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一種計算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掌握一定的口算能力,可以為后期的筆算、估算以及簡單計算打好基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四則運算方法,提升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基于此,本文重點針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措施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口算能力;措施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現(xiàn)狀
(一)缺乏明確的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年齡普遍較小,面對數學問題還沒有形成較強的思維反應能力,對于周圍事物的認知也存在片面性和淺顯性,這也就決定了小學生在數學運算過程中,經常因為缺乏明確的思維能力而犯錯。另外,小學生的心理變化也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思想行為比較懶惰,一旦遇到稍微復雜的數學問題,就會表現(xiàn)出焦慮、煩躁等情緒,很難在口算訓練中沉下心來認真審題。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具有一定難度。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就必須采取正確的培養(yǎng)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
(二)思想態(tài)度問題
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非常期待教師與家長的夸獎。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也需要通過夸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而且大多數小學生都有著一顆較強的自尊心,在進行口算訓練的過程中,都希望自己是班級里表現(xiàn)最好的那一個,最受教師關注的那一個。針對這一情況,數學教師就需要盡可能教會學生口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口算算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三)教學方式不科學
由于生理年齡的限制,低年級小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完整的是非觀念,只是單純地認為教師的說法和做法都是正確的。而教師也認為數學口算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能力,學生應該不存在任何學習障礙,所以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是強調讓學生進行針對性記憶,而不對口算題目進行詳細講解,導致部分小學生在數學口算過程中,直接伸出手指去數,而不用腦子去思考。雖然這樣的方法可以保證口算的正確率,但是并沒有對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有效啟發(fā),嚴重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措施
(一)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必須保證數學教師充分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教師充分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按照數學教學相關要求,落實數學教學目標。對此,數學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素養(yǎng),同時還要根據數學計算教學工作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耐心以及細心,保證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有效性。
(二)提升學生對數學口算的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必須提升學生對數學口算的興趣。但受數學計算的本質特征限制,其教學過程往往比較單調、枯燥,很難激發(fā)其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教師可以從教學手段方面入手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第一,教師應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數學口算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第二,教師可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多次、有效的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第三,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口算興趣。
例如,在進行“圓角分”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購物教學情境,根據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準備好“人民幣”和“商品”,例如鉛筆、橡皮、尺子等。讓學生在小組內購物,一個人扮演售貨員,其他人扮演購買者,讓學生在模擬的購物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還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通過數形結合教會學生口算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必要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教會學生口算方法。首先,數學教師需要意識到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快速計算出結果,還要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了解口算原理,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教師要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搬到數學課堂中。例如,在進行“9加幾的僅為加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即小明要過生日,邀請了他最好的幾個朋友來家里做客,小明非常期待好朋友的到來,并且為他們準備了一些糖果,第一個糖果盒里面有9塊糖果,第二個糖果盒里面有7塊糖果,那么小明一共準備了幾塊糖果呢?這樣的場景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糖果也是小學生最喜愛的食物。將這兩點結合起來就可以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剛看完題目,少數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指來數數了。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計算,得出問題答案。之后教師再告訴學生,將這7塊糖果中的其中一塊放到裝有9塊糖果的盒子中,就可以更快得出糖果的數量。而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動手操作,就可以很快了解“湊十法”的算例,掌握相應的口算方法了。
(四)通過多種培養(yǎng)方法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必要通過多種培養(yǎng)方法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可以加強學生的視算以及聽算訓練,最終實現(xiàn)學生在耳聽、眼看之后可以快速地完成口算,而且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還需要保證學生口算的訓練量。對此,教師可以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然后在每一節(jié)數學課上都抽出2分鐘或者3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視算訓練或者聽算訓練。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專門的口算專用本,將視算或者聽算的結果寫在口算專用本上,然后通過同桌互改的方式進行錯誤糾正。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口算訓練的興趣,還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第二,可以先進行視算訓練,再進行聽算訓練,然后打亂口算題的順序,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提升學生口算速度,引導學生形成敏捷的數學計算思維。第三,選出幾道針對性的口算題,讓學生說出口算算理,加深學生對算理的掌握與記憶。第四,可以進行口算題的搶答訓練,即提前將口算題寫到卡片上,然后向學生快速出示卡片,讓學生進行搶答,并針對搶答次數最多、搶答正確率最高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
其次,可以運用小組口算比賽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即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將提前準備好的算式分發(fā)給每一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出6道口算題,然后每一個小組都派6名學生參加小組口算比賽。當教師開始計時之后,每個小組的第一個成員開始計算第一道口算題,之后由第二個小組成員開始第二道口算題,以此類推,直到第六個小組成員完成最后一道口算題。然后觀察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快,就給哪個小組獎勵。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最后,可以通過有效的評價與鼓勵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針對口算容易出錯的學生,教師要針對性地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采取糾錯措施、鼓勵學生進行正確的口算,同時引導學生大膽地嘗試錯誤,在錯誤中不斷提升自己、增強學習的信心。
三、結語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yǎng)成的,需要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數學教師就必須充分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并通過一系列手段提升學生對數學口算的興趣、通過數形結合教會學生口算方法、通過多種培養(yǎng)方法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林桂良.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好家長,2014(48).
作者簡介:丁興軍,男,1961年生人,甘肅張掖人,高級教師,多年從事小學數學,有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fā)表,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學數學教學。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