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濱
【摘要】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備受矚目,我國教育部也提出了“全學科閱讀”的口號。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使每個人都面臨著終身學習的任務,而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活動,可以切實優(yōu)化人們的知識結構與思想觀念,所以閱讀也就成為人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經(jīng)之路。初中語文本身就十分重視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主力軍,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以便完善初中生的閱讀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本文將從根據(jù)議題整合課內(nèi)外閱讀、借助小組合作完成群文閱讀建構任務、積極豐富群文閱讀鑒賞活動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實施策略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單篇課文的形式展開,忽視了文本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即便初中生通過課文閱讀形成了一定的閱讀認知,但是由于缺乏遷移經(jīng)驗,所以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的閱讀思維呈現(xiàn)碎片化、單一化的特點。而且,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所以學生也很難積累有效的閱讀經(jīng)驗。面對這些問題,群文閱讀理念應運而生,它可以切實解決初中生的碎片化思維問題,而且十分重視學生的群文建構與歸納整合,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借助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根據(jù)議題整合課內(nèi)外閱讀
議題是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前提與依據(jù),決定著具體的群文閱讀對象。比如,如果群文閱讀的議題以某位作者的文學成就為主,那么只需圍繞這個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來整理文本即可。但是,如果群文閱讀的議題還需考慮文體特點,我們就只能按照說明文、記敘文、散文、詩歌、科普文等文體來選擇相應的閱讀對象。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確定群文閱讀的議題,由此整合閱讀文本。為了豐富群文閱讀的內(nèi)容結構,教師可以積極開展課內(nèi)外閱讀教學活動,適當補充課外閱讀資料,以便及時拓展初中生的閱讀視野。
例如,教學《春》一課,學生通過課文閱讀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天,激發(fā)了他們對春天的喜愛與期待之情。因此,筆者圍繞這一文本內(nèi)容,設計了“找春天”這一群文閱讀議題,希望學生可以在群文閱讀活動中形成完善的閱讀認知。為此,筆者圍繞經(jīng)典的寫景文章整理了《春天被賣光了》《春天在哪里》《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味道》與《春風》,結合《春》這篇課文形成群文閱讀內(nèi)容,以便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找春天”,品味春天給人以希望、新生等積極情感,以期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感悟。之后,學生就可以積極開展群文閱讀,列出表格,認真整理這幾篇文章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另外,在閱讀時,學生也要做好讀書筆記,以便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值得一提的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會圍繞某一主題整理相應的課文,而這就便于教師根據(jù)單元主題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比如,在《秋天的懷念》《散步》《散文詩兩首》《金色花》《荷葉母親》這一單元中,教材以“至愛親情”這一主題概括了單元教學內(nèi)容,收錄了具有不同文體特征但內(nèi)容都是圍繞“至愛親情”的文章,便于學生全面了解親情。因此,筆者就按照這一單元編排特點組織了“至愛親情”群文閱讀教學,還整理了《背影》《地震中的父與子》等文章,豐富了群文閱讀內(nèi)容,有效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二、借助小組合作完成群文閱讀建構任務
常規(guī)的“教師講,學生聽”這一單向互動模式并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思維,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表達,所以群文閱讀教學十分看重學生的自主建構活動。但是,群文閱讀一般是幾篇文章同時進行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較高,有不少學生難以獨立完成群文閱讀任務。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組織群文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分工合作,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進而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做準備。
例如,教學《貓》一課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喜歡上了憨態(tài)可掬的貓咪,認為動物與人類是好朋友,也有很多學生主動分享了自己與貓相處的真實經(jīng)歷??吹綄W生的積極表現(xiàn),筆者也在本課的教學結束后開展了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整理了夏丏尊的《貓》、靳以的《貓》和王魯彥的《父親的玳?!愤@三篇文章,共同組成了“親愛的貓”這一群文閱讀議題,希望學生可以全面分析各個作者與貓之間的相處經(jīng)歷。為此,筆者將四名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的學生分到同一閱讀小組之內(nèi),希望他們可以積極合作,共同完成群文閱讀任務。在小組內(nèi),學生要分工合作,由于本輪群文閱讀一共包括四篇文章,所以大多數(shù)小組的成員都各自負責一篇文本的閱讀任務,積極整理文本資料,闡述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與敘事順序,從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方面進行單篇文本閱讀分析。然后,小組內(nèi)部要輪流闡述閱讀結論,通過全員討論與互相幫助整理出了豐富的閱讀結論。這樣,學生可實現(xiàn)有效閱讀,進而自主完成群文閱讀建構任務。另外,在探究中,學生會積極遷移記敘文閱讀技巧,從而便于學生積累成功的閱讀經(jīng)驗,也切實提高了群文閱讀的教學效率。
三、積極豐富群文閱讀鑒賞活動
客觀來說,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全面開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引導學生歸納有效的群文閱讀技巧,并不排斥單篇文本的個性分析。相反,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思維,鼓勵學生通過對比各篇文本的異同點來形成完善的閱讀認知,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文本鑒賞。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群文閱讀鑒賞活動,鼓勵學生對比與整合各篇文本的異同點,以便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升華群文閱讀的主旨,促使學生真正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有不少學生提出了質(zhì)疑,即皇帝是否真的會不穿衣服出門。面對這個質(zhì)疑,筆者為學生解釋了童話故事的寫作特點,告訴學生夸張、虛擬是童話故事的共性,目的是要增加諷刺意味,使故事更加發(fā)人深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童話故事的文體特點,筆者以“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這一議題制訂了群文閱讀教學計劃,整理了《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拇指姑娘》這幾篇童話故事。由于每一篇童話故事都有不同的主旨,所以筆者鼓勵學生積極對比各篇童話故事的異同點,希望學生可以進一步開展群文閱讀。學生從體裁、敘事脈絡、故事內(nèi)容、人物形象、童話主旨等方面列出這四篇童話故事的異同點,這樣他們既可以從宏觀層面把握童話故事的文體特點與閱讀技巧,也可以分析各個童話故事的主題思想與語言特殊,從而形成完善的閱讀認知。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組織群文閱讀活動可以切實解決常規(guī)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群文閱讀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杜嶸梅.淺談提高初中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8(3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