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在音樂課上吸引低年級學生興趣的對策有:嘗試多設計新鮮的活動內(nèi)容;多設計體能運動課堂內(nèi)容;多開展小組音樂交流活動;有準備地開展音樂實踐,讓樂趣回歸音樂課堂,讓快樂常駐音樂課堂。我分析了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音樂活動的特點,提出了在音樂課吸引低年級學生興趣的對策。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音樂活動的特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新事物特別感興趣,對不斷重復的訓練感到特別厭煩;喜歡與小朋友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往往就會忘乎所以,出現(xiàn)在課堂中打鬧的現(xiàn)象;喜歡有肢體運動的課堂,在課堂上不習慣一直安安靜靜地待著;雖然他們年齡較小,但也有自主的學習探索需求,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嘗試一下。
二、音樂課吸引低年級學生興趣的對策
(一)多設計新鮮的活動內(nèi)容
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上,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多設計新鮮的活動內(nèi)容。首先,要進行音樂模擬活動,利用音樂模擬一些生活中的聲音等,例如:爸爸的打鼾聲:2/4 ×-| ×-| 呼 呼 ;心 臟 聲:2/4 × × | × ×|| 咚 咚 咚 咚; 貓 叫 聲:2/4 ×-| ×-||喵 喵 ;狗 叫 聲:2/4 × × | × ×|| 。
其次,開展一些音樂游戲活動。如人音版第一冊的第一課——《你的名字叫什么》,在表達音樂節(jié)奏的同時,讓學生開展“找朋友”的游戲活動,然后請學生們回答:你找到了幾個好朋友?還可以組織一些專門性的音樂知識訓練游戲。如在節(jié)奏練習課中,請學生們進行聽節(jié)奏動一動的競賽活動,培養(yǎng)節(jié)奏感知能力??傊?,設計新鮮的音樂活動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音樂學習的魅力,從而愛上音樂活動。
(二)多設計體能運動課堂內(nèi)容
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音樂課堂上,要多設計體能運動的內(nèi)容,滿足小學生好動的心理特點。首先,要融入舞蹈的內(nèi)容。音樂與舞蹈本就是相互融合的,所以,在音樂課堂上融入舞蹈的內(nèi)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動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為據(jù)進行知識教學。例如,在教學人音版一年級音樂《三個和尚》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們一邊唱歌一邊完成《擺手舞》。
音樂課堂教學中,樂器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動一動。例如:讓學生們操作碰鈴、三角鐵、沙錘、響板等打擊樂器,這些樂器用法簡單,且能發(fā)出多種多樣的音色音質(zhì),讓學生用這些樂器模仿欣賞到的音樂,再站起來走一走,進行表演,學生自然興趣濃厚。另外,還可以組織一些通過體能帶動知識學習的內(nèi)容。例如:在節(jié)奏練習課中可以設計小動物走路的音樂游戲。當教師說“小兔子來了”,孩子們就以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姿態(tài)走路,并在嘴里說著“跳跳跳”。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琴表達出×-| ×-| ×-|的節(jié)奏,讓學生模仿動物走路姿態(tài),學生能快樂地感受到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不同節(jié)奏。 總之,要多設計一些體能運動的行為,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投入音樂學習中,自己也會感覺到可以利用一切手段表達音樂。
(三)多開展小組音樂交流活動
小組活動滿足了低年級小學生對于交流的需求,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能夠得到提升。首先,要設計音樂小組,保證小組內(nèi)有3~6人,然后設立組長,讓組長帶動組員進行音樂學習活動。其次,布置合理的小組活動任務,可以以競賽活動為主,在合作前,教師簡要說明獎勵方案。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多進行小組比賽,及時獎勵并提出進一步改進的對策。
例如:人音版一年級《洗手絹》的合作任務就是在小組內(nèi)學會唱這首歌,跟隨多媒體課件,不斷進行小組內(nèi)的練習。組長會幫助那些音樂素質(zhì)較差的同學,在集體的幫扶下,小組的集體演唱表演就會很成功。教師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評出歌唱優(yōu)美獎、表現(xiàn)突出獎、合作積極獎等,要讓全體學生都感受到自己努力后得到的收獲,形成學習興趣。具體的做法就是:一組學生用“啊”輕聲唱,另一組學生唱歌詞,第三組的學生進行伴舞,第四組的學生配樂朗誦,最終形成集體的展示。例如:在教學人音版一年級《國旗國旗真美麗》的過程中,教師讓第一組的學生演唱歌曲第一段,第二組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組伴舞,第四組進行配樂哼唱,第五組在開頭、結(jié)尾朗誦愛國詩詞。這樣,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集體表演的效果,也會體會到音樂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多元化。緊接著,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幫老師想一想,如果我們再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還可以用什么樣的形式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呢?”在這樣的指引下,學生自然會愛上音樂,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分組合作非常有趣,從而產(chǎn)生希望合作的愿望。
(四)有準備地開展音樂實踐活動
為了激發(fā)低年級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要有組織地開展一些音樂實踐活動。音樂實踐活動指的是,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例如:讓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扮演,在扮演的過程中,還要跟唱動物的音樂。又如:在人音版第二冊第一課春天《布谷》的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有關布谷鳥的叫聲視頻,然后自己模仿布谷鳥的聲音進行音樂表演活動,學生的興趣高漲。
總之,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音樂受到了小學生的喜愛。在專業(yè)的音樂課教學中,學生們可能會覺得枯燥,難以聽懂。所以,教師必須加強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多方面的興趣,這樣低年級小學生才能夠加強對音樂表現(xiàn)力的理解,享受到音樂美,同時感受到音樂律動中形成的故事情節(jié)。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