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曲珍
摘? 要: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教師是孩子走出家門后遇到的第一任教師。一所好幼兒園,一個好幼兒園教師可影響孩子一生的發(fā)展。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標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的教育體系也逐漸的在完善。如果將我國的教育體系比作一座高樓大廈,那么農村幼兒教育就是這座高樓大廈的地基,只有這階段的教育工作做得好,大廈的地基才能打得牢,孩子們以后的發(fā)展才能更加順利。西藏農村的幼兒教育起步晚,發(fā)展速度也比較緩慢。通過對我國農村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問題和原因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希望能夠對提升農村幼兒教育有所助益。
關鍵詞:西藏農村;幼兒教育;現(xiàn)狀;原因分析
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認真分析目前我國農村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問題主要包括:生源不足、硬件設施落后、幼師資源不足等等方面。從目前遇到的問題出發(fā),對農村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進行具體闡釋。
一、西藏農村幼兒教育現(xiàn)狀
(一)培訓實效性有待提高
培訓的目的是切實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水平,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必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讓農村幼兒園教師從內心接受培訓,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參與。盡管大部分老師都參加了這樣那樣的培訓,但積極主動性不高,并沒有從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角度來認識培訓的意義和價值,而是抱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
(二)培訓內容脫離幼兒教師的實際需求
通過調查表明,有些培訓安排沒有完全考慮教師在幼兒園承擔的崗位職責和實際需求。雖然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對課程的完成度較為滿意,但都希望培訓課程能幫助她們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農村幼兒園仍存在“小學化”傾向。如何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困惑與教育理論有機結合,就需要“對癥下藥”的培訓來解決。
(三)培訓所學知識不能學以致用
目前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都是按名額分配,召集各地教師前往承擔教師培訓的省級院校參加培訓。培訓機構也會組織行業(yè)專家來承擔培訓任務,也會安排優(yōu)秀的幼兒園進行教學及管理的觀摩,讓參訓教師了解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教育規(guī)律,但這種培訓方式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針對性和適宜性并不強。但回到自己的幼兒園就不知道如何開發(fā)幼兒的活動材料,不會把所學的內涵轉變到自己的教育行為中。
(四)幼兒園的后勤保障沒有到位。幼兒園教師培訓是離不開后勤保障這個堅實的后盾的,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
1.資金保障。農村幼兒園可能會考慮到培訓費用的因素,費用少的就安排老師前去培訓,費用相對多些的則會有選擇地安排培訓。這樣一來,老師們就錯過了一些優(yōu)質培訓,導致培訓效果不好。
2.人員保障。農村幼兒園里的老師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好多農村幼兒園都沒有達到兩教一保的配備,人員相對而言比較緊張。一旦有老師外出培訓就牽涉到崗位缺人的問題,一個老師外出,另一個老師則要“包班”。幼兒園的活動本來就比較多,讓缺人班級帶班的老師忙得喘不過氣,幼兒的安全也存在隱患,長此以往就導致好多培訓被放棄掉了。
二、提高農村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對策
(一)政策和相關部門方面
教育部門應該做好國家政策的解讀和宣傳工作,特別是農村教育部門。讓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切實為農村教育發(fā)展服務,提高對農村幼兒教育的認識,推動農村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對農村民辦幼兒園進行管理的時候,應該對幼兒園的教育、幼兒園的設施等方面進行正確指導,讓農村幼兒園能夠健康有序地發(fā)展。由于農村幼兒教育的特殊性,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為農村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幫助,并創(chuàng)造有利于農村幼兒教育發(fā)展的便利條件。對相關的幼兒園領導進行指導和糾正,避免幼兒教育向“小學化”的方向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幼兒教育發(fā)展。
(二)師資力量方面
在農村教育當中,主要依靠的就是那些廣大甘于奉獻的人民教師了。只有充分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提高農村教師的知識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幼兒教育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實行幼兒教師準入制度,對農村幼兒教師定期進行檢查培訓,逐步提高對幼兒教師的資質要求,鼓勵幼兒教師在職進修,加強對幼兒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和學歷培訓,幫助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他們的教學業(yè)務平。二是要增加農村幼兒教師數(shù)量。高校中要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的思想教育,加大農村幼兒教育的宣傳,從高校中選拔有志于從事農村幼兒教育的優(yōu)秀人才,充實到幼兒教師隊伍中來,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切實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師的生活環(huán)境,定幼兒教師隊伍,防止專任教師大量流失。
(三)家庭教育方面
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長者對子女的影響和教育。
在農村幼兒教育當中,家庭教育是一種穩(wěn)定持久的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錯誤,往往會給孩子錯誤的導向。首先,應該加大家庭教育的宣傳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幼兒家長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關心幼兒、支持幼兒教育事業(yè)的新風尚。其次,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加入。作為幼兒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積極支持幼兒的發(fā)展和成長,給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幫助。最后,幼兒園尤其是幼師應當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合作,要充分發(fā)揮好主導作用,采用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如通過建立家長聯(lián)系簿、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開放半日或一日活動、宣傳欄、個別指導等向家長介紹科學的教育理念,宣傳關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早期幼教的方法及意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提高幼兒家庭教育的質量,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建設、管理和監(jiān)督當中來。在家庭教育起作用的時候,農村幼兒教育才可以得到全面和健康的發(fā)展。
(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并重
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秀的品質培養(yǎng)要從幼兒抓起,從現(xiàn)在開始。幼兒期本身就是開發(fā)智力、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幼兒良好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可以緊緊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及時培養(yǎng)幼兒從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xiāng);講文明、懂禮貌、遵紀守法和愛學習、愛科學、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對于幼兒個性的發(fā)展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也應充分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啟蒙納入其中。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真正從注重“智育中心”向注重整體發(fā)展方向轉變,從“智育中心”轉向幼兒個性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