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
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生物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此,本文對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幾點建議,希望可以促進其在教學中可以被更好的應用,發(fā)揮出其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探究性學習;建議
目前,我國的教育界對學生的探索能力越來越關注,甚至十分重視,所以現(xiàn)在大部分生物教材或參考資料中,添加了相當多探索性的內容,這就要求生物老師以及其他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多接觸或了解探究性學習和探究性實驗,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探究性能力的目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潛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我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更好的完成新課標的要求,這是我們每位教師都務必思索的現(xiàn)實問題。同時也有不少教師投身于研究探究性教學中,雖然高中生物教師對探究性學習的應用態(tài)度是積極的,但是其實際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下面本文就從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幾點建議進行探討和淺析。
1精心設計探究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應對教學環(huán)節(jié)、方法及講授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力爭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學生樂于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來。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輕松愉悅地參與教學活動。近年來,在教學中,每節(jié)課的伊始,我和學生都要設計一些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活動或討論題,來激發(fā)學生們對知識獲取的好奇心。學生感到有興趣,學起來就積極主動,滿腔熱情。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的前提是興趣,而興趣的動因卻是問題。“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問題,是引起思考的動因,是激起學生學習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積極因素。
2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性學習
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積極的參加到探究活動中,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第一,需要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探究性學習自然而然地進行和開展。第二,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由地發(fā)表自我觀點和想法,闡述在探究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收獲和感想,并做出自主的判斷和處理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3在探究性學習中把握好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時間上的安排
在探究性學習的課堂上,需要留有一部分的時間對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總結與整理,一方面要明確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優(yōu)勢,明白學生的收獲;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新舊知識中找到聯(lián)系和平衡,將知識系統(tǒng)化并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技能。在課堂時間的安排上,在課堂上讓學生完成假設和設計方案,以及評價和總結工作。在確立方案和活動計劃之后,經過應用和小結,在課外完成探究的相關程序和驗證步驟,保證教學內容的順利講授。
4對生物老師進行指導和培訓
教師是教學的直接實踐者,因此為了要保證探究性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保證教師的水平和能力,滿足新課標中對生物教學提出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的提高教師的能力,可以通過對教師進行現(xiàn)場培訓,加快教師適應的速度,打破傳統(tǒng)生物教學中教學方式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探究性學習方法。受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方法影響,無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教學方法,因此想要短時間內的改變教師是很有難度的,培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對高中的生物教師進行跟蹤指導,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總結出經驗,提高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只有讓教師真正的意識到這個教學方法的價值,真正意識到其具有的優(yōu)勢,才能夠更加積極的開展探究性學習,促進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推廣,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探究性活動。
5實驗操作訓練
生物實驗是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方式。通過實驗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生物素養(yǎng),高中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實驗基礎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技能,教師可要求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完成實驗,以學生為實驗主體,開展研究性學習。結合教材的實驗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安排和進行實驗,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提高科學研究能力。
6優(yōu)化評價標準,兼顧學生發(fā)展差異
在教學目標上,遵循“逐層遞減”原則,按照優(yōu)秀生、中等生、后進生的順序,逐步降低目標要求,讓每一個的教學目標都基本上適應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在面對通過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面前,學生的學習積極潛能可以得到有效激發(fā),“跳一跳摘桃子”的原理就可以分體現(xiàn)出來。教學活動的組織以及教學考核都要遵循這則,教學活動中提問難度、課內練習數(shù)量和深度,以及內容的選擇等,都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差別化原則,通過的分層教學活動滿足差異性發(fā)展需求,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習熱情,有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經歷挫折與失敗、成功與興奮,這其中的許多感受和體驗是他們理解科學的本質、理解科學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的基礎。日新月異的時代告訴我們一個現(xiàn)實: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獲取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探究性學習正是這一教育改革的必然產物,她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大膽嘗試、探索和創(chuàng)新,不斷地積累、總結和交流取得的成功經驗,真正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
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模式是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要求,是學生成長成才的自身訴求,是生物學科自身學科特點的需求,要求廣大高中生物工作者敢于破解拓展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困境,勇于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模式去推動探究性學習模式的發(fā)展,以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涯中開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