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雪
摘 ?要:數學是初中學生的一門必修科目,科目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嚴格的邏輯性和應用面廣泛的特點。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做好有關的教學工作,需要教師把握初中生思維的特點和所處的具體階段,以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為主,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以便達到訓練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培養(yǎng)興趣、提高學生探究與實踐方面能力的教學目標,并努力營造輕松愉悅、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有效促進學生在各方面的發(fā)展與成長。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情景創(chuàng)設
“萬事開頭難”,但有了良好的開端,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而課堂導入就好比是好戲的“序幕”、優(yōu)美音樂的“序曲”、著名演說的“開場白”一樣重要,故為了初中階段學生在數學上的成長進步,必須精心設計一個好的課堂導入。這樣做才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好初中數學的動機。先聲奪人往往可以收到奇效。在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對象,獨具匠心地創(chuàng)設相適應的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和應用實踐能力,獲得數學上的成長進步。
一、善用數學故事導入
數學方面的故事是非常多的,應經常抓住時機給學生講講數學故事,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思考,而且對下一步的教學工作也可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例如:用中國古代著名數學故事“雞兔同籠”開展教學,這個故事可以在教“一元二次方程”時講給學生聽。比方說這樣講:“有一個笨男人,他在拿著竹竿進入城門時遇到了無論如何都無法進入的困境,因為橫著拿比門寬4尺,豎著拿比門高2尺。此時有個聰明人幫了他的忙,讓笨男人恍然大悟,萬分感激。他斜著拿竹竿對城門的兩角,不多不少剛好進去了!大家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這樣無疑就讓學生心中也產生了領悟,好奇心也被激發(fā)了出來,學生一定很想探究一下剛才老師講的這個故事的結果究竟如何。這樣以“趣”引向,循循善誘,就可以讓學生們主動而適當輕松地學習了。
二、運用競賽性的游戲導入
學生需要好勝精神和比賽式實戰(zhàn)化的操練,激發(fā)最大潛力的方式之一就是想方設法為學生打造一個好的比賽的舞臺。競賽性的游戲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就不失為一種簡單的方案。例如:教授“同類項”這節(jié)課時,老師展示出一組圖片,包括4只唐老鴨、2只維尼小熊和3只米老鼠,請大家為這些圖片歸類,看哪位同學最快最準確。當學生爭先恐后舉手后,老師挑出舉得最快的3名進行提問?;卮鹜戤吅?,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而這時就可以提高難度,再給出另一組圖片,有香蕉、梨、蘋果、橘子、荔枝、西瓜、菠蘿、獅子、豹子、老虎、鞋子、帽子、襪子,問可否做到把第二類也歸類。學生們就心領神會,快速作答了,大家會覺得這個過程很有挑戰(zhàn)性,很刺激。這樣的效果不亞于帶學生參加一場同樣刺激的冬季長跑。學生這時全身心地投入到愉快的學習中,情緒調動起來了,積極性也好,此時的課堂氛圍也對學生很有好處。所以比賽式的游戲很有價值。
三、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情景創(chuàng)設應注意的問題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開始環(huán)節(jié),也是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關鍵。精彩的導入,能讓學生了解知識的背景和形成過程,同時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使學生合作交流,完成知識水平的一次新的構建。首先,在課堂導入中要巧妙地設計問題。學起于思,學生的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我們應當設法喚起學生求知欲。例如:在“有理數的減法”課堂教學導入,首先,給學生一個冬季某日天氣預報表,然后提出:“通過觀察,誰能提出一些問題?”問題可令學生思維馬上活躍起來。類似這樣的問題被提出:這一天最高溫度是多少?平均溫度是多少?溫差是多少?抓住典型的“溫差是多少”這一問題問學生:“你是怎么計算的?”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協(xié)商自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不但掌握了減法規(guī)則,又鍛煉了思維,而且學生們會為自己的“發(fā)現”而興奮。其次,教師要聯系學生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消除學生的陌生感。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將自己的期望傳給學生,因為教師本身就可以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數學情景的一個作用就是給數學加一點人情味,使學生在比以往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好數學。最后,還應注意的問題是:現代數學的學習觀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在思維上有積極、主動的構建。當所面臨的問題與學生原有的經驗有距離時,需要教師設法使學生展開思維,并綜合多方面的知識做一定推理和轉化,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結果可能會豐富原有的知識經驗。然而實際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情境的設計過于牽強,不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這種情景創(chuàng)設就是脫離生活實際的,無法達到情景創(chuàng)設的應用。在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中,新舊經驗間相互作用充分有序進行,可以對學生有利。讓數學的學習活動真正切入到學習者的經驗世界當中,使其認知結構得到相應的補充與完善,更好地實現教師的預期教學目的。
結束語: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數學教學導入過程中,創(chuàng)設合適又充滿吸引力的情景,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從而調動積極性思考,使課堂煥發(fā)活力。因此教師要在以上方面進行一些必要的工作前的準備,實現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學生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占江. 如何做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 學周刊,2017(7):80-81.
[2]郭發(fā)榮. 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淺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7(31):116-116.
[3]鄭勝輝. 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研究[J]. 基礎教育研究,2017(2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