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虎
摘 要:本文首先從農(nóng)村學生家庭素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兩大方面分析了構建有效課堂的必要性,再從備課、導入問題與練習的設計、精講、課堂秩序把控等幾個方面具體論述了構建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備課、精講、課堂秩序
以課堂效益來分,可把課堂分為負效、低效、有效、高效課堂這幾類。有專家認為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但是,對于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而言,高效課堂只能是一個“奢想”,而更多要落到實處還是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如何構建農(nóng)村小學語文的有效課堂呢?本人扎根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一線十幾年,摸爬打滾,從起初的負效到低效,再到如今的有效,感覺到要構建農(nóng)村語文有效課堂仍然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廣大農(nóng)村一線語文老師去探索與實踐。但也不是毫無希望,本人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
一、構建農(nóng)村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一)農(nóng)村學生家庭的素養(yǎng)參差不齊。農(nóng)村小學學生的父母多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沒有很高的文化素質,他們對于自己小孩的教育,有些是不理不睬甚至出現(xiàn)負面影響;有些是有心無力,不知從何下手;有些是不懂教育規(guī)律,過多干涉,適得其反。所以,把背誦、默寫、聽寫、預習、督促完成作業(yè)、引領課外閱讀等諸多相關的語文教學活動放到課后去完成是不太現(xiàn)實的,即使完成,也是成效不高。但這一切都要放到我們語文課堂來完成的話,我們的語文課堂就必須做到“有效”,不然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手忙腳亂而顧此失彼。
(二)農(nóng)村學生的學習習慣良莠不齊。缺乏良好文化素質的家庭不重視或不知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而把希望寄托于幼兒園。而民辦幼兒園為了取悅家長,過早地讓孩子學習與年齡特點不相符的知識,結果養(yǎng)成了厭學、寫字姿勢不正確、唱讀、寫字馬虎等諸多不良的學習習慣。而到了一二年級,教學點或一些老師仍沒有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糾正與培養(yǎng),結果越往上年級,即使老師有重視,也是回天乏力了。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無法形成“有效”,那么我們的后進生勢必會越來越多。
二、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以上兩個原因,是我們農(nóng)村小學與縣城小學、大城市小學形成差距的重要原因,要縮小這個差距,唯有構建“有效”課堂。因為唯有課堂,才是我們老師可控的。那如何構建呢?
(一)精心備課是基礎。
說到備課,有些老師不屑一顧,特別是老教師更是認為就那么一本書,教了那么多年,用得著備嗎?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要備好一節(jié)課,是極其不容易的。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要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首先得問問你備的課有沒有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有沒有知識點的落實,有沒有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有沒有思想碰撞的火花產(chǎn)生、有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與智慧、有沒有體現(xiàn)你自己的教學智慧。如果具備了以上幾個要素,說明你備課備到家了。
但同時具備以上幾個要素談何容易。首先得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精準把握里面的內容和理念,尤其要精準把握學段目標。這幾年,我縣中學教師到小學來交流,但語文課堂和語文成績總不見好,關鍵的原因是他們教慣了中學,用教中學生的方式來教小學生,有意無意撥高了教學目標,小學生自然不吃“這一套”。于是他們的語文課堂就出現(xiàn)低效甚至負效的現(xiàn)象。其次,要吃透教材教參。有了理念的指引,猶如航行中看到了明燈,但如何到達燈塔,還得依靠教材教參的指引。教材里的哪些知識要教要學,哪些句子要讀要理解,哪些文段是重點,該如何教,教參都有指引。但是不是教材教參里所有東西都要不打折扣地教給學生呢?顯然不是,那又如何取舍呢?下面說的兩點就是取舍的依據(jù)。其三,要充分了解每屆學生的特點。有些老師一聽就會產(chǎn)生疑惑,一年級就是一年級,二年級就是二年級,有什么好了解的。其實不然,同樣一年級,每屆有每屆的不同特點。其四,要結合課文的課后練習來備課。每一篇課文可挖掘的知識點有很多,教參提供的信息也有很多,可一節(jié)課的時間卻只有四十分鐘,所以不可能一一解剖,否則只能是蜻蜓點水,無法進行深度學習。那怎么辦?其實很簡單,根據(jù)課后練習來取舍即可。課后練習就是所在課文的重點、難點,只要圍繞這些練習展開教學活動,就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了。
(二)游刃有余上課是關鍵
備課相當于寫劇本,有了好的劇本,還得有好“演員”還得有好“導演”。在課堂上,學生是演員,老師是導演?!把輪T”演得好不好,關鍵還得看導演“導”得好不好。那如何“導”呢?只要做到“四精”,有效課堂可成。
1、精心設計導入,吸引學生。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穎的引言,巧妙的導語,生動的開頭,是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意境的重要手段。那如何設計“好的開頭”?我們可以用態(tài)度吸引人,可以用懸念吸引人,可以用幽默吸引人,可以用故事吸引人,可以用觀點吸引人,可以用活動吸引人……總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要我們能想方設法去吸引、迎合、引導、回應我們的聽眾——學生,那么我們接下來的授課就會水到渠成。我現(xiàn)在教的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我就經(jīng)常以一個小故事開頭,最后再以一個小故事結束,結果,很多同學都很喜歡上我的語文課。
2、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欲望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庇行У恼n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怎樣引導學生思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善于設計問題。首先,我們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jīng)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我們設計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應盡量設計學生蹦一蹦,摸得著的問題。再次,我們設計的問題應有層次性,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如教學《老人與海》這一課時,有一同學提出質疑:“為什么課文總是寫到獅子?”我于是圍繞“獅子”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①課文一共幾次寫到了獅子?②本文單單為寫獅子而寫獅子嗎?其實,本文運用了一種什么手法來寫?這幾個問題從易到難,同學們一路思考下來,牢牢掌握了“象征手法”這一表達特點。
3、精心設計練習,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語文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必須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實現(xiàn),所以,練習是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運用能力,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加深記憶、掌握方法,享受語文課堂帶來的成功體驗,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設計練習應注意幾點:一是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幫助領會本節(jié)語文課堂知識的重點;二是練習設計要有坡度,力求讓所有的學生感受成功。如《將相和》一課中有一個反問句——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我講授這段話時,首先讓學生找出本段的反問句,接著讓學生講講自己是如何改的,再總結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方法,最后通過練習改幾個句子來鞏固方法。這幾個句子有難有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做對舉手的成功感,從而從根本上掌握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這一知識點。
總之,打造有效課堂,非一日之功就能完成,需要千錘百煉,有效課堂對我們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還應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之于學生,真正打造一個能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展現(xiàn)學生主體風采,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