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靈黎
隨著對教育事業(yè)愈加重視,很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都通過各種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最自然、最恰當?shù)拈_端,可以在師生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成功的導入會讓學生掌握到音樂學習的方法,也為后期的教學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我根據教學實踐的切身感受和對音樂教學法的初步了解與學習,對小學音樂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探究。
一、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的功能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有一個出色的開頭,就會幫助整堂課奠定成功的基調。我以近三年來的親身教學實踐為基礎,談談導入的功能。
(一)連接舊知與新知
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不少的知識,這些已有的知識可以被稱為舊的知識,而對舊知識的回顧并不會讓學生感到過多的壓力或者反感,在一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下,通過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巧妙引導,學生能自然而然地接觸到新知識。在《夏日的雷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們已知的描述天氣現(xiàn)象的擬聲詞(哐擦擦、轟隆隆、嘩啦啦)進行導入,讓學生們猜一猜是雷雨天氣中的什么聲音。然后,慢慢從沒有節(jié)奏地念讀過渡到有節(jié)奏地念讀,把需要新授的節(jié)奏融入其中,循序漸進,學生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激發(fā)新知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感興趣的事物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而導入環(huán)節(jié)必須起到這樣的作用。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和學生間流行的游戲、動畫等等。同樣以《夏日的雷雨》為例,二年級的小朋友樂于表現(xiàn),總是積極舉手,也喜歡猜謎這樣的游戲。課堂的一開始,我用擬聲詞模仿氣象讓學生進行猜謎,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搶著回答,氛圍很熱烈。然后,我再通過過渡語(閃電、打雷、下雨也是可以有節(jié)奏感的,你們一起試試吧?。┘ぐl(fā)學生產生繼續(xù)學習的愿望。
(三)有利于完成新的學習任務
導入是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做鋪墊,與整節(jié)課的主體教學內容互相關聯(lián),甚至主體部分已經滲透在其中,解決了部分學習的重難點。仍然是以《夏日的雷雨》為例,之前已經提過,從沒有節(jié)奏地念讀過渡到有節(jié)奏地念讀,這個過程中的節(jié)奏是從歌曲節(jié)奏中取出來的,并且是學生可能會出錯的難點,提前解決難點有利于接下來更流暢地進行新歌教學。
我認為,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效果,教師導入的語言、導入的方式都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主動地求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使得教學事半功倍。
二、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方案設計
要想提高課堂導入的效果,激發(fā)出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要求教師必須具備高效率的課堂導入設計素質。音樂教師要合理計劃課堂導入的時間,大概在5~10分鐘左右,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創(chuàng)造出最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確定課堂導入的系統(tǒng)內容,明確要素內容(人這一要素是指小學生和音樂教師本人,物的要素是指音樂課堂導入所需的素材),并根據一定的邏輯關系合理安排人與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形成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整個過程。然后,根據設計的課堂導入過程,結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融入過渡性學習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另外,在設計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分析歸納,通過理論事實的依據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為了提高課堂導入的效果,設計的案例計劃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出豐富的音樂知識內容,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進入音樂學習的過渡階段。接下來,我以三種常見的導入設計為例進行個人觀點的闡述。
(一)生活談話導入
音樂源于生活,通過談話的方式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講一講,在話題中自然地導入新授的內容。例如,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通過雨聲的音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地讓學生融入課堂中,然后通過雨天引出所要學習的歌曲。
(二)律動游戲導入
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律動的方式進行導入,能夠增加課堂趣味,活躍課堂氛圍,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學生樂于學習。
在導入部分,我用了5分鐘。首先,我通過談話將學生的思想引入課堂。接下來的部分以律動游戲為主,讓學生們一起動,模仿開火車的聲音、動作,孩子們都喜歡這種模仿游戲,樂在其中。
(三)視頻圖畫導入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還不強,所以需要教師通過形象的事物進行引導。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例如,通過《月光》和《土耳其進行曲》的欣賞,再配合上不同的畫面,視聽結合,讓學生們了解到了不同調性的音樂給人的不同感受,幫助學生理解了音樂色彩的概念,學會了用恰當?shù)脑~匯描述音樂色彩。
三、設計小學音樂課導入時應注意的細節(jié)
在小學音樂課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中,音樂教師要充分重視可能對導入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需要注意以下細節(jié):
首先,是過渡語。做了四年音樂教師,每一次公開課都在提醒我:課堂過渡語是一門藝術。第一,過渡語要簡潔。在生活談話中會有許多習以為常的語氣詞,比如好、那么、恩。這種詞不能過多出現(xiàn),高頻率地出現(xiàn)會讓人在聽覺上有一種密集的感覺,多次出現(xiàn)后,下一次再聽到時,就會讓人不舒服。在語言簡潔方面,還有一個地方必須注意,不要用不同的語言反復解釋,點到即止;第二,過渡語要有效。每一次使用的過渡語都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比如:同學們唱的音色真好聽,但是強弱不夠明顯,讓我們再來一遍。這句簡單的話首先對學生唱的上一遍的音色進行了肯定,同時對強弱做了要求,希望學生們在下一遍歌唱時把強弱表現(xiàn)出來;第三,過渡語要符合情景、情緒。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很多教師都會創(chuàng)設一個故事情景貫穿始終,因此過渡語就要推動著故事的發(fā)展,不可跳出情景,顯得突兀。歌曲的感情色彩也要有所不同,如歡快活潑、抒情優(yōu)美,在語速上,過渡語也要符合主題情緒。
其次,需要注意課堂機智。課堂機智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偶發(fā)事件的能力,是一種應變能力。教師不僅要在導入部分注意這一點,在整堂課都需要發(fā)揮自身的課堂機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做出臨時的回應,而且不能脫離課堂,不管是語言還是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都要據此進行細微調整。
綜上所述,細節(jié)決定成敗,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主體設計和構思很重要,但不能被細節(jié)拖后腿。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