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爭
摘 要:小說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閱讀小說,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掌握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高中語文教材中自然少不了小說的身影,相較于其他文學形式,小說不管從形式還是內(nèi)容的角度,都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那么,如何提高小說類文本教學效果,是每個教學需仔細斟酌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本解讀;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
在這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殘酷社會競爭中,“心靈雞湯”成為幾乎涵蓋了每個人的生活,最為可怕的是人們自認為參透了享樂主義,便沉溺于感官世界,以至于逐步淪落成從風月寶鑒里看萬象的“可憐蟲”。而小說閱讀的意義大概就在于讓人們學會拯救自己。對于處在花樣年紀的高中生而言,正是他們意氣風發(fā)的時刻,他們有敢于嘗試的信心,但極其容易心浮氣躁,扛不住失敗的打擊。從這個角度來看,讓學生多閱讀優(yōu)秀小說吧,它能夠讓學生去經(jīng)歷迥然不同的人生,以書中世界窺探人生百態(tài),探索人生、命運的意義,讓自身的素養(yǎng)達到更高的層次。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小說解讀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而言,既是幸事,也是樂事。從目前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閱讀能力仍處于較低水平,不能以審美的眼光去鑒賞小說類文本的獨特性,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導致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要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一方面,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讓小說閱讀成為學生思維的“訓練場”和心靈的“港灣”,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小說閱讀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提高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基于此,筆者將從小說三要素“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為切點,具體闡述高中語文小說類文本解讀策略。
一、解讀故事情節(jié)
小說中生動曲折、富有戲劇性的情節(jié)總是能夠讓人深思,使人明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也是優(yōu)秀小說的顯著特征,而對這些情節(jié)進行合理的解讀讓小說變得更具意義。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經(jīng)歷等,并通過有效的閱讀方法理清文本結(jié)構(gòu),對情節(jié)中的各個部分進行合理的解讀。
例如:在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準確而深刻的把握小說的主題,首先,我會從剖析課題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理解裝在套子里的人這個題目”,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也能夠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之后,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作者契科夫的作品特點和人生經(jīng)歷,達到知人論世的效果。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并根據(jù)內(nèi)容列出情節(jié)提綱,比如,主要分為四個板塊,第一個板塊寫了別里科夫的生活場景,巧妙的介紹了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視為故事的開端;第二個板塊寫了別里科夫的戀愛經(jīng)歷,視為故事的發(fā)展階段,從兩人的生活方式讓別里科夫的形象初現(xiàn);第三個板塊是與科瓦連科的沖突......通過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結(jié)構(gòu),讓學生對小說的主題和任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我會開展課堂討論活動,讓學生對“別里科夫”性格形成的社會根源展開分析,通過學生不同的見解和分析角度,使得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二、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說的基本要素之一,“畫虎畫皮難畫骨”,如何運用無生命的文字去刻畫有生命的人物,既是作者的追求,也是讀者的渴望。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讀,是學生體會小說價值的關鍵。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作者筆下的復雜人性,從而產(chǎn)生對人生、命運的積極思考。
例如:在教學“祝?!边@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畫方法,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首先,我會以背景故事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接著,讓學生在課堂上選擇“魯迅”的任一作品展開分析,闡述魯迅的寫作風格和作品特點,為展開深層次閱讀做好準備。之后,我會讓學生快讀課文,為每一段添加小標題,并從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形象入手進行深入分析,在學生分析的過程中,我會以問題加以引導,比如,(1)“對比三次肖像描寫,總結(jié)祥林嫂發(fā)生了哪些明顯的變化呢?”(2)“柳媽是個什么樣的人,它與祥林嫂之間有哪些糾葛?”(3)“祥林嫂的人物形形象說明了什么”通過引導,豐富學生分析人物的角度,并揣摩時代背景下復雜的人性。進而,我會讓學生將文章的肖像描寫反復閱讀,體會其文字的含蓄和傳神的特征。最后,讓學生以生活為前提,對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展開深入分析,并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出來。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感悟人性,產(chǎn)生更深入的思考。
三、鑒賞寫作手法
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環(huán)境不僅為故事展開提供了具體的空間,而且在推進情節(jié)、烘托氣氛上也有著重要作用,對環(huán)境描寫的深刻剖析,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手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鑒賞文本中的環(huán)境描寫,并讓學生結(jié)合其他要素進行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主題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邊城”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體會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手法,首先,我會以“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為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會從課課題入手,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把握“邊城”的多層次內(nèi)涵。之后,我會引導學生從文章的語言特點入手,找出文章中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進行合作探究,比如,開篇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不僅襯托了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而且為下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伏筆;社會環(huán)境描寫不僅交代時代背景,而且反襯了人物的前途命運的悲劇性,深化小說的主題思想。最后,我會讓學生總結(jié)出語言特點,并布置相應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課下從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個方面,進行句子仿寫,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小說類文本解讀,提高文本鑒賞能力,對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且深遠的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只有給予學生一般意義上的思考空間,才能收獲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和文學底蘊,從而保證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趙孟佳. 高中語文小說文本細讀法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9.
[2]曹紅艷.以有效之法帶動小說文本閱讀[J].文學教育(下),2018(06):118-119.
[3]陳一川.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7(0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