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強冬 李中
摘要:輪滑運動推廣至今已受到很多青少年喜愛,尤其是在高校當中,大學生社團活動中少不了輪滑運動的影子。然而,輪滑運動中卻缺少了漂移板項目的影子。除輪滑本身、旱冰、滑板等項目外,漂移板運動也是一項較為流行但學習強度大的輪滑運動,其靈活性強、操作難度大等大眾特點就已吸引了眾多人群的注意,但在高校社團當中卻得到了較大的忽視。針對這一現狀,將漂移板運動其起源、發(fā)展及其項目特點等相關信息進行羅列,欲給高校社團聯合會等相關社團增添一抹新綠,讓往后的漂移板運動得到更多樣、更精致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社團活動;漂移板運動
輪滑運動興起時間并不長,但早已受到廣大人群的喜愛,尤其是青少年人群,高校社團也不例外。在高校中也時??吹?,大學生穿戴輪滑裝備,穿梭于校園之中。本文欲從漂移板運動的根源出發(fā),將其自身的結構特點、特有刺激性以及存在利弊層面帶入到高校社團當中,為高校社團活動再添一抹新綠。
一、漂移板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
漂移板項目是輪滑運動的一項分支,嚴格來說漂移板運動起源于2004年,來自一名美國極限運動愛好者發(fā)明。其靈感也是來源于高山滑雪,在考慮如何在平地上使用后,才在左右支板的基礎上加了兩對輪子,從而一只腳一支板,形成了當前的漂移板運動[1]。
在其流入國內后,掀起的漂移板熱潮都先是在一線城市發(fā)展。隨著電商及自媒體的流行,漂移板構造及漂移板教學、文化等都廣為流傳,科技也帶動了電動漂移板的發(fā)展,使得當前一些生產廠家能直接摸出電動漂移板的生產。當今的漂移板運動已經在一些大城市形成了一種文化,如北京、武漢、廣州內蒙古等城市都有各自的俱樂部。據考證,曾在2016年,由淮北師范大學漂移板社團社長的組織下,展開了第一屆漂移板交流賽,前來參賽的隊員有來自武漢體育學院、武漢工學院學生等,均有漂移板運動的相當功底。這次比賽雖是高校社團組織的活動,但這也預示著高校在漂移板運動上成長與重視。在高校社團活動中,漂移板照這樣的發(fā)展趨勢就能很成功的成為全國高校社團活動中的一員。
二、漂移板運動的結構與特點
漂移板本身結構并不復雜,從外表看來,分左右兩個支板,左右支分別標注了L和R標志,即Left和Right,表示左右腳踩動。板身分為金屬和木材兩種材質,金屬材質一般相對較重,木質相對來說更適用于新手使用,不易受傷。金屬板厚度不宜,就木質板來說一般是復合板,有1-2cm厚度,金屬板、木質板上層都附著砂紙,防滑之用,板子面積僅。板下為金屬物固定輪子,軸承與輪子皆不一一介紹。對學生個人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樣較好的代步工具。
據考證,漂移板運動是一項全球最輕、體積最小的輪滑運動,較輪滑、旱冰、活力板、滑板等輪滑項目都很方便且易攜帶,裝載方便,即便是小扳手等修理裝卸工具都適宜裝在包里。這對于高校社團來說,既可以成為代步工具,也可以成為一項推廣活動,未嘗不能在高校中推廣和實行,對于輪滑這項大運動來說,也是一項不錯的補充。
三、開設漂移板運動的意義
漂移板運動就其運動本身而言,極具挑戰(zhàn)性和刺激性,因其本身所具有的項目特色,而被列為極限運動。在漂移板運動的推廣普及過程中,從事的人群大多是青少年,在其人群特征中偏年輕及靈活等,因而對較大的健身人群來說不宜運動,存在著手上的高風險。而青少年不同,對于極具靈活性、挑戰(zhàn)性的運動,該人群就越想征服和駕馭。并且,青少年對于這類極為新型的運動項目頗具好奇心。在各種原因驅使下,漂移板運動使得他們入迷,以致動腦筋攻克其技術。跟其他輪滑運動相似,漂移板運動也存在相關技術,玩法多樣,如刷街、U池、速降、街區(qū)等[2]。青少年們可通過這樣練習習得該類輪滑技術。高校社團可以通過不一樣的輪滑項目吸引眾多大學生去投身到新型體育運動中來,讓不同的大學生身體得到鍛煉,切身體驗新型運動項目;在這樣的新型運動項目驅動下,高校社團項目也會變得豐富多彩,也會驅使一些傳統(tǒng)項目得到思想和行動上的更新;青少年在學習疲憊之余可切身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與項目帶來的刺激,開發(fā)學生不一樣的運動神經,鍛煉學生智力和協(xié)調性,切實踐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諸多益處都在驅使高校開設漂移板運動,何嘗不一試?
四、開設漂移板活動的可行性
從漂移板運動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其在結構特征方面的分析可以發(fā)現,漂移板運動在高校社團活動中的開設是可行的[3]。
1.漂移板運動攜帶的諸多益處都為青少年的身體協(xié)調性及腦力智力都提供了切實的依據,及其符合高校開設社團活動的初衷,為青少年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2.漂移板運動因其自身的體于特色廣為人知,該極限運動在玩法上存在著諸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在眾人眼里也是極具觀賞性,在玩法不同的基礎上也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前來研究,使其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發(fā)揚。
3.漂移板運動打破了傳統(tǒng)輪滑運動的方式,有著像單板滑雪站姿的方式體驗,讓更多的青少年對其有一定的好感,加強了人群的參與感,使高校社團漂移板運動的推廣與宣傳得到了更好的加強。
參考文獻:
[1]屈強.高校開設速度輪滑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3):58-59.
[2]林夕.漂移板:感受華爾茲的節(jié)奏[J].娛情體訊,2015(1):1-2.
[3]張正祎.武漢地區(qū)高校漂移板社團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