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地理的教學當中,讀圖能力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了地理老師的格外重視。地圖作為地區(qū)地理知識的呈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開拓思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針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展開了討論,分析了如何提高學生的地圖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 讀圖能力 培養(yǎng)方式
地圖作為地理的第二語言,承載著許多的信息,在地理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初中地理的教學當中地圖的學習占有很大的比重,他可以輔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同時再遇到了難以理解的地理問題時地圖可以有助于同學更好的去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初中生受到了年齡,環(huán)境、認知思維等各方面因素影響,不能很好的將地圖的事物轉化實際對應的地區(qū),導致了理論知識與實際脫軌。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還要時常鍛煉學生如何提取地圖信息應用于實際問題當中。
一、 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理科目在高考范疇內被劃為文科,造就很多人認為學好地理只需要簡單的死記硬背就好,但是在實際的學習當中需要運用到許多計算、理解的內容,這些知識點僅靠單純的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理解的。老師應該教學的重點放到地圖上,而不是局限于某個河流山川,地圖帶給同學們最直觀的地理信息他是宏觀的,所以當學生很好的擁有了很好的讀圖能力之后,學習地理就會變得十分容易了。
對于初中的地理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其到引導作用,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面對問題時能夠獨立解決。學生參加考試所面對的試題大部分是以問題配地圖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在平時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能夠使學生在考試中借助地圖獲得解題思路,從而獲得優(yōu)異的考試成績。
二、 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學生來說,想要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讀圖能力,就必須掌握繪圖能力,這樣才會體會到地圖真正的用處。學生在掌握繪圖技術時,老師應該在旁起到引導作用不要讓學生單一的去臨摹地圖而是要學會自己去繪制一些簡單的線條,標記一下簡單的尺寸和角度,讓學生們在繪制過程中感受繪圖的魅力。比如在學習《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的時候,講解到等溫線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根據(jù)等溫線形狀的特點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等到下課時給同學布置一項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在地球的平面圖上北緯三十度的緯線上繪制出溫度二十五度的等溫線,在下節(jié)地理課進行講解答案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月份,七月份陸地和海洋的溫度分別都是相同的嗎?受到老師的啟發(fā)學生們就會理解為什么等溫線會是一條上下波動的曲線而不是一條平滑的線了。
實踐使我們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認識事物都要通過實踐的證明才能確保它的正確性,對于學生掌握讀圖能力也是如此,學習看地圖最重要的作業(yè)就是應用于實際解決問題。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改變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讀圖能力。比如在剛開始接觸地理時我們會學到《地圖》一課,比例尺作為其中重要的教授內容,老師可以圍繞這一知識點給同學們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研究比例尺的實際作用,并結合實際的例子介紹一下它是如何運用比例尺的。課下學生們紛紛找尋案例,有的同學在家里找到了當?shù)爻鞘械囊桓钡貓D,利用地圖當中所給的比例尺算出自己家于學校所隔距離,第二天運用相關測量距離的軟件從自己家步行到學校,發(fā)現(xiàn)實際測量距離與自己計算的距離相差無幾,證明了比例尺的運用價值。老師運用了這種實踐教學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掌握到讀圖的具體價值。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善于設立懸念,因為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太過于急功求成,里面很多的難度的知識都需要老師反復講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努力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懸念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解決這些難題。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讀圖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課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大量的讀圖來獲取信息佐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老師在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組的層次性確保每個的組有一到兩個優(yōu)秀的學生帶領。分組教學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鍛煉的每位同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團隊精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有助于促進團隊整體的進步。比如在學習到《十字路口的位置》之一課題時,老師可以采用小組教學的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這節(jié)課的學習。這節(jié)課所學的十字路口不同于平時我們在馬路上所接觸的十字路口,但是這兩者又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師可以讓小組在世界地圖上找出他們所認為的十字路口,并解釋出原因,大家相互討論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有助于開拓思維,對于世界十字路口地區(qū)有更深的理解。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地理作為初中新增的科目之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是正常的,而地圖作為學習地理的一個輔助工具可以直接、簡單的將地理知識呈現(xiàn)出來,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培養(yǎng)起學生的讀圖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生只有養(yǎng)成讀圖的習慣了才會在未來的考試中更準確的回答出與地圖相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甘佳梅.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未來英才,2017,(2):242.
【2】 李敏蘭.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27(27):112-113.
【3】 顏維娜."途"中自有天地——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數(shù)碼設計(下),2019,(5):296.
【4】 馬秀花.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淺探[J].青海教育,2018,(3):47.
作者簡介:劉司蔚 ? 1986年3月30日 ?性別:女 ? 民族:滿族 ? 籍貫:遼寧省北鎮(zhèn)市 ?學歷: 本科 ?職稱:中教二級