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丹
摘要:語文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科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因為語文學習是小學學習的識字基礎和理解基礎,另一方面,語文學習的思維邏輯培養(yǎng)也是貫穿整個未來學習之中的。特別是進入新時代,社會各界的目光都越來越關注小學學習模式,對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我們應當順勢而為,緊跟時代潮流變化,符合當今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接受習慣,創(chuàng)新小學學習模式,努力構建自主學習模式,提升整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旨在從自主學習模式發(fā)展的必要性談起,闡釋其發(fā)揮的積極意義,并對此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對策。
關鍵詞:自主學習;學習模式;語文課堂學習;教學效率
引言:
小學生的學習模式實際上對學生整個學習生涯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學習模式不僅包括學習習慣、學習狀態(tài)、學習方法,更深層次的還包括邏輯思維、思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的塑造。如今時代的發(fā)展更加看重小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協(xié)作合作能力,這是我們傳統(tǒng)學習模式所欠缺的,也是今日我們需要改進和加強的。
一、構建自主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一)傳統(tǒng)“一言堂”的學習模式弊端
傳統(tǒng)“一言堂”的學習模式弊端主要體現(xiàn)在單一性、乏味性、形式化以及表面化。一方面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只限制在課本內容之內,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失去課外拓展閱讀以及探究等興趣。小學生的思維深度以及思考模式較為單一,在這樣的身心特點之下,傳統(tǒng)模式采取一種直接輸入,也可稱之為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實際上,這種學習模式不僅忽略了小學生的個性化情感發(fā)展導向,同時也錯過了小學生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機。例如: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烏鴉喝水》一文的教學中,教師若是只采用灌輸?shù)姆绞捷敵鲋v解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難免會讓小學生感到無法理解,而只有采取自主學習、摒棄老師單一講解的方式,輔助實踐性的活動,在課堂中加入動手做實驗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感情色彩,以及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在學習中,需要學生去利用自身親身經歷設身處地感受狀況,并且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1]。
(二)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塑造良好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模式就是要求學生掌握獨立學習的過程和環(huán)節(jié),把握課文重點的學習能力。教師經常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經常性地課前預習課文,預習生字詞,課堂上做好筆記以及區(qū)別重難點,課后做好整理總結歸納,并輔助習題鞏固學習效果。
(三)自主學習模式能夠提升教學效率
自主學習模式能夠使學生做到課前預習,上課時教師的背景介紹就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心主旨的理解上和學生難點疑問的解答上去。同時自主學習模式也能使學生思考出來更多深層次的問題,對語文內容的學習有著更加豐富的理解 [2]。
二、構建自主學習模式的方式
(一)確立自主學習目標的理念
構建自主學習模式的第一步就是確立自主學習模式的理念,以這樣的教學理念去進行授課,教師的目標就會更加清晰,教師講解方式的針對性也會隨之調整。比如說,將更多發(fā)散性的問題、有著多種理解的答案放在小組的討論中進行;或者將更具有個性化色彩的話題放到課下作業(yè)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校也要不斷加強這樣的教學指導觀念,將學校的教學規(guī)劃側重傾向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加強對于老師專業(yè)化教學能力的再培養(yǎng),設置固定的課程,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3]。
(二)創(chuàng)新多種自主學習形式
創(chuàng)新多種多樣的自主學習形式,才能讓不同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形式中發(fā)揮特長。第一,設立課堂合作小組,分小組進行討論整合,小組中的能力分配使得每位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角色,比如說首位發(fā)言人要足夠啟發(fā)大家的思維,討論過程中要有同學不斷地促進話題延伸,討論結束后需要同學進行總結歸納。這樣的小組分工,有利于同學們發(fā)掘自己擅長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二,設立多樣的活動作業(yè)。比如說,進行一些感恩父母的社會實踐活動、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社區(qū)等等。通過這樣的實踐作業(yè),充分激發(fā)鍛煉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三)建立健全的學生意見反饋機制
建立健全的學生意見反饋機制是完善自主學習模式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基本保障。只有通過這樣的意見反饋、問題反饋,教師才能時時刻刻動態(tài)精準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力水平,以及未來的瓶頸期和未來需要加強的方向 [4]。
三、結束語
自主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新是符合學生成長軌跡和教學規(guī)律的,這有助于學生學生能力的塑造,更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國對于人才的呼喚迫在眉睫,我們需要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需要具有更大激發(fā)活力和潛力的人才。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從小使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歸納規(guī)律。自主學習模式在推進的過程中也具有一些阻礙和困難,比如說傳統(tǒng)等靠要的思想牢固難以改變、學生的轉換過渡不夠順利、教師的課程規(guī)劃不夠完善等等,這既學校的支持,制定完善的自主學習機制,也需要老師不斷地調整方法。我相信,在共同努力之下,自主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人才是更加符合新時代的要求,更加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
參考文獻:
[1]陳莉敏. 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 基礎教育研究, 2016(16):12-13.
[2]鄧娜. 試論構建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8(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