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
摘 要: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備課的情況對學生學習課本教學內容有著積極的影響,教師充分完善的備課能夠促使學生對課本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學習和理解。為此,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本文通過對初中教師的集體備課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相應的整改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初中教師;集體備課;討論研究
教師集體備課是近幾年來在教學過過程中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基于網絡環(huán)境,教師在備課時,以集體為單位,組織相關教師對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學生所處的學習階段和學習能力來對學生和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借助網絡技術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進行記錄。教師根據教學反饋,總結經驗,有效的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
一、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特點
基于目前的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在對學生教學進行集體備課時,通過完整的網絡平臺的構建,加強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效的促使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全面分析。教師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集體備課時,在一定的程度上節(jié)約了備課時間,教師在溝通交流過程中,總結交流了教學經驗,把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困難進行分析討論,有針對性的做出了整改計劃。改變了在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中由于教師備課不充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解決,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使得教學過程不能有效開展的現象。在教師的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準備好的教學教案進一步的深入分析,不斷的對其進行完善和加強,在一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升了教學質量[1]。
二、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有效實施
(一)加強溝通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在傳統(tǒng)的教師備課環(huán)境中,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備課的教案設計不能有效的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備課程序過多的注重于流程化,實質性的教學內容涉及的少之又少,不能有效的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全面學習。為改變這一教學現象,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應用網絡環(huán)境,借助網絡環(huán)境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把自己整理出的方法措施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其他教師在引用和評價的過程中,對自己在備課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點,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促使教學備課內容能有效的運用到教學環(huán)境當中,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會和運用。在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明確的突出了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當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的注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水平基礎以及接受能力。在一定條件上促使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和理解[2]。
(二)提升備課質量,促進教師成長
對于初中教師來說,教學過程中的備課質量是決定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效吸收的關鍵所在。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一味的追求備課內容的新穎化和內容知識的豐富性,忽略了備課質量,使得備課內容華而不實,在教學過程中雖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學生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卻沒有進行全面的吸收和了解。在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在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教師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特點,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案設計的特點與其他教師進行分享交流,學習其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經驗,讓教師之間進行取長補短,有效的縮減各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差異,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保持一致。通過教師的共同交流和相互促進,在提升教師備課水平的同時,進一步的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借助網絡環(huán)境查詢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知識,根據學生的能力對備課內容進行擴充,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知識[3]。
(三)反饋教學信息,彌補教學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對教學方式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教學標準和要求來對學生進行管理,使得學生受到了一定的約束,不能積極有效的向教師反饋教師在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以上現象,教師在備課時,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針對具體的教學情況展開分析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此,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師集體備課當中,借助網絡設備設施,學生可以積極大膽的對教師是備課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出現的問題進行整理,把學生對教學內容接受的情況進行分析了解,找出學生在教學備課方面不足而引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不能全面的吸收和學習的原因?;诰W絡環(huán)境下,教師在教學環(huán)境中要及時的把學生對備課的學習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反饋給其他教師,通過每一位教師積極的參與,通過各個教師進行思考研究,總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對備課方式不斷的進行整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放低自己的教學姿態(tài),融入到學生全體當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所需,制定符合學生是學習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課。
結束語
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研究,本文對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帶來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通過加強溝通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提升備課質量,促進教師成長、反饋教學信息,彌補教學不足這三個角度出發(fā),促使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的集體備課能充分有效的發(fā)揮對學生學習教學內容帶來的效益,全面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本論文是豫西片區(qū)教師教育聯(lián)動發(fā)展共同體2019年度一般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通過二次備課實現共享均衡作用的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祖國.如何提高初中網絡環(huán)境下的集體備課有效性[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5):84-85.
[2]楊雅琦.網絡背景下集體備課與傳統(tǒng)集體備課的對比研究——以翼課網在初中英語備課中的應用為例[J].英語教師,2018,v.18(10):111-115.
[3]戴守慧.“互聯(lián)網+”形勢下體育教師集體備課實施路徑探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7:72.
[4]錢忠誠,王昭民,于正華.集體備課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一次高中物理教研組集體備課的觀摩反思[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3).
(作者單位:河南省義馬市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