現有資源及教學實際采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對學生的傾聽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期達到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燕.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36).
[2]張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
[3]梁會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