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工程教育認證畢業(yè)要求指標點支撐設計與優(yōu)化

      2019-09-10 07:22:44高圣偉劉曉明李龍女朱高嘉
      高教學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認證工作支撐點教學資源

      高圣偉 劉曉明 李龍女 朱高嘉

      摘 ?要: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是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普遍關注的一項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認證工作,文章針對認證過程中畢業(yè)要求指標點支撐設計問題提出指標點分解方法,并對指標點支撐和課程方案進行分析,提出評價原則和優(yōu)化實施方案,解決指標點課程支撐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的過支撐、欠支撐、過強化、欠強化問題,該方案能更具體的指導工程教育認證工作,并促進工程教育認證中畢業(yè)生能力達成度評價順利進行。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畢業(yè)要求;指標點;支撐設計;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11-0023-04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work. It has been generally concerned by the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index point support design for graduation requirement in the course of certification, the method of index point decomposition is put forward, the index point support and curriculum scheme are analyzed,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 and optimized implementation scheme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problems of over-support, lack of support, over-strengthened, lack of enhanced can be solved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index point course support. The work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an be specific guidance in using the proposed program. It can proceed smoothly that the evaluation on the achievement of graduates' ability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graduation requirement; index point; support design; optimization

      引言

      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決定了教育質量評價的落腳點在于學生學習成果即畢業(yè)生學習能力的提升[1]。工程認證的標準只給出了12條指導性標準,如何對寬泛的能力標準針對專業(yè)特點進行細化,以及在課程中準確、合理支撐相關專業(yè)能力,最終實現(xiàn)具體的評價畢業(yè)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的培養(yǎng)目標,一直是人才培養(yǎng)考核的難點,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2]。雖然很多文獻對于工程認證工作進行了解讀[3-5],但是少有文獻對于工程認證的前期指標點設計過程進行詳細的分析,特別是還沒有相關文獻對指標點支撐設計與優(yōu)化原則進行研究。本文基于工程認證工作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級指標點分解方法、指標點支撐和課程方案分析、支撐方案評估與優(yōu)化問題的實施方案,力求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工程認證工作。

      一、指標點分解設計

      圖1是工程教育認證畢業(yè)要求達成度評價流程圖,虛線框所示是工程教育認證畢業(yè)要求達成度評價的核心部分,其中指標點分解環(huán)節(jié)是后續(xù)工作的基礎,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達成二級能力指標點的共識是關鍵[6]。在指標點分解過程中首先進行充分的客觀調研工作,保證二級指標點的客觀合理性,調研方法如表1所示,通過企業(yè)調查、往屆畢業(yè)生調查和應屆畢業(yè)生調查來獲得企業(yè)和畢業(yè)生的真正能力需求,并在能力要求中達成共識,形成針對工程認證指導文件的更加明確的能力需求[7]。

      以某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為例,按照表1的指標點客觀分析方法,通過調研企業(yè)和畢業(yè)生形成指標點規(guī)劃,如表2所示,同時也形成畢業(yè)生具體能力的反饋,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90%的被調研企業(yè)對畢業(yè)生基礎知識、個人素質和學習能力表示滿意,但是對畢業(yè)生的綜合問題分析、總結能力,本領域前沿技術和視野、高水平溝通能力表示期待。通過對畢業(yè)生的求職反饋和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反饋,反映出對綜合復雜問題的分析能力、專業(yè)前沿的了解和高水平溝通能力是高水平就業(yè)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指標點的支撐問題分析

      通過調研做到指標點分解能客觀詳實的反映需求特征,就達到了規(guī)劃指標點的目的,真正困難和復雜的是在課程和實踐中支撐指標點,即圖1中“支撐課程”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真正讓能力培養(yǎng)扎實、均衡的落實在學習過程中是工程教育認證的最終目的。

      支撐指標點的課程主要包括:通識課程、學科基礎、專業(yè)基礎、專業(yè)方向、綜合實踐課程,教師主要根據(jù)課程的教學內容、實踐內容、教學大綱進行指標點支撐規(guī)劃,如表2所示,每個“√”表示該課程在對應的二級指標點上有一次強化,但是工程認證的指導文件中沒有對課程和指標點支撐關系有相關的規(guī)范,同時由于每個教師、每個課程組對課程的認識存在差異,教學方法、教學文件也有不同,所以在課程的支撐點分布上存在一定主觀性。以某校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為例,將12項一級指標點通過前期詳細調研分解為48項二級指標點,教師填寫課程與相關二級指標點支撐關系,所有指標點總強化次數(shù)n=601,其計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二級指標點近似平均強化次r=13次,其計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對表2指標點課程支撐表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一級指標點的強化次數(shù)分布不均如圖2所示,大學四年的學習中,一級指標點最多被強化68次,最少被強化26次,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客觀的反應了能力培養(yǎng)的不均衡。進一步對二級指標點的強化次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如圖3所示。

      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明顯看出,有6個指標點強化次數(shù)小于7次,包括:3.2、4.4、5.4、6.3、10.3、11.2,其強化度小于等于二級指標點近似平均強化次數(shù)r的50%,屬于明顯欠強化指標點,有3個指標點強化次數(shù)超過20次,包括:1.1、2.1、12.1,強化度為二級指標點近似平均強化次數(shù)r的150%,屬于過強化指標點。

