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連帶責任制度是明確債務糾紛責任的重要制度,在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不斷深入,連帶責任在民商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分析了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幾點應對措施,希望能對民商法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存在的問題;對策
民商法即民法與商法,二者緊密相連共同調整著商品經濟的關系,在保護交易利益、維護交易安全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自依法治國理念提出以來,我國法制進程不斷加快,民商法的價值與作用日益凸顯。連帶責任是民商法中非常重要的法規(guī)之一,涉及范圍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至今仍沒有一部法律或條文對民商法的連帶責任進行明確統(tǒng)一定義,造成民商法連帶責任實行出現(xiàn)一些問題,制約了民商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下面筆者對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民商法連帶責任相關概述
民商法涉及人們生活及生產的方方面面,人們在開展各項活動中總會因為這樣那樣一些原因而出現(xiàn)侵權行為或經濟糾紛,當發(fā)生經濟糾紛或侵權行為時大多數債務人都能根據合同返還債務,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因為無力償還或故意逃避責任而導致債權人利益受損。為了合理保證債權人的利益,連帶責任規(guī)范制度應運而生,隨著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在民商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盡管如此,在民商法中連帶責任仍沒有明確的統(tǒng)一定義,對其概念的說明較為迷糊。查閱大量文獻后,筆者認為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指的是當發(fā)生經濟糾紛而被告方不止一個人時,為了保證原告方的經濟利益,各個被告方除了要承擔自身過錯導致的經濟賠償之外,還要承擔其他被告方的賠償。也就是說,各個被告方之間存在著連帶責任。
二、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一)與程序法的緊密性不夠
民商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則上來講應與我國其他法律相輔相成,這樣才能達到規(guī)范我國法律環(huán)境的目的。然而,民商法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會隨著相關法律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使得連帶責任在民商法和程序法中有著不同的性質,甚至使二者脫節(jié)。假如只依靠民商法進行,那么連帶責任的判定和實行較為表面,相關責任難以確實執(zhí)行。另外,由于程序法的級別低于實體法,當連帶責任在民商法和程序法運用中出現(xiàn)沖突時,通常會根據民商法中的規(guī)定對連帶責任進行判定,這樣就導致連帶責任在程序法中無法得到保障,無法真正實行。
(二)共同侵權人責任劃分不明確
民商法的連帶責任提出,當發(fā)生經濟糾紛而被告方不止一個人時,為了保證原告方的經濟利益,各個被告方要共同承擔責任。但是,目前仍沒有任何一個法律條文對連帶責任人之間的責任比重進行相應的認定,只是較為籠統(tǒng)的規(guī)定所有侵權責任人都應該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我們知道,在實際的經濟糾紛中每個債務人所犯的過失程度是不同的,按理來說不同債務人所承擔的責任也應該不同。然而,實際案例操作時連帶責任人所承擔的連帶責任往往很難根據過失比重來區(qū)分,從而造成共同侵權人責任劃分不明確,導致連帶責任認定后的追償處于尷尬境地。
(三)選擇權適用不夠嚴謹
在有關連帶責任人的經濟糾紛案例中,原告具有一定的選擇權,可選擇是起訴部分債務人還是所有債務人,這是法律賦予原告的一項權利。一旦原告作出選擇,就會對責任判定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審理該類案件時必須尊重原告的選擇權。但是,在實際的民商法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為了方便審理、提高訴訟效率往往會建議原告將所有債務人員一起起訴。如果原告起訴部分侵權人就意味著原告可根據連帶責任的規(guī)定對自己所享有的實體權利和程序進行合理處理。如果將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選擇權放入到執(zhí)行權利中,那么連帶責任劃分的嚴謹性也將難以保證。
三、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規(guī)范并不斷完善連帶責任制度
目前,民商法的多項條例中均已滲透連帶責任,但從連帶責任制度運行來看,很多規(guī)定還不夠完善,使其應用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不再出現(xiàn)界定模糊、連帶責任難以判定的情況,應從制度入手對當前的連帶責任制度進行規(guī)范和完善,確保其運行正常,應用準確。另外,國家可針對連帶責任制度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但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應從制度、程序等多個方面對連帶責任進行明確規(guī)定,以確保在實際案例中能夠對連帶責任進行正確判定。
(二)將程序法引入到民商法連帶責任中
民商法隸屬實體法范疇,因而民商法連帶責任的適用也只是體現(xiàn)在實體法中。然而,在一些具體案例中民商法較難全面判定共同侵權責任時,往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程序法進行案件審判。這是因為雖然實體法較為準確的將相關責任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定,然而這種理論上的責任劃分并不代表實際執(zhí)行中也能夠如愿以償,而將程序法引入到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則可保障連帶責任的有效執(zhí)行,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案件審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三)明確劃分共同侵權人責任
在審理有關連帶責任的侵權案件中,除了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之外,還要有效保證各個連帶責任債務人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我國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因而,民商法需針對共同侵權人的責任輕重出臺相關規(guī)定標準,明確劃分好共同侵權人的責任,有效發(fā)揮好民商法的法律效應,保證好各個當事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四)協(xié)調民商主體關系
在侵權案件審理過程中如果債權債務關系較為復雜或有新的連帶責任人出現(xiàn)時,應對相關主體進行有效協(xié)調,確保案件順利進行。基于難以對所有協(xié)調主體進行規(guī)定,所以法院應結合實情一一確定好民商行為主體,使各行為主體享有應有的權利。另外,在明確民商行為主體范圍前應對民商行為主體權利進行清晰界定,以免出現(xiàn)債權債務主體確立混亂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樸升旭.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法制博覽?, 2016 (27).
[2]呂馨妍. 淺談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現(xiàn)代交際:學術版?, 2017 (15) :45-45.
[3]李寧.淺談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理論觀察, 2018 (4).
(作者單位:河北新天科創(chuàng)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