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軍
【摘要】由于思想品德課理論性較強,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與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導致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不感興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使他們把學習書本的政治知識與關心國家大事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引導學生學會預習和設置巧妙的導入。二、合理利用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三、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習興趣。四、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五、學習寫政治小論文,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生只有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才會產(chǎn)生更強的求知欲望,才會表現(xiàn)出學習的積極性,抓住學生感興趣的社會問題,開展課堂講座以求達成共識。
【關鍵詞】激發(fā);品德;學習興趣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出發(fā)點。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現(xiàn)已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任務,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和“樂”就是愿意學,就是喜歡學。可見培養(yǎng)興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理論性較強,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與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導致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不感興趣,那么究竟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呢?
1做好課前預習,明確學習目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的課前預習和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密不可分,教師在授課前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導學生,設計預習提綱,給學生一個粗線條,一條明確思路,使學生對教材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這樣學習目的明確了,興趣也隨之產(chǎn)生,同時使學生聽課也聽得專心。比如在上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課時,我提前安排學生回家調查家譜,上課時學生興趣大增。
2巧設新課導入,引發(fā)學生興趣。
“萬事開頭難”“開頭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須有良好的開端”,好的開頭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導火線。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一個好的新課導入,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效果。新課導入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歌曲導入、故事導入、小品表演導入等豐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氣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路活躍起來,他們就可能懷著期待的心理,興趣盎然的進入新課的學習。
3巧妙激趣,增強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熱情。
興趣來源于認識和需要,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總是要受一定學習動機支配,在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是認識興趣,或叫求知欲。教師要使學生對學習政治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最根
本的是要使學生感到學習政治對他們有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設置有一定難度的疑問,使學生處于心憤口悱的狀態(tài),就會激發(fā)學生質疑解疑的興趣,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常選用一些精彩動人的事實資料、趣聞軼事來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發(fā)展思維,陶冶情操。為了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我們還常用一些膾炙人口、內涵深刻的經(jīng)典名言和詩詞警句,對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4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過去,教師一言堂,上課教師講空道理,交代知識要點,復習時學生背要點,考試時力爭一字不漏答要點。沒有別的先進的教學手段作輔助,學生也就更加厭學了,對知識的理解,認識的提高,很多是抽象模糊的。隨著辦學條件的逐步改善,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也逐漸進入課堂,廣泛用于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代替了過去把黑板、粉筆作為教具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把色彩、動畫、立體聲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圖文并茂”,使學生身臨其境,覺得上課生動有趣,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新人民版八年級上冊P76講“公民對財產(chǎn)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權分的權利”,將一公民的財產(chǎn)權制成動畫連貫放出來,讓學生結合書中文字介紹自己去理解,去體會,這樣輕松自然地把理論轉化為認識,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境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5結合時政教學,提高辨別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僅靠課堂教學內容還是不夠的。學習范圍必須擴大到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等領域,才會使思想政治課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充實。課堂教學與時政相結合,是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的好方法。我們平時注重從報刊、雜志上摘錄和搜集一些教學資料,堅持天天組織學生看電視新聞節(jié)目,瀏覽報紙并抓住時機把當前社會熱點和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
6寫政治小論文,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
近年來,我們在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論文寫作活動中體會到,學生多寫一些政治小論文,政治理論水平提高很快;同時對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也很大。每次小論文寫作后我們都及時進行評比、小結,優(yōu)秀的小論文我們還在櫥窗公布,從而使學生們能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上有所提高。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風,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觀察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自身的政治素質。同時也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政治這門學科的熱情。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智力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政治課一張嘴巴、一根粉筆,上課畫條條、課后背條條、考試考條條的現(xiàn)狀,轉變思想觀念,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再者,學生素質的提高過程也是教師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包括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等,從而為提高學生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范志強.《激動—學生前進的動力》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年第二期, 第23頁
[2]楊炳華.讓學習者提出問題 教學月刊 2017.7.8[3].。
[3]陳龍安.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教學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6.6[4]。
[4]鄭雪梅.《淺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科教文匯》,2018年第四期,第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