      其中欠強化二級指標點的能力內容如表3所示。

      過強化二級指標點內容如表4所示。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欠強化二級指標點對應的能力與前期調研中企業(yè)和學生提出期望提高的能力相一致,從而證明主要根據(jù)課程的教學習慣、教學內容、實踐內容、教學大綱進行指標點支撐規(guī)劃會存在強化指標分布不均,特別是欠強化問題的存在,將直接影響學生實質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支撐課程的方案分析

      以某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為例,依據(jù)表2對大學四年課程包括通識、學科基礎、專業(yè)基礎、專業(yè)方向、綜合實踐等61門主要課程進行指標點的支撐度統(tǒng)計,獲得如圖4所示課程對指標點的支撐度分析表,平均每門課程支撐10個指標點,但是實際的統(tǒng)計圖中顯示某些課程僅支撐2個指標點,而某些課程支撐點達到33個,如圖4所示,該現(xiàn)象說明僅通過教師對課程的認識和教學文件規(guī)劃課程支撐點可能存在認識偏差,沒有總的指導原則規(guī)范規(guī)劃過程,會出現(xiàn)欠支撐和過支撐的情況,從而導致課程資源利用率不足或課程資源過于分散,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制定課程支撐點的指導原則,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是十分重要的。

      在指標點的支撐問題分析中,同時也存在指標點被強化少,產(chǎn)生欠強化問題,但是簡單的增加支撐點,又容易引起支撐點泛濫,教學資源的浪費。過強化指標點對應的能力雖然得到企業(yè)的一定認可,但是支撐課程的平均貢獻度過低,效率低下,教學資源浪費。為了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同時有效、均衡提高學生能力,要從對課程對指標點支撐進行規(guī)范和指導。要根據(jù)課程性質,實驗次數(shù),考核方法,學生反饋來實現(xiàn)支撐點的退出和準入機制,以更合理分配和調整教學資源和提升學生能力。

      四、支撐方案評估與優(yōu)化

      課程與指標點支撐問題是個復雜問題,如圖5所示,不是單純刪減或增加,關鍵是找到調整的依據(jù),制定調整原則。本文提出采用課程資源加權方法,其計算公式如式(3)所示:

      通過引入課程資源加權z和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k反映出課程占用資源與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對于支撐點的強化度和課程的支撐度進行分析,如表5所示。

      參考表2通過統(tǒng)計得到課程平均支撐10項二級指標點,平均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k=12,選取三門課程進行案例分析,如表5所示,選擇課程1做為參考,課程2有2個二級指標點撐項,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k=32,偏離平均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200%,顯然存在資料利用率不足現(xiàn)象;課程3的二級指標點支撐項為30,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k=7,低于平均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50%,其教學資源過于分散。在分析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程與其支撐能力的數(shù)量不匹配,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xiàn)象,不利于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可以依據(jù)指標點支撐度系數(shù)k,通過教學大綱進行持續(xù)改進,重新設計表5“支撐項”中支撐二級指標點的個數(shù)或教學方式x5的值,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更合理分配,達到工程認證對畢業(yè)生能力的要求。

      五、結束語

      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是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普遍關注的一項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認證工作,本文對認證過程中指標點分解、指標點支撐、課程方案設計進行了詳細分析,針對指標點支撐方案評估與改進,首次提出了指標點課程支撐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的過支撐、欠支撐、過強化、欠強化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和改進方案能更具體的指導工程教育認證前期準備,并促進工程教育認證中畢業(yè)生能力達成度評價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世勇,董瑋.基于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標準的畢業(yè)生畢業(yè)要求達成度評估方法研究與實踐[J].人才培養(yǎng)與機制創(chuàng)新,2016,03:15-18.

      [2]王曉剛,王清.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電氣工程專業(yè)綜合改革[J].高教學刊,2016,05:155-159.

      [3]Gao shengwei. Based on Curriculum Group Mode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Course[J].Advances in English Research,2017,06:123-128.

      [4]肖義平.應用型本科電氣工程專業(yè)工程教育認證改革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6:82-83.

      [5]胡俊,王志海,于雙元.工程教育認證與高校間協(xié)同培養(yǎng)的相關性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5,19:27-31.

      [6]王曉剛,王清,劉華.基于案例教學法的“電力電子技術”教學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3,3:77-78.

      [7]王佳慶,王曉剛,王清,等.基于項目教學法的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273-275.

      猜你喜歡
      認證工作支撐點教學資源
      問題與征解
      西疇縣“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
      找準科學養(yǎng)護的支撐點——江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策略思考
      中國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1:53
      人生支撐點
      百姓生活(2017年6期)2017-06-10 16:05:27
      法國養(yǎng)老服務認證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
      福利中國(2017年4期)2017-02-06 01:18:22
      做好貫標認證工作 全面提高檔案質量
      人生的支撐點
      幸福家庭(2016年10期)2016-11-25 08:19:40
      初中語文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fā)的系統(tǒng)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yōu)化與應用
      和顺县| 克什克腾旗| 东源县| 巫溪县| 麻栗坡县| 安岳县| 金门县| 同江市| 中宁县| 天门市| 扬中市| 大埔区| 谷城县| 滦平县| 广水市| 双峰县| 建昌县| 遂宁市| 闻喜县| 江永县| 湟中县| 沽源县| 顺昌县| 和田市| 通河县| 宜城市| 木兰县| 成都市| 柳林县| 招远市| 西充县| 水城县| 金沙县| 个旧市| 绥德县| 湟源县| 安陆市| 嘉禾县| 修武县| 陈巴尔虎旗|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