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所以英語的學習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興趣不高,尤其是在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課程中,教學內容比較生硬,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熟練地掌握。所以為了打破這樣的現(xiàn)狀,趣味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夠使得教學方法更為靈活,多樣,可以促進教學內容更加有趣,課堂上的組織模式也更加多樣化,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時更有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的深刻認識,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時態(tài)語法;趣味課堂
在高中英語的學習中語法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能夠將英語學好的基礎。但是現(xiàn)在高中的英語課程是較為枯燥乏味的,運用的是很傳統(tǒng)的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然后再通過所學到的知識做一些英語題目來鞏固,然后根據(jù)學生所不會的點進行講解以達到原本的教學目的。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以老師為主導,并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對應的趣味教學就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為學生建立一個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能夠將英語知識記憶的更加牢固,然后有自己獨特的英語知識體系。
一、課堂活動類型多樣化
在英語語法的教學中老師會對課堂活動進行提前的安排,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所設計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參與到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將活動分為呈現(xiàn)和聯(lián)系,首先呈現(xiàn)活動是將語法進行引入,在這一方面老師要利用一些其他的形式或者語境來將英語語法向學生進行教學,比如可以利用哪個一些圖片、視頻、圖標等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到語法知識,能夠使語法知識更加立體,這樣就位原本枯燥的英語語法的教學課堂到來了一絲活潑的氣氛,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程關注課堂教學的一舉一動,將學生心中對語法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從而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例如,老師再為學生將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進行時經常被用到的時間狀語的時候,可以將這兩種時態(tài)用圖表或者其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的更加直觀,能夠促進學生對語法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其次,在進行練習活動中主要通過學生對相應的題目進行多次練習從而達到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掌握語法的基本應用。在這一方面老師可以將語法練習活動的形式更加多樣化的向學生展現(xiàn)出來,促進性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生對語法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進行掌握。
二、課堂組織模式多樣化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所使用的模式都是一樣的,沒有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對于教學內容之間存在的差異和要求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之間沒有明確的區(qū)別,但是英語語法的教學中應該將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應不同的課堂組織形式。學生在對英語的學習中,要積極的參與進去,不能夠只在一旁觀看,所以老師要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進來,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將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將課堂組織模式劃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小組活動,另一種是個人活動,在小組活動中要讓學生積極展開討論,小組內的每一個人都表達自己對于語法知識的理解然后進行具體闡述,增強學生的小組互動合作能力,互相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法知識水平;個人活動就是學生自己將知識進行一定的理解,然后根據(jù)老師所講的對自己的理解進行補充或者改正,這樣能夠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促進學生獨立自主能力的提高。老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課堂組織模式,使其更加多樣化。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現(xiàn)在課程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建設一個語法學習的情景,逐漸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起來,學生擁有興趣就能夠對英語學習更加積極,對英語語法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對英語語言的實踐活動可以積極參與。但是,要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關的情境。老師可以將原本書本上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轉換成音像資料,然后將枯燥的講解變成更加具體更加形象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深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于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對動詞的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進行時語法知識講解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這兩個語法有關的動畫,然后進行比較,這樣能夠將兩者的區(qū)別顯現(xiàn)出來,從而加強學生對著二者的認識。在一定的情境之下跟能夠對事物進行理解,對于英語學習也是如此,所以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境,來加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四、師生教學角色關系轉變
教學角色關系簡單來說在課程中老師和學生分別處于什么位置,比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老師處于講課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就是一個聽課的位置。在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中,師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是必須的,老師在進行講課時會給學生拋出大量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也就給將所學的知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在學生是課堂的中心位置時,老師就處于輔助引導的位置,更多是是將學生的以后進行解答,然后讓學生自己討論學習,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并且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一般現(xiàn)在時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概念進行自主討論,然后進行講解,老師最后進行補充,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思維擴散,能夠引起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刻地理解。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的趣味課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自主能力,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參與到整個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英語語法情境,進行塔倫,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將英語語法教學變成一項有趣的活動。
參考文獻
[1]淺談比較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陳小波.內蒙古教育.2016(32)
[2]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和教學方法探究[J].李東柱.甘肅教育.2017(16)
作者簡介:王愛治,出生于1973年6月,漳州市臺商投資區(qū)角美中學,中學一級英語教師,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