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華
培養(yǎng)孩子思想上友善品德要從父母開始,從社會中汲取正能量,還要表現(xiàn)在行動中。
“人之初,性本善?!边@是《三字經(jīng)》開篇的第一句話,可知“善”對于人生的重要性。
善是一種美德,幾乎所有的善言善行都源于思想品德上的友善,它不但能讓自己與他人形成和諧共處的良好社會關(guān)系,同時也會給自己插上飛翔的翅膀,在生活的天空中飛得更高、更遠。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友善品德,我是從四個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的。
一、以言行影響孩子
培養(yǎng)孩子的友善品德要從小開始,作為第一啟蒙老師的父母,自身良好的言行舉止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夫婦平時在對待家人和朋友時都是以禮相待,別人有困難會伸手拉一把,有快樂與大家分享,相處非常融洽。孩子在上學前班時,被一個小朋友咬了腮幫,雞蛋大的青斑讓我們心疼,孩子十分委屈,哭個不停。我問: “你們不是好朋友嗎?”兒子點點頭?!澳菫槭裁匆隳??”兒子說: “他要親我,我不讓?!蔽倚α耍?“這才說明你們是好朋友?。 焙⒆舆@才釋然。
二、以活動感染孩子
上小學后,我們經(jīng)常帶著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比如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wèi)生,幫助社區(qū)散發(fā)安全資料,參加捐款等。孩子參加這些活動時非常高興。本鎮(zhèn)幼兒園一個孩子得了重病,全園 800 名孩子和家長一起捐款,那天的場景感動了許多路人,也紛紛加入其中。兒子捐款后回到家中,默默地把自己的存錢罐放在枕頭旁,第二天帶給了老師。當?shù)匦侣劽襟w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還提到了兒子的名字,使他很開心。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使他懂得如何珍愛他人,善待他人,也由此加深了友善意識。
三、以自然點化孩子
我們在假日中經(jīng)常帶孩子到附近的樹林、田野去觀賞風景,并講一些自然知識—— 在河坡上,樹木為什么不能亂砍伐,這不僅是因為它可以提供我們生存的氧氣,而且它的根緊緊抱著泥土,保護土壤不流失,河坡不塌方,使河堤堅固;青蛙是農(nóng)民的朋友,一只青蛙每天要吃掉數(shù)百條害蟲,是莊稼的衛(wèi)士,我們要愛護它們。孩子懂得了人類對自然友善,自然也會給人類以回報,只有相互關(guān)愛,生活才能和諧。
四、以媒體教育孩子
現(xiàn)代媒體和兒童讀本關(guān)于友善的內(nèi)容很多。教育孩子要精心選擇能讓他接受的東西。近幾年報刊、電視介紹、宣傳了許多家庭困難的兒童自強不息的事跡,以及普通人熱心助人為樂的故事。我們會適時陪著孩子一起看,邊看邊討論,為他們點贊。引導(dǎo)孩子要看到身邊小朋友們的優(yōu)點,多豎大拇指,在給他們鼓勁的同時,也為自己加油。
培養(yǎng)孩子思想上友善品德要從父母開始,從社會中汲取正能量,還要表現(xiàn)在行動中,這樣孩子的友善之花才能開得旺盛、開得鮮艷。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