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標(biāo)
潼? 河
潼河即是潼水,曾在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里留下一筆,像個歷史的漩渦。
潼河岸畔的千年潼城,不知道又遁到哪里去了,青磚和瓦當(dāng)時隱時現(xiàn),草色將腳印淹沒。
一條羊腸小道報告了訪古者的不懈足跡。
潼城,王莽夢之都早已是廢墟。作為本家的我,在上面坐上一坐。時光如昨。
瑞麟庵
庵,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在潼河的南岸。
殘月疏星,空寂幽玄。
緇衣,古佛。青燈,黃卷。
凋落了青春,凋謝了芬芳,凋敝了人生的美滿。
我知道,有些愛,只能止于唇齒,掩于歲月。一粒鳥鳴牽著風(fēng)兒在奔跑,翅影蹁躚。
駱氏家族有祖訓(xùn),保護(hù)瑞麟庵,就如同保護(hù)自己的眼。
漢? 墓
忝列其中的,有曾祖的曾祖,以及他們的遺囑。
鼎力相助,出土的銅鏡照徹我的頭顱。環(huán)佩叮當(dāng),清澈了流淌千年的習(xí)俗。
抬頭一片天,俯首一方土。坐在墓前,不談前途,不論榮辱,只是敬慕。
辨析畫像石,懷揣后漢書。物我相望,冷暖自度。
按捺不住一聲長嘯,少年在光陰里成熟。
豆瓣醬
豆,是優(yōu)質(zhì)的大豆。水,是干凈的泉水。料,是上等的好料。缸,是窯灣產(chǎn)的粗釉大缸。
選、泡、煮、酵,每一道工序都是那么的專心、用心和精心,像對待宗教。
曬醬時,須用麥秸或葦子編成的大草帽罩在醬缸上,透風(fēng)透光又防塵防雨。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個多月過去了。天幫忙人努力,色紅味濃的豆瓣醬就此誕生了。
聞一聞,醬香撲鼻。嘗一嘗,新鮮入脾。
有滋有味有生活。曬醬,融入了曬醬人的日子、脈搏、骨髓和靈魂。
那一粒粒醬黃色的豆瓣??!
這,是否感召于兩千多年前季子掛劍在此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是否得益于一百多年來醬園信奉的“仁”、“義”、“信”的商業(yè)內(nèi)涵?
瑤? 劇
農(nóng)忙之余,愛唱戲的村民放下鋤頭,拿起瑤琴,就在村頭搭臺,演一折《水漫金山》。
或是夫妻行,或是鄰里檔。
曲調(diào)婉轉(zhuǎn)悠揚,流暢得汴水一般,早已融入了血液,深入了骨髓,如果不唱上一曲,嗓子就會發(fā)癢。
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如果不聽上幾段就難以入眠。
看,小生萇鳳鳴的造型!雖有些浮華,但也光彩映人。
聽,花旦孫曉梅的唱腔!雖土了吧唧,卻是高亢悠長。
風(fēng),解開了大地的紐扣,露出渾圓的成熟,和滿目馨香。夜游的小動物,也漸次出場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