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學立意”與教材整合

      2019-09-10 07:22:44王良勝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關鍵詞:教材整合經濟建設

      王良勝

      摘要: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資源,圍繞教學立意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是教師科學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一個重要的方法。本文以《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和《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為例,淺談如何圍繞科學的教學立意對教材進行課內和單元內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教學立意?教材整合?經濟建設?古代商業(yè)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能力立意”逐漸成為新的命題風向標?!斑@種類型的試題是通過課本以外的材料,創(chuàng)設新的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判斷信息、提取信息、合理解讀信息,以及綜合歸納、運用信息的能力?!蹦敲矗覀兊臍v史教學是否適應了高考這一變化呢?任世江教授就曾不無擔憂地指出:過去一線教師“高考怎么考,我們就怎么教”,現在可能是“高考這樣考,我們還不知道怎么教”。

      新課標高中歷史教科書采用的是“模塊—專題”式編排結構,雖然有利于歷史課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yǎng)的轉變,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割裂了歷史內容本身的聯系,使教材內容支離破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要想解決這一難題,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貫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理念,教學活動必須立足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對教材進行大膽的整合、取舍。

      如何整合好教材呢?筆者認為,圍繞教學立意對教材進行科學的整合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下面以《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和《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為例,做一說明。

      教材整合的第一步就是確立本課的教學立意。什么叫“立意”呢?“立”就是確立;“意”則指教學內容的立題,也叫中心思想?!傲⒁狻?,就是提煉和確立教學內容的立題。教學立意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它能體現教師對課程標準、教科書及新課程理念的理解與把握,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效能。

      《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一課,時間跨度大、史實繁雜且內容專業(yè)性強。依據這樣的教材實際,結合課程標準,筆者的教學立意是,通過分析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及他國的經濟建設經驗是否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是否符合經濟規(guī)律,來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得”與“失”。

      根據教學立意,通過“得”與“失”這兩條線索,筆者讓學生課前嘗試著自己對教材進行簡單的整合,并列出相應的提綱,提綱在上課之前先上交檢查。從學生們交上來的提綱看,很多學生可以根據“得”與“失”這兩條線索,對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整合。這為在課堂上對教材進行調整做了一個較好的鋪墊。

      調整后的知識結構:

      一、欲自立必先自強

      1.“一五計劃”——符合國情的“蘇聯模式”

      2.“三大改造”——結合國情的正確實踐

      3.“中共八大”——基于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二、痛并遺憾著

      1.“左”的狂潮——“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2.治“標”未治“本”——“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的提出

      3.民族重創(chuàng)——十年“文革”

      三、痛定思痛

      1.取得成就的經驗

      2.出現失誤的教訓

      第一目的標題確定為“欲自立必先自強”,其目的就是突出中國進行經濟建設和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內與國際背景。只有自強才能自立!如何才能自強?唯有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但是如何開展經濟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并沒有經驗可循,所以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按照經濟規(guī)律辦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開展經濟建設和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得”。按照這樣的線索,把“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內容串在一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濟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探索歷程就一目了然了。而第二目“痛并遺憾著”,則主要是在開展經濟建設和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歷程中忽視經濟規(guī)律,沒有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犯了“左”的錯誤,最終導致嚴重的后果。用“痛并遺憾著”做標題,不僅可以形象地說明這些失誤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還可以點明由于對“左”的錯誤沒有進行深刻的認識與反省,以至于釀成“文革”這樣的民族重創(chuàng)!“得”與“失”的比較,不僅讓原本較為復雜的知識線索明朗起來,更可以讓最后一目內容的教學水到渠成。

      《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一課的整合主要還是立足本課的相關知識。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體現教學立意,有時我們需要突破一課的界限,對單元內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比如《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一課的課程標準是概述古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概貌,了解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特點。凸顯中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特點便是本課立意的著眼點。古代中國是標準農業(yè)國家,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是商業(yè)繁榮的最基本條件。因此,中國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被深深地打上了“農耕文明”的烙印。鑒于學生已經學習了中國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的相關內容,因此筆者將本課的教學立意確定為從農耕文明的視角研讀商業(yè)文明的發(fā)展,通過對貨幣、商品交換場所、交通運輸、商品交易內容等方面的多維分析,來說明商業(yè)發(fā)展所打上的“農耕文明”的烙印。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立意之后,筆者在教學中不僅對《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一課的教材內容做了大幅度的整合,而且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第四課《古代的經濟政策》一課中的“重農抑商”“海禁”與“閉關鎖國”等內容融入課程設計中。為了更直觀地突出教學立意,筆者給《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一課補充了一個副標題——農耕文明條件下的商業(yè)變遷。

      調整后的知識結構:

      一、古代商業(yè)的興起之源——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二、古代商業(yè)的變遷之路

      1.古代商業(yè)的變遷歷程

      2.商品的交換媒介——貨幣的變遷

      3.商品交換場所——“市”的變遷

      4.交通運輸的變遷

      5.商品交換內容的變遷

      三、古代商業(yè)近代轉型的失敗之痛——以“徽商”為例

      1.政策之痛:“重農抑商”與“海禁”政策

      2.文化之痛:“亦儒亦商”

      3.社會之痛:封建制度抑制了古代商業(yè)的轉型,“半殖半封”的社會阻斷了古代商業(yè)的近代轉型

      第一目“古代商業(yè)的興起之源——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通過回顧前兩課內容,讓學生了解古代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對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第二目“古代商業(yè)的變遷之路”,則主要是對原有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通過五個方面的梳理,全景式地展現古代商業(yè)發(fā)展所特有的歷程。本課教材整合的重點是第三目內容,教學立意是從農耕文明的視角研讀商業(yè)文明的發(fā)展。可以說,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成也農耕文明,衰也農耕文明。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筆者選取了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徽商”為研究對象,通過補充豐富的歷史素材,分別從政策之痛、文化之痛、社會之痛等三個方面探析古代商業(yè)未能成功向近代商業(yè)轉型的原因。這實際上已經將第四課《古代的經濟政策》的內容完全整合進去,其中文化之痛,將必修三的部分內容也滲透進本課的教學之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用時雖有所延長,但是這種有針對性的整合,更好地說明了古代的經濟政策,以及生成這些政策的封建政權及其經濟基礎對古代商業(yè)發(fā)展所施加的巨大影響。有機地整合讓第四課內容的學習也在本課教學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對于高二和高三的學生,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學立意,進行必修一、二、三,必修與選修,甚至人教版教材與其他版本教材之間的整合??傊?,不斷的教學實踐證明,在高中歷史課程改革中,一線教師必須大力發(fā)揮課程標準的作用,確立對待教材的正確態(tài)度,意識到教材的重要性并未下降。但是,要擺脫把教材奉為《圣經》的教學思想,對教材內容處理一定要做到“抓住核心精神、大膽予以取舍”。

      參考文獻:

      [1]張學康.高考歷史命題“能力立意”對課堂教學的啟示[J].黑河學刊,2012(06).

      [2]任世江.2011年高考新課程卷第41題的立意及對教學的啟示[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1(09).

      [3]王曉榮.淺談教學立意與歷史教學[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2(02).

      猜你喜歡
      教材整合經濟建設
      淺談初中仁愛英語教材的整合
      考試周刊(2017年2期)2017-01-19 14:58:33
      經濟新常態(tài)及深化改革淺析
      中國經貿(2016年20期)2016-12-20 14:38:02
      淺談高中數學學習在經濟建設中運用的設想
      中國經貿(2016年19期)2016-12-12 20:44:58
      關于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8:11:05
      關于病理實驗教學的一點體會
      考試周刊(2016年62期)2016-08-15 06:57:43
      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的實踐途徑
      人民論壇(2016年17期)2016-07-15 10:25:46
      有效進行教材開發(fā)整合,提升語文教師課程能力
      考試周刊(2016年40期)2016-06-12 19:48:01
      知難行易和機智處理高中政治教學中“難上的課”
      考試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4:54:48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措施
      考試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4:13:49
      巧用教材,初中語文主題整合教學的別徑
      玉溪市| 苏尼特右旗| 延长县| 布尔津县| 英德市| 上犹县| 北海市| 临漳县| 利辛县| 金平| 鞍山市| 祁阳县| 舟曲县| 新营市| 荃湾区| 仙居县| 志丹县| 威海市| 陇西县| 滕州市| 平定县| 江华| 射阳县| 泰安市| 淮滨县| 久治县| 龙口市| 临泽县| 景泰县| 纳雍县| 同德县| 敖汉旗| 黔西县| 兰州市| 讷河市| 大埔区| 靖远县| 新竹县| 华亭县| 鹿邑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